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内涵、要素与构建

2021-01-11 00:44杨会
教育与职业(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产教融合

[摘要]文章从“互嵌”“共生”两个理论来源分析了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内涵,这一模式具有管理统筹、功能复合、人才集聚和文化融合等特征。该模式的四大要素存在多元主体互惠互利、组织结构共同治理、人员优势互补、文化互助合作的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构建包括数字孪生实训系统、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管理系统和实训基地大数据库在内的智能化环境,以及顶层设计基地建设方案、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实训新生态、完善管理体系等建设与优化路径,以期促进产教融合实训发展。

[关键词]互嵌共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作者简介]杨会(1982- ),女,江苏盐城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重点课题“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Web前端开发’专业领域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课题编号:ZD2020030101)和2019年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平台“基于智能交互技术的VR影像设计研究基地”(项目编号:KYPT201902R)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还得到了2020年江苏数字创意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研究优秀创新团队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3-0020-07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別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为我国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所谓的产教融合可简单理解为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一种深度合作模式。落实好产教融合模式有助于深入推动职业教育的开放共享,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与创新校企育人模式,进而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型数字产业、智能产业转型升级。

建设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有效实施产教融合模式的基础条件,也是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等主体分别推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时,均表现出了一定问题:政府主导型实训基地具有政策优势,但培养出的人才适应市场能力较弱;行业主导型实训基地具备行业产业领先优势,但在政策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方面存在劣势;企业主导型实训基地了解岗位需求,但人才培养缺失长效规划;院校主导型实训基地具有空间和资金优势,但人才培养未能有效对接市场需求。为此,倘若能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多元主体优势,建设一种新型的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将是推进产教融合实训的重要选择。

一、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内涵与特征

(一)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内涵

“互嵌”一词源于1944年卡尔·波兰尼的著作《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主要是指经济与政治、宗教之间的互相嵌入关系。后来,马克·格兰诺维特将其引入社会学领域,并在《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中提出了“互嵌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制度深深受到社会关系的限制,将它们视为相互独立的东西是极大的错误,新经济社会学就在社会结构分析中将人的非理性因素(如信任)带入经济分析。马克·格兰诺维特于1985年进一步指出,该理论的本质在于建立社会关系的内在关联性,关注社会关系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共生”理论起源于生物学的共生(Symbiosis)并由之深化而来。德国学者德贝里在1951年最先提出“共生”一词并做出正式阐释,他认为“共生的本质就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道格拉斯在1994年深入挖掘其本质,指出“共生体本质上是生物体从其共生伙伴处获得一种新的代谢能力,从而逐渐与其他生物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并各自获取一定利益的生物间的相互关系”①。20世纪中叶以后,共生理念拓展至多个学科领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基于以上对“互嵌”和“共生”内涵及其理论的分析可知,互嵌共生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深度融合和利益共生。针对上文所述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借鉴互嵌共生的理念优势,本文提出建设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既符合新时代国家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改革方向,也能充分支持产教融合落实到有效实践层面。由此,笔者认为,所谓的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以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等多个主体之间建立内在关系的关联性为基础,充分整合不同主体的显性优势,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进行规划、设计、运营,创造性地形成建设思路与管理方法,以实现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创新与变革的实践活动。

(二)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特征

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突破了以往单一主体主导建设的局限,可通过互嵌共生的关系架构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呈现出了显著的管理统筹、功能复合、人才集聚和文化融合等特征。

1.管理统筹。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通过规范化制度和协同共建机制,一方面,可建立投资建设部、运营管理部、技术服务部、实训教学部等部门,确保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进程监管、建设成本控制、建设管理调度等工作;另一方面,依托管理统筹保证基地的建设与运营,提供实训学习管控与配套服务,部署实训基地日常运营与规范化运作,满足职业院校实训教学需求。

2.功能复合。不同建设主体参与建设与运营,也为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赋予了更加多元和复合的应用功能。一方面,通过教学、研发、实训、大赛、培训、创新和创业等方式,为职业院校学生和企业职工提供实训教学服务、技能竞赛服务、创业项目孵化和社会培训服务等,实现“教学训创”多种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推进人才或者职业人员的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培训,满足不同教育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充分落实多主体育人任务,有效打通技术技能人才就业、创业双通道,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3.人才集聚。人才集聚的信息共享和创研能力对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基于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使来自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人才共享知识、经验和信息资源,促进职业教育相关领域优秀知识与能力的共享、共创、共进;另一方面可使政府官员、行业专家、技能大师、劳动模范、优秀员工和教学名师等各类人才的“隐形”知识通过实训资源建设、实训项目指导等方式“显性”输出,形成“高端人才集聚、政策环境优化、创研就业并行”的产教融合实训场景,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一片试验田。

