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

2021-01-09 09:31赵铁葆文银萍宗静岩王旭浈程红杰蒲琳倩户玉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脘胃脘正态分布

赵铁葆,文银萍,宗静岩,王旭浈,程红杰,蒲琳倩,户玉轩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北京 102400)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最早对胃脘痛的部位进行了准确的描述: “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经济和工作压力增大,胃脘痛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发病年轻化、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为特点,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脾胃虚寒型是临床最常见的证型,正确诊断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临床以四诊为主要诊法,但易受到医师经验、疾病表象误差等影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开发客观、有效、方便的辅助检查方法成为临床的迫切要求。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诊断方法,具有非侵袭、安全、可反复检测的优点,但是目前关于胃脘痛红外热成像图的研究少之又少,且尚无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红外热成像诊断标准。故本研究拟检测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的红外热成像特征,以期为此类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指导中医临床辨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0例胃脘痛脾胃虚寒证及50例胃脘痛脾胃湿热证入组者均来自我院门诊患者,50例正常受试人群为体检无异常者。符合入组标准者即由科研人员分为虚寒组(男性73例,女性77例)、湿热组(男性16例,女性34例)、正常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3组人口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内镜下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两大基本类型。一是浅表性胃炎,内镜下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出血斑、黏膜水肿或渗出;二是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且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10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中关于“胃脘痛”的诊断标准判定。辨病标准:主症: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次症: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辨证标准: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1.3 纳入标准

符合2010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中关于“胃脘痛”的诊断标准,且1年内曾经胃镜诊断为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年龄在18~80岁之间;能够配合项目相关调查、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中医诊断标准,或属胃脘痛但不属于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者;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皮肤病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5 观察指标

除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民族、身高、体质量、腰臀比、职业、工作环境等)、主诉及病史(主诉、现病史及病程、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生活习惯、发病季节等),还需要观察3组受试者不同区域T、ΔT,所有研究对象的体质,虚寒组及湿热组受试者需填写《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2010)[3],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5.1 红外热成像检测及温度测量方法 3组受试者均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测,室温控制在22~26 ℃,湿度控制在60﹪,拍摄距离3 m。被检测人裸露身体5~10 min后,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躯干正、反面热成像图片。采图后分别提取人体红外热图上受试者胃脘区域、中脘穴、大腹区域、左右足三里穴的相对温度与绝对温度。

结合《难经》[4]《针灸学》[5]《红外成像检测与中医》[6]对于胃脘区域、大腹区域、中脘穴的定位划定本次观察定位如下。胃脘区域:剑突下缘为上端,平剑突下缘的胸部横径1/3长度为边,在中间画正方形区域测量温度。大腹区域的定位:以脐为中心,脐平面的腹部横径1/2长度为边画正方形区域(老年、腹胖等肚脐靠下者,正方形区域可适当上移)并测量温度。躯干区域的定位:上侧以双锁骨中点连线为界,下侧以双腹股沟中点连线为界,左右侧以双腰部最狭窄处为界画一长方形区域并测量温度。足三里的定位:双足尖正对前方站立时,取髌骨外侧缘下3寸(约4指)的位置为中心,画直径1寸的圆形区域并测量温度。

由于人体皮肤表面温度容易受外界环境等各方面影响,故本研究采用绝对温度和相对温度同时进行比较。相对温度计算方法:某区域/穴位平均温度与躯干平均温度之间的差别,单位为℃,正数表示高于躯干平均温度(热偏离),负数表示低于躯干平均温度(凉偏离),即胃脘ΔT1为胃脘区域与躯干区域温度差值,中脘穴ΔT2为中脘穴位与躯干区域温度差值,大腹ΔT3为大腹区域与躯干区域温度差值,足三里穴ΔT左、右为左右足三里区域温度差值。

1.5.2 体质检测方法 采用道生舌面脉四诊仪,严格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7]标准对患者进行自我测试,自动出具体质得分。

