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剪纸传统图案的考察研究

2021-01-08 17:33殷晓艺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天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陕北娃娃剪纸

殷晓艺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一、陕北剪纸的内容简介

陕北是国内剪纸文化比较兴盛的地区之一,陕北剪纸艺术因历史、地理位置等因素从而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陕北剪纸具有历史悠久、特色显著、图案古朴的风格,这些风格主要体现在题材选择和图形设计方面。陕北剪纸艺术因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独特地貌特征而流传至今。陕北人性格大多直爽、豪迈,再加上地处偏远、文化差异比较大、地理人文知识的匮乏导致人们更多地相信自然规律是神灵所为。正是这样的地形地貌特征,使得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作出的剪纸都富有独特的地域特色,选取的题材大都比较质朴憨厚、大气粗犷,这正是人们表达自己内心朴素愿望的最佳形式,也是对神灵的一种美好的敬意。

二、陕北剪纸图案种类的划分

陕北剪纸画的形式种类多样,一至二是单色色彩剪纸,二至三是五彩色纸塑料拼贴色彩剪纸,三至四是塑料点彩彩色剪纸,四至五是塑料渗染色彩剪纸,五至六是彩色剪纸塑料和窗花,六至七是彩色剪纸样式熏样。

陕北则主要是以单色彩的剪纸形式为主,此单色彩剪纸以简洁淳朴的人物造型为主,注重对人物造型的各种夸张和改变,因为人们传承着古老悠久的传统审美观念和对于造型学的感知而使其闻名于世。陕北人拥有极强的性格特点,所以具有极强的创造能力,将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三边剪纸”则位于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地区,这些地区的剪纸又因人们中庸、平和的性格特征形成细致入微、小巧玲珑、镌刻精细等特征。

(一)按民俗寓意分

陕北剪纸的许多图案以传统的吉祥物为主题,多是一些繁衍能力强的动物和植物,寓意生生不息。例如,在陕北农村,有人结婚时,人们总会在窗户上、围墙上贴上“鱼戏莲”“双鱼纹”这样的剪纸。“鱼纹”作为象征性的标志符号寓意着生子繁衍、多子多福。佛手、桃子、石榴也经常出现在陕北剪纸中,因为佛手谐音“福”,桃子自古以来就是长寿的代言词,石榴则因为其多子多福,这三个具体事物的相互结合便自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传统民俗文化符号,赋予了一定的传统民俗文化寓意,即“福寿三多”。

陕北剪纸的色彩图案传达了人们祈福祈寿的殷切希望,表达了人们对自己生命的深切珍视与虔诚崇敬,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任何一种可以作用于人的文化系统的外界具体事物不仅可以被人解释成一种文化符号,同时这种外界事物也是具体可感、真实而直观的,传递着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人的审美价值意识。陕北民间剪纸符号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符号,它的含义隐喻与象征意义大都是经过长期历史演变和文化沉淀而约定俗成的,反映了陕北人的人生希望、理念和理想信仰,这一点就是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二)按用途分

剪纸镂空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将剪纸镂空的一种视觉文化盛宴再次带到中国人民的眼前,并带给中国人一种自然视觉上的空灵之感,也可说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逢年过节,人们也都会在家中或者门窗、墙壁、车内等地方纷纷贴上美丽鲜艳、充满喜庆的鲜花剪纸。剪纸艺术流传于中国南北各个地区,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将不同地区人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表达得淋漓尽致。由于各个地区人民的思想观念大不相同,从而导致剪纸的形式分类也各不相同。例如,陕西省延安北部安塞一带流传的剪纸,其形式多样,如窗花、门画、炕围花、挂帘花、窑顶花、桌裙花、枕花、鞋花等都十分具有地域特色。其装饰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其一,广泛用于逢年过节家庭装饰美化环境,表达吉祥如意、庆祝节日快乐之意;其二,广泛用于夫妻婚娶典礼陈列装饰布置,多用石榴、红牡丹、龙凤等图案,表达祈求夫妻和谐、生活幸福美满之意;其三,广泛用于少年儿童玩具、人们服饰中,多用双龙、石榴、双桃、虎娃等图案,表达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灵气活泼、朝气蓬勃、富有生机,这是民间艺术精心创作表现出的心灵世界,给了人们最真实、质朴的心灵感受。