4.文化融合。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既是一种物理场所,也是一种兼具教学、科研、实训的示范性文化融合场所。一方面,该基地能够推进职业院校的日常实训教学,同时满足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密切合作聯合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共同需要;另一方面,可通过统筹管理、制度约束和机制激励等多种方式,共同推进多元主体文化融合,构建多主体协同、互惠共赢的育人文化。

二、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要素与关系

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由政府、行业、企业以及职业院校等多方主体构成,多方主体通过互嵌共生的关系架构发挥各自的作用。构建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目标是,基于多元主体互嵌共生践行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创新育人理念。互嵌共生理念为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与新方法。一方面,通过校企深度合作组建师资团队、研发优质实训资源,对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从多个维度进行关联性思考与实践;另一方面,基于实训基地中产生的教育大数据调整运营管理方式,实施个性化资源推送、指导与教学评价。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主要由多元主体、组织结构、人员和文化四个要素构成,其中,多元主体与组织结构的互嵌共生同向并行,共同决定人员和文化的互嵌共生,产生互惠共助动力,构筑共同治理局面,强化协同推进功能,营造平等参与的合作氛围,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一)多元主体互嵌共生的互惠互利

在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多元主体有效的“互嵌共生”指“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深入互动,意味着多元主体间力量的平衡与互补,并以满足不同主体利益需求和互惠互利为前提形成的良好合作。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的多元主体,强调不同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存合作、互惠互利以及和谐发展,相互依存并提供有利于彼此生存、发展的支持与帮助。值得提及的是,由于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四类主体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的需求与利益关系渐趋复杂,需要通过制度规范以及组织结构均衡各方权力,以保障这些主体利益共享。为此,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共商合作机制、共建实训项目以及共享基地利益,能深度激发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长效发展潜能,形成多元主体互惠互利新局面。

(二)组织结构互嵌共生的共同治理

组织结构是社会主体的组织方式及其互动关系的稳定模式。为此,组织结构层面的互嵌共生可以理解为,将多元主体的行为通过制度进行约束规范,以便克服主体的“社会化不足”与“过度社会化”的局限,以更真实地反映主体在理性选择与制度约束之间的平衡关系。由此可见,在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组织结构层面的互嵌共生主要聚焦于重构多元主体在合作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价值等问题,其指向一系列由共同目标支持的主体行为与活动,该系列行为或活动不需要借助行政强制力实现。但在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营中,需要依托规范有效的制度、长效灵活的机制、公正透明的治理,确保对不同主体开放空间和促进主体多元参与,以促进基地的共同治理,实现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培养。

(三)人员互嵌共生的优势互补

所谓人员的互嵌共生,指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实训教师队伍的组建,既要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直接目标,也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满足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此,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的人员互嵌共生目标,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实训教师:一是成长于企业实践的行业技能大师,他们具备深厚的行业经验、高超的技术能力,以及指导学院教师提升技能的能力素质;二是了解产业生产流程与规范操作的企业师傅,他们具备指导学生提升技术技能的一线经验;三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实训教师,他们了解学生特点和专业课程体系,具备设计实训课程体系的理论知识。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以上只是基地中常见的实训教师,在实践中并不局限于这些人员;另一方面,基地中人员的能力、素质因角色不同而具有差异化优势,故基于人员互嵌共生理念组建的实训教师队伍,可打造强技能、严管理、懂教学的优势互补型师资队伍,满足日常实训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的需要。

(四)文化互嵌共生的互助合作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习惯上将文化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学科体系关联的知识文化,另一类是与社会习俗关联的常识文化。本文着重探讨的是与各主体深度合作交流直接关联的常识文化。通过构建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除了可在前文三方面形成互嵌共生之外,还可形成文化层面的互嵌共生氛围。文化互嵌共生与各主体协同推进实训基地工作的行为准则、思维习惯直接关联。为此,文化互嵌共生指向依托组织架构和制度等构建的文化氛围,具体包括对组织战略和目标的集体理解、规定个人行动的意识形态以及组织的控制系统和组织的规则系统。在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文化互嵌共生强调多元主体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协同互助,通过平等参与管理事务,增强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各主体在组织架构中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构建基地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构建与实施

在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不同主体的远景目标并非是完全一致的。对于政府而言,其目标是依托实训基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于行业而言,其目标是借助实训基地确立行业人才培养规范;对于企业而言,其目标是通过实训基地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技术人才;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其目标是通过实训基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这些主体的目标并非完全相同,但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利益诉求上具有一致性,这也为构建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供了可能。下页图1基本上展现了推进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实施路径。