1.5.3 量表评分及方法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疾病专业委员会2010制定的“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8],对32个临床最常见的中医症状按照无、轻、中、重4个等级分别赋予积分0分、3分、5分、7分,并对32个症状计算总分。

1.5.4 腰臀比检测方法 腰臀比=腰围/臀围。腰围: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或肋最低点与髂嵴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用软尺测量,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臀围: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9]。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胃脘痛脾胃虚寒证诊断标准患者150例,胃脘痛脾胃湿热证患者50例,正常体检者50例,分为虚寒组、湿热组、正常组。

2.1 3组受试者T1、T2、T3、T左、T右结果比较

对3组受试者T进行正态性检验发现,虚寒组T2基本符合正态分布,T1、T3、T左、T右偏离正态分布;湿热组T1、T2、T3、T左、T右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正常组T1、T2、T左、T右偏离正态分布,T3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表1示,3组受试者绝对温度比较,即虚寒组T1、T2与湿热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仅与湿热组差异明显(P<0.05),T左、T右与湿热组、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组受试者T1、T2、T3、T左、T右结果比较

2.2 3组受试者ΔT1、ΔT2、ΔT3、ΔT4结果比较

对3组受试者ΔT进行正态性检验发现,虚寒组及正常组ΔT1、ΔT2、ΔT3、ΔT4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湿热组ΔT1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湿热组ΔT2、ΔT3、ΔT4偏离正态分布。

表2示,3组受试者相对温度比较,即虚寒组在ΔT1、ΔT2与湿热组、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ΔT3、ΔT4仅与湿热组有明显差异(P<0.05)。

表2 3组受试者ΔT1、ΔT2、ΔT3、ΔT4结果比较

结合表1、2,虚寒组在T1、T2、ΔT1、ΔT2与湿热组和正常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显著低于湿热组、正常组(P<0.05),可认为胃脘区域、中脘穴的绝对温度及相对温度都能够反映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疾病及证型特征,从而能够在进行胃脘痛疾病诊断及虚寒/湿热证的判断时发挥重要作用。虚寒组T3、ΔT与湿热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可在临床辅助辨证。

2.3 3组受试者9种体质分布及差异性

表3、4示,3组受试者体质分布情况。分析虚寒组和湿热组、虚寒组和正常组的中医体质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虚寒组和湿热组在中医体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虚寒组和正常组在中医体质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体质的偏颇能够导致疾病的发生,但疾病的证型与体质偏颇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表3 3组受试者9种体质分布比较

表4 虚寒组和湿热组、正常组中医体质卡方比较

2.4 3组受试者T1、T2、T3、T4与9种体质相关性分析

表5示,通过构建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目标区域值差异值与9种体质不同类别之间的相关性及变量显著性。以P<0.1判断相关性为显著,结果发现大部分体质与区域温度间相关性不显著,仅将有显著相关性者列表如下。

表5 3组受试者T1、T2、T3、T左、T右与9种体质相关性分析

2.5 3组受试者ΔT1、ΔT2、ΔT3、ΔT4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

表6示,通过构建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3组受试者ΔT1、ΔT2、ΔT3、ΔT4与中医体质不同类别之间的相关性,以P<0.1判断相关性为显著,结果3组受试者ΔT2、ΔT3、ΔT4与体质均无相关性。

表6 3组受试者ΔT1与体质相关性分析

结合表5、6分析,3组受试者体质与T、ΔT间相关性,发现正常组平和质、血瘀质与T1、ΔT1均呈显著正相关,可能提示胃脘部对于正常人保持平和体质及血瘀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其他体质与T、ΔT未能总结出特殊规律,分析可能由于每组不同体质者均较少所导致,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2.6 BMI、腰臀比差异

表7示,3组受试者的BMI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湿热组、正常组的腰臀比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虚寒组的腰臀比数据均不服从正态分布。对比3组受试者的BMI与腰臀比,虚寒组与湿热组BMI、腰臀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虚寒组与正常组BMI、腰臀比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虚寒组、湿热组BMI、腰臀比显著大于正常组,提示胃脘痛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存在超重、腰臀比过高等问题,这也可能是他们出现疾病的原因之一。

