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职德育互融实施研究

2021-01-08 08:31王伯新佘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2期
关键词:视域三全育人思政

王伯新 佘昉

[摘           要]  阐述了高职德育互融的实施办法,通过德育教师和专业教师教学团队的搭建,在“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视域下,以德育为核心,专业知识点为内容的课程案例实施。通过制定德育内容与计划,在教师的用心陪伴下,师生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构筑高职德育最后一公里。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高职;德育互融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2-0010-02

“职教20条”的发布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指出了发展目标与实施方案,对深化其职业教育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同时也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全育人”是高职院校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及方向。德育工作不是单独存在的工作内容,而是和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职业道德,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的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学情与教情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团队融合、德育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等具体实施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最后总结,形成能复制且形式有效的办法与举措。在教学实施一线,形成创新办法和创新手段,为高职“双高”人才培养做积极探索。

一、高职“三全育人”的内涵

(一)“三全育人”是当下高职院校思政领域的研究热点

“三全育人”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构建设定了育人目标,让所育之人在理想信念的追求上、政治价值取向上、思想道德品质上真正显现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性品质。“三全育人”所要培育的人是坚定“四个自信”而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远大抱负的“有理想”的人,是能够切实解决具体的乃至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有本领”的人,是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有担当”的人。因此,研究“三全育人”是高职院校思政体系中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

(二)“三全育人”关键在人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需要结合学情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德育互融的措施与做法。通过分析本院学情特点,教学团队中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搭建德育教师与专业教师的课程团队,针对性地在教学过程中将德育内容、德育知识点、德育过程潜移默化地融入本院学生的专业课程、校园生活、科学研究、竞赛实习等方方面面。具体的教学陪伴,让“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德育教师和专业教师一起,形成陪伴式教育合力,用心教育,真正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实到位。

(三)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结合高职学情和教情特点,如何在实际课程、教学生活中融合

融合的关键点以及课程思政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方法,都需要在“三全育人”视域下进行充分思考,只有精心准备的德育内容才能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减少阻力,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政内容,把德育真正融入专业课程中,进而在专业课程内外形成专业上、生活上、思想上、内容上的全覆盖与全融合。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职德育互融实施途径

(一)教师陪伴,用心教育

教师陪伴首先需要通过自身过硬的道德品质的建立和提升,通过教师不断的学习与提升,在自身产生的心得基础上,设身处地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改变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机械式的德育。德育融合不仅体现在课程教学上,在高职院校日常学生管理、学生生活上都要体现德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完善考核制度、奖励办法的前提下,在课程内外陪伴学生成长,用心教育,德育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因此,教师的用心陪伴是高职德育工作最行之有效且立竿见影的手段。

(二)高职课程团队搭建,共同制定德育内容与计划

“三全育人”还体现在全过程。德育也是全过程的教育形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专业教师不可能全天候陪伴在学生身边,这样既不现实也无法实现。假如能够有全过程、全天候的德育引导,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式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高职学生正确且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发现且纠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和不健康思想,这是对德育最好的手段与方式。为了能够尽量实现其最佳状态的做法,结合高职院校德育条线教师,把学生管理条线的教师融入教学团队,打造“全天候”教师团队。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德育教师与专业教师团队的搭建,让原本专业教师觉得“麻烦”的事情迎刃而解。例如,课程进行中有学生产生厌学思想,个性张扬,教学团队中的德育教师可以从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出原因,经过谈心与引导,使该名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不仅成绩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融入了班级,融入了学校生活。因此,不仅思政内容教学计划需要思政教师融合,而且在课程过程化进行中,教学团队也发挥着能力互补的作用。

(三)以德育为核心,专业知识点为内容的课程案例实施

全程化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点。专业知识的传授需要用德育作为核心,才能打造合格且优秀的课程思政内容。因此坚定不移地以德育为核心,通过专业知识点的讲授,这样的体系构建才能在学习内容上找到品德与能力之间的平衡点与融合点。把课程思政作为抓手,通过德育教师的方向把控,专业教师寻找相应知识点佐证,形成学生能够“听得懂”“好理解”“记忆深”的德育内容。做到贴近学生、融进学生思维,并能够落实在教学计划中。通过专业教师课程案例的讲授,课后德育教师的再次分析,又或者德育教师的讲授,专业教师再次在课堂中作案例分析。协同相向下的德育融合教学设计能够让高职学生处在正确的德育思政环境中,真正在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四)师生一体,构筑德育教育最后一公里

“三全育人”中的全方位,就需要德育融合师生一体。在实践做法中,德育就是通过师生一体,在研讨会、座谈会中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和任务点。通过教师对德育的整理和发掘,让思政内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文化自信等内容简化为身边事、眼前人,在引导大于说教的前提下,让高职学生在“玩”中学习,培养德育认识和正确的思政理念。

三、结语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打造师生一体的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节和措施,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外实施中总结德育融合经验,形成可操作、可推广的实施细节。以教师自身优秀的师德师风引领,通过可操作、可执行的考核与奖励办法,激发教师热情,用心陪伴学生成长。时刻把握德育核心,制定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点内容,通过不同方向的教师引导,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法,构筑德育在一线的最后一公里。

参考文献:

[1]顾海燕,郭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构建策略[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39-42+23.

[2]佘昉.信息化條件下的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德育互融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3):177-178.

[3]佘昉.基于信息化教学的高职课程思政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366-367.

◎编辑 孙彦君

猜你喜欢
视域三全育人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