三、陕北剪纸图形的风格特征

陕北传统剪纸具有造型和寓意符号的文化表现形式,大多运用圆形和半正方形剪纸为主,其中运用圆形的创作比方形剪纸数量多,而且使用颇为广泛,“圆”在中国传统剪纸文化中因其寓意十分丰富、哲理性含义十分明确,表达着对祖国人民美好的节日祝愿和对未来事物一切顺意的美好思想寄托。在陕北很多地区的传统剪纸手法中都富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之意。太极图形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视觉艺术图形,它以圆形的元素为主体造型,内部结构呈现的是阴阳交错两个视觉级别,从而直接形成一实一虚的视觉氛围,象征着自然与现代人类之间紧密的相互关系,一切都可归于自然界的万物之中,所以这种圆形剪纸元素在古代剪纸画的创作以及设计中一直被广为流传以及使用。

陕北是一个极具地域和人文特色的地方,很多剪纸都与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的进程发展息息相关。例如,陕北剪纸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抓髻娃娃》, 抓髻娃娃按俗称可分为招魂娃娃、送鬼娃娃、送病娃娃、辟邪娃娃、五道娃娃或纸人六类。它的特征十分显著,大多都是圆头、正面站立、两肩平张或上下垂挂、两腿分开、手足外撇。抓髻娃娃有性别之分,一般多为女性,也有个别男性。女性一头抓髻成小娃娃时的头,如梳双头大髻或双辫、双脚踩马蹬兔等;有些男性一头抓髻后的娃娃头则为一个圆头,或一头扎长辫、一头戴一个圆形的尖顶帽。在剪纸中还有一个极具特色、造型多样、形态各异的图案,那就是“大老虎”。民间剪纸中的虎也分两种,一种是“猛虎”,即镇宅辟邪的神虎;另一种是“艾虎”,这种虎寄托了人们对下一代子女的关怀、保护、祝福之意。大多数的后人以“虎子”为个人昵称,也是这个道理。

四、陕北剪纸的应用与传承

陕北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视觉要素是陕北剪纸在空间与造型上最为重视的形式。因此陕北剪纸通过一种意向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广大人民,让当今的平面设计与动态自媒体项目都富有独特的审美视觉效果。陕北民间剪纸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就是可以将人们看似没有丝毫关系的事物通过重新的连接组合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意境。很多领域都会应用此传统技术,这样不仅体现了实用价值而且宣扬并传承了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之美。

陕北民间传统剪纸艺术源于现实生活、贴近大自然,利用朴实无华、原始的人物造型以及结构手法来作为展现美的表达方式,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独具匠心的艺术宝藏之作。我们应该大力发扬并保护、传承中国现代民间传统剪纸工艺,陕北民间传统剪纸设计艺术理念应该被现代人们广泛运用,并将现代的艺术审美与民间设计美学手法重新进行解读和再加工,在原始的剪纸美学理念基础上不断加以重新创造,让陕北民间传统剪纸设计艺术在当今民间设计艺术领域中生生不息。根据现代社会文化审美的不断变迁,我们需要从陕北民间传统剪纸中提炼出更多符合中国现代文化气息的剪纸元素,通过后期的不断创新与艺术改造,挖掘出更多的符合现代人文化审美观念的剪纸艺术之作,从而让陕北民间传统剪纸艺术闻名于世。

猜你喜欢
陕北娃娃剪纸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剪纸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党建地图·陕北
台湾女硕士在陕北乡下写生的那三年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剪纸
剪纸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