表7 3组受试者BMI与腰臀比差异分析

2.7 量表评分差异

表8示,脾胃虚寒组和脾胃湿热组的量表评分数据均不服从正态分布。经检验发现(P=0.082<0.1),2组量表评分存在显著差异,虚寒组量表评分高于湿热组,提示虚寒组症状较湿热组更为显著,给患者造成的不适感更为突出。

表8 虚寒组、湿热组量表评分差异分析

3 讨论

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个部位的重要通道,“内藏于脏腑,外络于支节”。腧穴是气血在经脉运行过程中发生深入、浅出、别出、合入等生理现象的特殊部位,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是体内病情的体外反应点[10]。当相关脏腑、经络气血运行功能状态发生异常改变时,必然会在这些部位显现出病理变化[11-12]。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功能影像技术, 可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图像处理实现对全身脏腑、经络的快速定位和定量测量, 具有快速、准确、可重复的特点[13]。此技术不同于CT或者MRI等影像学装备,检查的原理并不是人体接受机器放射出的射线,而是由机器接收人体自然放出的波长8~12 μm的红外线然后形成图像,其安全无侵袭性,主要应用于人体温度检测、疾病诊断、疾病治疗与保健等领域,并在无创检测、健康评估、中医现代化等许多重大前沿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红外热成像图显示的脏腑热能量高低,能够直接反映相应脏腑功能状态[10],即脏腑病变能反映体表温度的变化,而体表温度的变化也能表明脏腑机能的异常,二者具有一致性。王帅等[14]通过对86例脑卒中后伴肩痛患者红外热成像图的研究发现,84.9%的患者存在异常不对称的热像图,其中81.4%的患者患侧肩部皮肤温度较健侧相应部位温度低,3.5%的患者患侧肩部皮温较健侧相应部位温度高。李洪娟[15]、周凤梅[16]、段丽娜[17]等均对红外热成像中医诊断学技术进行了一定研究,且从不同角度论述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价值。众多研究表明,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协助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研究和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8]。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病变脏腑为胃。《灵枢·五味》有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与胃通过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相互为用。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胃喜湿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者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升一降,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完成消化、吸收、运输精微等任务。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胃脘部是发病时疼痛的主要部位,其温度最能反映脾胃的功能情况。大腹部位于腹之中部,是以脐为中心、以脐平面的腹部横径1/2长度为边画出的正方形区域。该区域是下焦之枢纽,且邻近胃与大小肠。中脘穴位于上腹部,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任脉与手太阳、少阳、足阳明经之交会穴。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和胃的下合穴。胃脘部、大腹部、中脘穴和足三里穴均与胃脘痛治疗密切相关,因此作为本次研究的红外热图温度采集点。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胃脘痛脾胃湿热证患者及正常者的热成像图不同部位T、ΔT,总结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基本成像特点,发现虚寒组在T1、T2、ΔT1、ΔT2显著低于湿热组和正常组,即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具有胃脘部、中脘穴区位相对温度及绝对温度都低下的特点,呈凉偏离,可认为胃脘部、中脘穴的绝对温度及相对温度都能够反映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疾病及证型特征,从而在进行胃脘痛疾病诊断及虚寒/湿热证的判断时发挥作用。虚寒组与湿热组T3、ΔT3差异明显,虚寒组温度显著低于湿热组,与中医四诊诊断一致,对于脾胃虚寒证与脾胃湿热证的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意义。

综上所述,胃脘痛患者胃脘部、中脘穴的红外热成像检测相对温度及绝对温度可反映本病的特异性及协助进行辨证。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可以为胃脘痛脾胃虚寒证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化的依据,为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可视化的影像学参考,指导临床辨证思维。

猜你喜欢
中脘胃脘正态分布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关于n维正态分布线性函数服从正态分布的证明*
生活常态模式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高考正态分布问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