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2021-01-10 12:16陈君船成福锁
甘肃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专题学习孟子散文

陈君船 成福锁

【摘要】文章以中学阶段所学的古代散文作为研究对象,以散文作品中人物的“笑”作为学习专题进行研究,分为三个部分:“阅读与鉴赏”“读写结合”“梳理与探究”,即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写作的能力、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在内容上进行梳理和探究,在方法上做到迁移与延伸。

【关键词】散文;笑;专题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3—0101—03

中学阶段所学的散文,特别是古代经典散文,从一字一句的细节描写处,都能充分表现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本文就以中学古代散文中人物的“笑”作为一个学习专题,设立学习任务群,专门研究作品中人物“笑”的不同内涵,思考和分析其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通过这样的专题学习和训练,以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和培养任务。

一、阅读与鉴赏:“笑”中所包含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

“笑”作为一种表现感情的方式,与语言、动作等交流方式相比,能够最真实、最全面、最准确地表现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也能够更容易、更直接地表现出人们在特定时刻的特定思想[1]。然而,笑又是具有多重意义的,因此,我们只有仔细分析和思考,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及情感。

在阅读先秦诸子散文时,我们仔细分析孔子、孟子及庄子的文章,发现他们笔下的人物“笑”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有人的“笑”表现出他的睿智,有人的“笑”表现出他的尴尬与掩饰,有人的“笑”表现出他的理想和追求,他们都“笑”出了各自的内涵:自信与睿智,尴尬与掩饰,洒脱与崇高。

1.圣人的笑:随和也睿智,自信而乐观。在我们中学阶段所接触的课文里,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描写人物“笑”的内容真的不多,散文作品中也很少有“笑”出现,仅有的几次也是很有特色的。在《论语》中有两处写孔子的“笑”: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路率尔而对曰:“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论语》中出现的孔子形象一直是庄重而严肃,随和且拘谨,很少有“笑”的描写。古人一般不“笑”的,有的是“喜”,这里关于圣人的两处“笑”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孔子对弟子的做法很赞赏,于是弟子们把孔子的喜悦之情用一个“笑”字表现出来。这“笑”里还有认同、支持之意,同时也有对子路的能力及缺点的充分认识,自觉不自觉地在他的“笑”中流露出来。因此,我们从圣人充满智慧的“笑”中感受到的是,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自信,有一种知错能改的睿智,是一种平易近人的乐观。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子夏问《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问答中,感受到孔子的谦逊和随和。

2.贤者眼中的笑:尴尬与掩饰。在《孟子》中,没有出现关于孟子的“笑”的描写,他著作中的“笑”,大多表现了其他人物的“笑”。孟子以国君们“可笑”的逻辑来推论其荒谬的行为,从而引起他们的醒悟和警诫。他们的言行,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且非常恰当的,但这些,在孟子的推理和分析后,却是错得很离谱。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与?”王笑而不言。

逃跑五十步的士兵可以对逃跑百步的士兵“嘲笑”,齐宣王在窘迫语境中自我解嘲的“笑”,还是自我掩饰的“笑”,这些“笑”的内涵,都是孟子批判的对象,而这种批判,都是孟子济民救世思想的体现。所以,孟子文章中所写的人物的“笑”,更多表现为孟子急于纠正错误的焦虑,希望其改正的迫切之情。

3.隐者笔下的笑:睿智与超越。在先秦思想界,庄子无疑是一位大家,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是空前的,成为后世几乎所有作家学习的榜样,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对世人提供了精神的借鉴和灵魂的救赎途径。在《逍遥游》中,他生动地描写了“笑”着的几类形象:

有蜩与学鸠之“笑”、有斥鷃之“笑”。

宋荣子犹然“笑”之。

“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河伯。

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发现,作者给我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笑”,以及“笑”的具体内容。他们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得意和满足,究其原因:他们认为,普天之下的优点都在自己身上。然而庄子心目中的大境界——逍遥游,这种绝对的,超脱一切限制的自由境界——是远远超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小得意。我们可以看到,以作者所追求的大境界来反观那种小得意,是不是很滑稽?这种充满着超越和睿智的纯理想境界,给人以无限美的启迪和想象,引导我们去追求艺术的美和理想的崇高。庄子以“笑”字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与其说陶醉于自己的小得意中,倒不如无拘无束地在精神世界自由驰骋。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一个“笑”字作为研究的切口,发现了孔子以自己的坦率和洒脱,活出了一个“真实而乐观”的自我;孟子以一个战斗者的形象,拯救者的姿态,用一种独立的批判精神,表现出内心的善良与焦虑,他的锋芒毕露和针锋相对——“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使得齐宣王们只能以“笑”来化解自己的尴尬;庄子是一个诗意的栖居者,保持人格上的独立自由,追求生命的真实和心灵上的自由,他文章中所描写的“笑”,通过比较的方式勾勒出自己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上的自由也正是他所向往的审美境界。因此,我们说,从一个简简单单的“笑”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整个人物形象,把握了细节就是把握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二、读写结合:“笑”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根据《标准》中的表述,在强调学生阅读和理解的同时,也要重视进行学生间交流与写作的锻炼。通过对以上名著的阅读和理解,可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读写经验和生活体验,进行摹写练习,记录学习中的点滴感动,凸显自己独特的发现和感受,实现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要做到有组织、有目的的写作训练,实现读写结合,讲练结合。

1.让学生进行名著赏析。(1)“则群聚而笑之”是韩愈《师说》中的内容,文章一句话就表现出当时的社会风气和环境。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文中借一个“笑”字,揭示了人们“耻师”的心态。但他却是不顾世俗,抗颜为师。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一个“笑”字,内化韩愈的精神风貌和思想追求。(2)苏轼在《赤壁赋》中有“客喜而笑”。诗文中客人的“笑”,其实是作者的“笑”,我们分析赋中人物的感情是由喜而悲,又由悲而喜。这个客人,我们可以理解为作者虚拟的人物,苏轼只是借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艰苦环境中,如何做到精神的突围?他通过游山玩水来寄托情感,在苦闷中思索人生意义,和所谓“客人”进行对话,终于使自己的认识逐渐明朗起来,从怅惘中超脱而出,到最后的随缘自适,豁达乐观。文章通过“笑”字,非常传神地表现出他自己当时的精神状态和终于得到解脱的欣喜之情。

2.学生习作赏析。(1)母亲笑了,她的笑容是如此的美丽!她眼角的鱼尾纹漂亮地集合起来了。看到母亲的笑容,我紧皱着的眉头猛得舒展开了,心中沉甸甸的心事一下轻松起来了!(2)他爽朗的笑声,掠过屋顶,穿过碧绿的柳叶,随着清风,像清脆的哨音,回响在我们全家人的耳边,在这并不宽敞的小院里到处都感受到他的痛快和欢乐。(3)大姨的笑意是写在脸上的,只要她一张嘴说话,大家都就坐不稳当了。这不,她刚一说话,二姨已笑得按不住填满食物的嘴,我妈笑得倒完了水杯中要喝的水,小姨让出了抢了半天的小板凳,直接蹲到地上了,我是前仰后合,抱着肚子喊疼了。

……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作品中对人物“笑”的分析和描绘。通过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内外进行多种多样的写作训练活动,不失为一种很管用的方法。

三、梳理与探究:举一反三,迁移延伸研究方法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进行梳理和推广,把本文的专题学习方法延伸到其他文本的学习中。于是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有关诗词中人物“笑”的专题学习:苏轼笔下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李清照笔下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毛主席“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词句中人物的“笑”。也可以设计一个小说专题学习,关于人物“笑”的专题研究,如王熙凤的“笑”,马谡的三次“笑”,祥林嫂的“笑”,翠翠的“笑”……还可以是戏剧中人物“笑”的专题学习,如《雷雨》中繁漪的“冷笑”、鲁贵的“谄笑”、周萍的“怪笑”;老舍的《茶馆》中的唐铁嘴的“惨笑”,老林和老陈的“满面笑容”,吴祥子、王利发等人“笑”的内涵;也可以重组其他学习任务群,设立其他专题作为研究对象,如小说中肖像描写的专题性学习,文学作品中有关人物心理描写的专题研究,关于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的专题学习,有关文学作品中特色语言的专题学习,还有关于服饰、风格、环境、意象、体裁、版本,等等专题性学习。通过拓展和迁移,给学生实践方法的引导和思想上的启迪,达到研究和训练的目的。

总之,教师可以总结为以任务群的方式组建专题进行学习,选取不同文本中的同一个细节,深入分析和研究,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通过阅读鉴赏、写作实践、延伸探究三步走,在教学中做到将思辨阅读、个性化创作和多元化学习相结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時冬梅.文学作品之“笑”[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06):67-68.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关于文学作品中人物‘笑的专题学习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534)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专题学习孟子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省妇联召开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腰痛专题学习的必要性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物理专题学习的“分类+变式”设计——以直流电路动态分析专题学习为例
磨刀不误砍柴工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