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下学生体质健康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结构创新研究

2021-01-11 21:54史曙生
湖北体育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体质区块主体

相 馨,史曙生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学生体质和健康是国家和民族人力储备的核心要素,关乎着未来国力的兴衰。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国家每年都会进行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历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域、不同城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学生在身体机能发育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教育、卫生健康等社会因素发展失衡,我国不同地域学生的体质健康差异逐渐扩大,力量、速度、耐力等多项身体素质指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不仅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更会延伸为对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而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相对薄弱,长久以来我国体质健康数据掌握在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权威机构,造成了如:治理主动性不强、治理主体互信度不高、合作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难以解决,体质健康测试本质是服务于民,却无法真正做到“还数于民”。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强调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积极推动“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运用[1]。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共享数据库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2],区块链技术具有的分布式、透明性、可追溯性和公开性与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的理念相吻合,虽然区块链在多项领域里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上国内外取得的研究成果还是较少的。因此,从学生体质和健康的问题着手,针对性地搭建出基于区块链技术下的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同时勾画出治理结构创新的多重逻辑,试图对基于区块链赋能的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进行系统性的考察和审思,以期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近年来各类社会矛盾的激化,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1)治理主动性如何提高?政府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通过制度化的结构设计,不断调整和设计相关部门的职能,在整个工作中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流程实施严格把控,但由于管理限制,不能做到全系统覆盖,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存在“治理滞后”现象,治理主动性和反应能力严重不足;2)如何精确高效地实施治理?政府想要涉及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方方面面,但治理所消耗的成本不断增加,但却无法对各项工作进行精确高效的治理;3)利益如何抉择?青少年体质健康系统由政府主导,与社会各类部门协同治理才能顺利进行,但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各部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整体目标,导致相互之间推责现象不断上演;4)治理主体之间如何有效联结?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主体之间未形成合理恰当的联系机制,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治理体系运行不顺畅,组织动员力度不足,政府、社会、市场、学校之间的合理发展尚未形成。

2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创新的多重逻辑

学生体质健康的社会保障系统在国内外学界看来也成为学生体质健康社会支持系统[3],学生体质健康治理从根本上来讲也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纵观新中国成立后的整个发展历史,我国在体质健康上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有所转变,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这一问题成为了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对学生体质健康从多重逻辑上进行剖析,以此作为其治理结构创新的根基。

2.1 单一中心权威转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逻辑

何为结构?结构是主体之中核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4],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是由政府、社会、企业等主体在某种制度环境下呈现出的一种权力的分配、利益交换和交往活动的关系型模式。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治理,是以国家和地方加以控制为形式的管制,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权威结构,使得治理效率较低、目标不准确、不作为等情况出现,受管制的一方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同时,也使得国家每年耗费大量资源来实施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初衷并没有达到落实,政府和企业掌管着数以亿计的数据资源,但无法有效使用,学生产生数据却不拥有数据,无法做到“还数于民”。而当今社会治理在数字化和科技化的加持下,通过政府部门与各主体间的数据开放共享、互联互通互信,让每个公民在产生数据的同时能够享受数据带来的便利,利用自己的数据资产,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窘境。因此,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权威治理结构转向多元主体间共同协作结构的构建是必然趋势,这同时要求学生体质健康主体结构的顺势而变。

与传统政治规则控制下的参与行为不同的是,多元主体是一种更加自主、充分、真实的角色演变,与此对应的治理结构应该是治理过程中政府、企业与各组织之间主体关系呈现出的制度化的互动模式。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是由3个词共同组成的,其中,“体质健康”是各种关系之间期望达成的目标;“治理”为多种权力之间的一种关系;“结构”是关系的一种外在但相对稳定的表现[5],因此体质健康治理结构可以从关系角度理解成为“关系的集合形式”。

2.2 主体之间的建构逻辑

随着特定的历史条件转变,治理结构从“政府-单位-社会成员”到“政府-居委会-户籍人口”,再到现在的多元参与协同治理的结构[6],这种结构的转变,逐渐形成了一种政府逐渐放权,社区乃至组织权利逐渐增加的过程。学生体质健康连通着政府、企业、社会、学校、个人,其治理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各主体之间形成的这一层复杂的关系网,主体之间相关的利益博弈却是不断变化的,需要重塑这些主体权益关系,解决多方面的利益矛盾,以此来界限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的主体关系。换句话说,主体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塑造着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的整体形态,但同时,这五者又相互独立,具有不同内容的结构形态,各在其领域内独立治理其场域的运行,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体质健康需要达成的是内部分解、外部整合的治理结构创新,所谓内部分解,是将社会治理分解成5个子结构,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完善;外部整合,即这些子结构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3 治理结构的价值逻辑

2.3.1 宏观视角下的利益价值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属于跨域性、跨界性的问题,需要综合性政策的介入,存在多领域、部门、主体的参与就必然导致参与方之间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优化多元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适当弱化少数利益主体的权益,以达到利益的均衡[7],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的创新从宏观角度上来讲,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归为“利益怎样分配”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无论政府各层级部门、企业、学校、个人都有不同层面上的利益诉求,都脱离不开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实践中,基于利益展开的博弈行为,最终决定了健康行为的选择[8]。基于区块链技术设计学生体质健康利益分配机制,不仅可以激励众多地位平等的参与主体向着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运营,相互间职责明确,无需向第三方社会机构让渡权力就可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还可以促进主体间的合作与信任,为内部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提供技术保障。

