陕北石雕狮子艺术浅探

2021-01-08 17:33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天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兽类石狮子石雕

陈 楠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我国陕北地区保存着数量较多的石狮子,这些石狮子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和思想。同时,陕北的石雕狮子是中国石狮大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艺术价值需要更多人去探索和研究。

一、石雕狮子的源流

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逐渐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中国在原始社会时期盛行图腾崇拜,人们根据图腾的造型,通过各种工艺技术,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塑造兽类造型时,较为注重的是形似。当时人们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劳作,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所以人们将自己朴素写实的生活融入动物形象中,加以雕刻,就是中国雕刻艺术最初的起源。在漫长的农耕狩猎生活中,人类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观察动物的习性和特征,引发了对雕刻艺术的思考。中国传统的狮子艺术形象也是通过写实、研究、创新的途径得来的。狮子,这个外来的动物形象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得到认可和发展,并通过遵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展规律而逐渐成长。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原始社会就开始有了艺术萌芽的发展,从而孕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的石狮雕刻形象。

二、石雕狮子的演变过程

(一)石雕狮子形象的起源

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由于战争频发,统治者非常喜欢威武勇猛的动物,所以大多数兽类造型特点都是以这样的性格特征为主线,从而描绘出高大勇猛的动物形象,这也是战国到秦朝时期兽类造型最突出的表现方式。我们从这个时期的兵器造型上来看,往往可以看出它们威武勇猛的形象。同时,当时的兽类造型神情昂扬,这样的形态体现出它们强大的气场和强悍的战斗力,并且大多数兽类造型的体积都非常庞大,从而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以至于到后来我们经常可以在古代亲王、官吏的“府邸”“衙门”等地的门口看见两只非常高大的石狮子。而战国时期对兽类造型的研究为后来中国的石狮子形象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狮子形象的孕育

我国西汉时期的兽类雕刻,对后来中国石狮子的雕刻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它既继承了秦代的兽类雕刻手法,又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为后来中国狮子那种朴素勇猛的形象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而推动了石狮子形象的形成。纵观中国古代雕塑史,从秦、汉代起,我国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就逐渐形成,由于这两类雕塑都体现了一定的权威和信仰,所以西汉的石刻兽类造型不仅注重外貌特征,而且更注重雕塑形象的神韵和其体现的精神。

(三)中国狮子形象的诞生

汉代以来,由于丝绸之路的发展,狮子及其形象开始传入中国。最初面对狮子高大威武的形象时,人们将其理解成“守护神”,使得狮子有了驱魔辟邪的寓意,并延续到了现在。而在东汉时期人们开始将狮子雕刻成艺术形象,随后在隋唐时期石雕狮子的形象逐渐成熟。而盛唐时期的石雕狮子造型可谓将其艺术价值推上顶峰,而石雕狮子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除了之前的陵墓和宗庙以外,石雕狮子还可以用来镇宅、镇水等,也因为石雕狮子的功能增加了,人们对狮子的尊崇之情也逐渐变淡。到了明清时期,石雕狮子的造型开始注重外在的装饰,而对其内在的精神传扬开始减弱,这个时期石雕狮子的形象更加多样化。

三、陕北石雕狮子的文化影响

(一)陕北石雕狮子形成的因素

因为我国从汉代开始就有了狮子的形象,经过隋唐明清一代代的发展,使石雕狮子文化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南北朝佛教开始兴盛,唐朝佛教达到了最盛期,从而使狮子与佛教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而陕北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交汇地带,陕北人民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后逐渐推崇佛教文化,用佛学来净化内心,并在参拜佛灵中对“狮子”有了新的情感寄托,也使狮子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所以,陕北人民一直将狮子看成驱邪吉祥之物,狮子形象逐渐多样化,各种雕刻艺术品也层出不穷。

(二)石雕狮子对陕北文化的影响

人类的历史是从石头开始的,那么,在某种程度上石头应是早期物质文明最直接的体现,而石雕艺术也成为人类历史文化的里程碑。由于陕北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陕北人民对石头有着特殊的情感,从而对石狮子有着独特的喜爱之情。在陕北,几乎家家户户把石狮摆放在炕头,是为子嗣延绵、家族人丁兴旺,或者让石狮立身于寺庙山门两侧,以求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安然。陕北地处偏远地带,在中国古代就是边境之地,所以有着自己独特的边塞文化。因为狮子自身的形象特征,所以石狮子又是他们边境之地的“守护神”,替他们保卫家园、镇守河山。陕北民俗石狮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还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陕北石雕狮子的类型

陕北的石狮子种类丰富多样,比较典型的除了上述所说的“炕头石狮子”以外,还有“镇宅石狮子”和“财神石狮子”。陕北的“镇宅石狮子”大部分是单只的,它们经常位于墙的旁边,其功能就是驱邪避恶、镇守宅院,并且在陕北人的眼中,“镇宅石狮”不仅能驱邪避恶,还能治病、延长寿命,给家人带来好的运气。而“财神石狮子”不用多说,就是陕北人民的“财神”,每年在特殊的日子祭拜,以守卫家园、增加财运。

四、陕北石雕狮子的造型艺术

(一)陕北石雕狮子的特征

朴素质朴、憨态可掬是陕北石雕狮子给人的第一印象。陕北石雕狮子形态各异、多种多样,通过形体的表现使石雕狮子的形象更加生动。陕北的石雕狮子既保留了传统狮子威武勇猛的形象,又增添了憨态可掬的形象,彰显了陕北石雕狮子可爱的个性,从中体现出陕北民风的淳朴以及陕北人民的亲切热情。陕北石狮子相较于其他地方的石狮子,眼睛和嘴是其重点雕刻的部位,活力四射的大眼睛、展颜微笑的嘴,使石狮子的造型更加灵动,神气十足。

(二)陕北石雕狮子的艺术特征

陕北石雕狮子的艺术美是感性与理性相融合的产物,它既有快乐、可爱、感性的一面,又有沉着、冷静、理性的一面,并且在石狮造型的创作过程中,人们将自身的性格融入其形象中,所以陕北许多独特的石狮子造型都是在感情抒发的情况下产生的。观察石狮子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特征始终贯穿于人类活动的全过程。总而言之,陕北石雕狮子的艺术特征体现在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它们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蕴含了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和研究价值。

五、结语

石雕狮子经过历史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其自身已经汇聚了很强的实用性和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也是我们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而石雕艺术的发展历程也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石雕狮子多样的造型和种类,反映了人们对艺术审美有着极高的要求和标准,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寄托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特殊的情感。陕北石雕狮子强大的生命力,使其在历史文化长河中一直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陕北石狮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符号之一,是连接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文化的纽带,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瑰宝。

猜你喜欢
兽类石狮子石雕
石狮子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广东曲江沙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分析*
画狮子
有趣的数字绕口令
景宁大仰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兽类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鸟类、兽类和蝙蝠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
石雕艺术品的生产亟待整顿
曲阳石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