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来党引领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探索

2021-01-10 13:26胡紫燕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理论逻辑文化建设实践

摘要:中国共产党引领的文化建设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相融合、与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建设以中国传统文化观为根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观为依据,并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文化建设;理论逻辑;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文化的力量日益彰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十分注重引领中国的文化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文化建设理论,推动我国文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研究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发展,加深对我国文化建设理论的理解,对我们坚定理论自信、推进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

中国共产党引领的文化建设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相融合、与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观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不是用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而是在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别民族的文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也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中国传统文化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根基。在我国传统语境下,“文化”与国家治理息息相关。“文化”的词源最早可追溯至《周易·贲·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指纹理,“天文”是自然而成,“人文”则是人为而成,“人文”的价值体现在可明示于人使之止于礼,也可用来教化、改易天下。汉代刘向《说苑》“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一句完整呈现了“文化”一词,且“文”有了“德”的内涵,《论语·季氏》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文德指礼乐制度,因此此处“文化”指用文德(礼乐制度)来教化天下,而“武力”与“文德”作为治理国家的手段,文德优先于武力。南齐才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也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表达了文化具有怀柔天下、移风易俗的作用。由此可见,“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且具有德的内涵,有一定的制度规范性,是统治阶级用来教化百姓、归顺天下的有效手段。受这一传统文化观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之初,就重视用文化建设影响人、教化人、成就人。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没有系统论述“文化”概念,而是从广义上认为文化即人化,是人在改造自然的劳动中产生的,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在狭义上直接用思想、精神、意识等语词来表达“文化”概念,从文化来源上看,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等文化内容产生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实践活动,并受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制约。从文化的发展和作用上来看,他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内容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文化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革命不仅要推翻旧的经济制度,还要推翻旧的思想文化,并根据革命实践的需要,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创造新文化。从文化发展的本质来看,马克思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 恩格斯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发展的本质就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列宁的文化观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在领导俄国巩固新生政权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生成了一系列的文化建设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参照。关于无产阶级文化的创建,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是对文化遗产的改造创新,要吸收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践中继续创造,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关于文化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文化和深厚的物质基础之上,而不能建立在中世纪的蒙昧无知和落后的小生产基础之上”,而建设高度发达的科学文化和物质基础需要管理,列宁提出“我们所缺少的主要的东西是文化,是管理的本领……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而当时俄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很难从事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和管理,因此他提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先是组织任务、文化任务和教育任务”,强调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必要保证。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建设思想,包括五個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保证党对新闻出版事业、图书馆事业、教育事业的领导;第二是发展国民教育,通过签署扫盲法令、开展扫盲运动,提高教师地位,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等措施,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第三是通过建立全国科学技术网、普及科技教育、吸收技术管理人才等措施发展科学技术;第四是发展新闻、电影、博物馆、图书馆、文学艺术等文化事业,建设文化设施和机构;第四是批判继承俄国文化遗产、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第五是对人民尤其是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培育新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列宁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文化建设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建设的实践历程

(一)破旧立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建设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的文化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观一脉相承。他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角度概括了文化的本质与作用,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将政治等同于文化,毛泽东区分了政治和文化,突出了文化对政治建设的作用。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 毛泽东提出了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并且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主要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结合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这一理论体现在以下革命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积极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号召全党同志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强调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革命实践。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党进行了文化教育事业建设。一是开展对干部的教育,通过创办学校,培养党、政、工会的干部和技术人才;二是进行工农的文化教育。通过建立学校、识字班,创办报刊,创作演出戏剧等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三是发展新闻出版事业,建设党重要的舆论阵地,开展文艺活动。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高压围剿之下,筹划成立了各左翼文化团体,组成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开展政治文化运动。领导作家们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革命文艺创作等活动,开辟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思想文化阵地,配合了革命的政治斗争。在抗日根据地组织知识分子发展国民教育,创办中小学校和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广大抗日群众的知识技能。在各抗日根据地建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文化战线,为抗战凝聚了力量。

新中国成立前后,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紧紧围绕着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个中心工作。把报纸、刊物、广播等舆论宣传文化事业,完全置于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之下,并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全国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实行国家对学校的领导,废除旧有反动政治教育,建立和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教育。在全国范围调整高等学校的院系,扩大招生,以适应有计划建设和工业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成立中国科学院和调整科学研究机构,培养与分配科学人才。

(二)曲折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建设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阶段。

在这一阶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被确定为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中国共产党提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发展科学事业、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事业;注重加强对专门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以掌握世界各国的最新科学成就;大力支持全国各科学研究机关,为全国的科学家实现科学发展的十二年规划提供条件。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还提出了文化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普及小学教育,扫除文盲,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振奋民族精神。但在会后,全国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忽视建设规律给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我国发生了历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停滞。

(三)繁荣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文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国家在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重新步入正轨。中国共产党提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的阶段。党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和民主法制观念,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城乡社会风气、公共秩序和生活环境;促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基本指导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文化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思想建设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共产主义的思想、信念和道德等。在这些方针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文化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共十五大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提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共十八大,把文化强国列入党的行动纲领。中共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文化建设目标,强调了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建設的经验总结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理论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实践积淀的文化底蕴,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并结合中国革命、改革、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理论,并反过来推动了中国实践的进程。实践是检验理论科学性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的文化建设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证明了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了解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建设的理论及其实践历程,坚定理论自信,是推动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陈先达.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35页.

2.刘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化思想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第2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94页.

4.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1-302页.

5.郭文卿.列宁的辩证法思想[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5-186页.

6.林文君、宁德业.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生成动因、核心内容及现实启示[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1).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3-664页.

8.张士义、王祖强、沈传宝主编. 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年,第289页.

作者简介:胡紫燕,女,汉,1993年9月生,安徽省池州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哲学与文化。

猜你喜欢
理论逻辑文化建设实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浅谈供给侧改革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