2.3.2 微观视角下的节点价值

体质健康治理结构的构建,本身就是各主体之间利用测试数据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机制对学生体质进行治理。每一个数据录入者都是一个数据节点,这些节点通过信息交互技术对所有数据进行备份,这种分布式数据储存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将服务重心落在更多利益方之上,既消除了个体对整体的不利影响,同时有效提升了公众参与度[9]。数据所带来的价值不是数据本身,而是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价值,安全性是信息公知性的先决条件,赋予了区块链技术的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是一个全生命周期数据,所有记录都储存在一个账本中,想要改变其中一个节点,就要对后续所有节点做出相应调整,造假成本较高,即使单一节点数据损坏,也不会影响整个学生体质健康治理数据网的有序传输和运转,大大提高了篡改数据的门槛。这样一来提高了参与方对数据公平性和安全性的信心,对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并能协助各方主体实时掌握学生体质和健康的状况。

3 区块链技术促生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的可操作化作用机理

区块链技术的内部生态结构决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的调整方向,因此,利用区块链的基本架构和核心技术为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的创新提供基础。

3.1 区块链的基本架构

3.1.1 数据层

数据层作为区块链技术中的最底层的数据结构,涵盖了数据区块的链式结构、时间戳、哈希函数、非对称加密等技术,用于储存各治理主体的活动数据。分布式账本技术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依靠这项技术在各区块之间实现数据信息的互通互联、同步共享以及直接交易等完成共享记账。

3.1.2 网络层

网络层利用点对点的网络通信方式,通过特定的传播协议和数据验证机制,去除中心节点的网络使得区块储存模式高度分散,在部分节点失效的同时,依然可以保证主链上的数据可以完全恢复且不会影响后续的交易运行。

3.1.3 共识层

怎样能够在分布式系统中高效达成共识一直是计算领域的一个难题,而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优势之一,是能够在决策权高度分散的去中心化系统中使得个节点高效的针对区块数据的有效性达成共识[10],区块链的共识算法依靠育拜占庭一致协议(Byzantine agreement)所具有的鲁棒性(robustness)和抗攻击能力,实现对异常行为的发现和保障记账单内数据的全网一致性[11],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想要篡改数据需要控制51%的矿工,难度之大使得篡改数据付出的成本也为之高昂,有效地控制了数据篡改的风险同时很好地解决了共识算法这一难题。

3.1.4 激励层

通过设置激励机制与共识机制相集成,来汇聚大规模的节点共同维护区块链系统的稳定性解决激励不形容的问题。当前政府部门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共享的意愿低下,激励机制可以有效解决有这一情况的有效方法,并以奖励的方式对各“节点”进行鼓励,来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

3.1.5 合约层

合约层是利用各种脚本、代码、算法机制形成的区块链可编程、可数据化操作的基础。智能合约则是合约层的核心技术,利用智能合约,在满足合约参与方预设的合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可自动完成合约条款的可计算数字协议[12],作为一种智能化交易工具,在提升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的同时,突破中心化治理模式对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的束缚。

3.1.6 应用层

应用层是通过建立各种应用程序与接口以满足数据共享的需求[13],应用层为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提供交互的可能性,将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在在金融、医疗、交通等领域场景内。

3.2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3.2.1 点对点传输推进治理空间的可扩展性

“空间性”问题是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的一个难点,政府的治理能力固然高,但其治理触角却无法面面俱到,如何进一步扩展治理空间?我们可以从区块链点对点传输(P2P)中得到启发。

点对点传输技术可以将所有的网络节点连接起来,通过共识机制使无信任基础的双方在不需要第三方的情况下建立信任,使用广播的方式传播交易信息,加上激励机制来保证节点提供算力以维护整个网络的顺利运行,由此形成P2P网络[14],P2P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地位对等且相互连通和交互,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的特殊节点和层级结构,由此最大程度上泛化了治理主体,参与者同时承担了资源提供者和获取者这两种角色。P2P网络依靠于开放式的资源交互共同获利,达成个体之间既相互合作又共享资源及产出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多方利益目标与需求的协调。基于此,学生体质健康结构治理可以在技术和制度双层面上有所加强,利用搭载了P2P的监测系统对每一次测得的学生体质和健康的数据进行精准检测,实现数据的不可伪造篡改,拓宽了管理人员的执法视野,且能在各主体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有效地进行治理工作、建立激励和责任机制等。

3.2.2 分布式账本加深主体间的互信度

历史上,权力的钟摆总是在集权与分权之间摆动不停,这是结构主体地位相互博弈的结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权力更偏向于“集权”结构[5]。18世纪以来,“以权治权”的分权理论开始兴起,两种理论相互碰撞,发起挑战。而信息技术的崛起将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学生个体自上而下的结构赋予了自下而上的学生体质健康结构创新的动力,让每个主体都积极地参与到治理中,走向以多中心为主的多元协同共治的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而分布式账本为多主体之间产生互信提供了可能。

其一,多元主体共治依赖于分布式账本的去中心化的组织架构,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来构建多元协作的治理模式,为各治理主体能够实现真正的有章可循提供了支撑底座。利用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各方主体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更多有效的信息,政府可以出台措施、进行监测等,为各级单位制定确实有效的方案提供理论指导;学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制定具有特色的运动处方;政企合作为其提供了技术保障,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加强区块链技术在过程当中的有效运行,其能够规避因监测部门监督不足导致的伪造现象出现等。

其二,通过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建立关联,促使节点之间产生协作效能,创造可信路径,有效的防止权力滥用。在学生体质健康治理当中,数据滥用、数据造假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治理进度拖后,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以权治权的治理之策,可为参与者之间相互监督,形成高度的协作性网络打下基础。并且分布式账本为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提供了规约机制,通过中心节点向其他备份节点同步数据,没有任何一个节点可以单独记录账本数据[15],避免了单一记录人造假的可能性,从而在技术层面有效规约了不同治理主体的行为选择,实现了真正的监测于监管一体化。

3.2.3共识算法提升主动治理的意愿动机

就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结构而言,其发展越来越要求构建多样化的结构模式以及协同合作关系。不同主体间交织着“公域私化”抑或“私域公化”的复杂动机,技术的介入,意在矫枉“囚徒困境”中各方合作的非理性排斥[11],学生体质健康治理中的关键是各方主体的自愿参与,学生体质健康与学校体育工作考核挂钩,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国家每年耗费资源去抽查,校方在抽查时也可选择测试成绩突出的班级参与抽测,测得的数据同样受到质疑。传统的对学校进行处罚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而区块链的共识算法对加强数据的真实性和监管力度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

共识算法保证了协议规则的正常执行以及交易可以在免信任的情况下发生,只有有效和真实的交易信息才能够被记录在公开透明的帐簿上[16],因此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和共识算法等技术,通过身份认证的方式将测试数据直接上传至节点,不经过第三人的处理,这样一来,当上链数据出现故障节点或存在恶意攻击的情况下,能够保障其他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不受干扰。现代化学生体质健康治理该是一种全方位“赋能赋权”的过程,在学生需求发生变化时做到及时的响应和调整。利用共识算法技术,除了赋予主体应有的权力以及获取链上资源以外,也使得某些“私利”可以被公开监督并修正,便于将数据资源可以转化为人人可共享的数据,使每个个体都具有验证的权力,这样一来,在身份动机的驱使下,所有主体都能够自觉地维护数据的准确性,既形成了高价值数据多方共享,又让数据的主体方享有知情权、访问权、控制权等多项权力,解决了数据传输中的易丢失和防篡改问题,进而针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治理处方和建议,实现了各主体之间协商共治的目的。

3.2.4 激励机制增强主体间的合作稳定性

激励机制能够让结构中的合作网络和运行机制保持高度稳定,在结构的任何一个分支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治理结构中缺少“激励源”,因此,在学生体质健康治理当中引入一种新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主体参与者自愿的参与进结构治理和规则维护当中?治理所求的是创造条件以保护结构秩序和行动[17],而传统的经济激励已经不适合学生体质健康这种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结构模式,在过程中激励主体之间理性且“各有目的”的实施角色至关重要,需引入新兴的激励机制来改变现存状态。基于区块链技术,有学者利用声誉、共享、对话等机制,来解决社会问题[18-20],这样形成的“数字社会资本”,能够有效地达到主体间既互惠又稳定的平衡状态。

3.2.5 智能合约实现良法善治

打造良好的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环境有赖于从自身内部发展出的制裁系统,学生体质健康强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因此,打造一种依托于技术构建的治理权威是搭建良好结构的前提。区块链技术内部有着高度自治的生态结构,智能合约下的“治理权威”更为凸显“良法”和“善治”,良法的目的在于善治,而善治也在立法参与和执法实践两个方面塑造了良法的内在机理[21],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学生体质健康治理中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智能合约在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中有效实现了自治兼共治的协调统一。通过可编程的思想,将各主体事先约定的某种特定秩序制度,转化为一套以数字形式指定的承诺代码,以保证参与方的自动履约,推助环节中的任何节点履行预设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治理成本且提升了治理效果,以达到治理的自治与共治协调统一的目的。

4 结论

本文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治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其治理结构的创新提供了逻辑和技术上的支撑。具体表现为,点对点传输技术推进治理空间的可扩展性、分布式账本加深主体间互信度、共识算法提升主动治理的意愿动机、激励机制增强主体间合作稳定性、智能合约技术实现治理过程中的良治善治,从而提高结构内部合作的信任化和共享化。然而,虽然区块链与治理结构相结和的学生体质健康有不少优势,但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如对治理结构产生主体缺位、权力多中心化、话语碎片化等问题,还需不断进行大量的尝试。

猜你喜欢
体质区块主体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论碳审计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何谓“主体间性”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