(一)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智能化环境构建

1.数字孪生实训系统。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爆发式发展,由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的智能实训将成为可能,而数字孪生实训系统便是实现智能实训的关键。所谓的数字孪生是将物理实体的属性、结构、状态、性能、功能和行为映射到虚拟世界,形成高保真的动态多维、多尺度、多物理量模型,实现虚实之间双向映射、实时连接、动态交互,其具有虚实共生、高实时交互、高虚拟仿真等特点。在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构建数字孪生实训系统,具有以下优势:首先,能突破传统物理实训空间与设备数量的局限性;其次,相较于以往简单的实体数字装备,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方面,能够实现物理设备和操作流程的全方位虚拟仿真,解决了以往实训基地学生实训活动开展难的问题;再次,数字孪生实訓系统所创造的信息空间,能够不断收集实体空间的数据,并在保证实体空间不受干扰的前提下,对实训操作过程进行持续调节和迭代优化;最后,相较于以往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训活动,学生无须借助头盔、手柄等设备即可体验虚实融合的学习和实训。总之,数字孪生实训系统有效拓宽了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管理系统。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万物互联,其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三个重要特征。物联网技术及其设备系统是赋予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智能性的关键支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管理系统,通过融合RFID、传感器、云计算等新型数字技术,可以实现教学、实训和管理的一体化整合,在企业员工培训和职校学生的培养及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该管理系统,可根据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需求,从教育数据的产生、传输、分析和应用出发,构建与实训教学和管理密切相关的系统(如师生考勤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以实现对人员的考核评价、资产的有效管理等智能化治理工作。此外,校企利用产教融合实训室项目中的物联网设备和信息化平台等,还可以构建更智能的实训环境,促进教学与管理的一体化开展。

3.实训基地大数据库。大数据技术注重数据间的相关关系,其核心是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通过构建大数据库,可将数字孪生实训系统和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产生的学生画像数据、实训操作过程数据、学校管理数据进行汇聚与存储,为实训基地开展的教学活动、教育评估和教学管理提供综合数据支持。值得关注的是,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大数据库的建设应该秉持以下建设思路:一方面是要以云平台架构为基础,以虚拟机形式为用户提供大数据实验环境,这也是最适合职业院校实验开展的模式;另一方面是要善于利用政府、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协同构建的实训基地,基于共建共享思想进行布局建设,并通过运营状态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为基地的持续升级发展提供决策的数据支撑。

(二)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构建实施路径

1.顶层设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如何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多元主体互嵌共生的优势,实现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建设,需要联合这些主体做好顶层设计与建设方案。首先,要形成可持续的建设规划。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需求和优势,由政府牵头,相关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积极参与,在充分调研、多方磋商和多轮论证的基础上,形成规划方案和建设方案。其次,要遵循科学的建设原则。在具体落实建设方案时,遵循多元主体“联合共建、统筹管理、内外开放、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原则,以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好多元主体职责和利益分配机制。最后,要做好方案的执行与管理工作。其中,要加强政府对基地建设的领导工作,负责基地建设的督促、检查和评价工作;要加强行业对基地建设的引领工作,将行业新标准、新工艺引入基地项目的研发和设计工作中来;要加强企业对基地建设的服务工作,将真实的实践项目带入实训基地;要加强学校对基地在空间设计、资金落实和设备配置等多层面的建设任务实施。

2.积极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学团队是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运营的关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进而从根本上提升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首先,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升“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充分发挥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多元主体和组织结构方面的优势,将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和职业院校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请进基地,组建“双师型”教学研究团队,在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标准和新规范引领下,开发、设计实训项目;另一方面,选拔行业企业年轻的技术能手和职业院校骨干教师赴高水平应用型高校或大中型企业学习先进知识与技能,提升其实训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其次,发挥“双师型”教学团队的耦合效应,提升教学质量。根据实训项目需求和学生实际状况,选配结构合理、能力互补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开展实训教学、社会培训、技能大赛指导、1+X证书培训和顶岗实习等项目,通过项目锻炼团队,提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教学和技能人才的生产实践与创新创造能力。

3.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训新生态。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本质是一种面向未来产业人才培养的新生态。围绕这一个根本目标,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互嵌共生和动态发展的实训新生态。首先,要深度打造创新创造和共创共赢的实训文化场域。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应秉承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原则,以协同治理的方式与理念组织协调基地教育、教学、管理和运营工作,打造面向智能时代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基于治理的协同教育文化场域。其次,要营造基于互嵌共生的实训文化氛围。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不只是构建了一种面向未来的实训基地,其实质上为更好地开展产教融合创建了一种制度文化。但在基地的应用和运营过程中,特别注意要将行业“新工艺”“新内容”“新规范”融入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系统设计技能训练流程,围绕技能实训重点、难点进行强化训练,进一步强化和营造基于互嵌共生的实训文化氛围。最后,要构建过程性评估驱动的新型实训学习生态。基于实训基地中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学生实训学习数据进行汇聚和深度挖掘,帮助所有学生开展过程性评估驱动的新型实训学习,形成“学习(实训)—评价—反馈—再学习(实训)”的学习生态体系。

4.逐步完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是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有效运行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可从以下方面来构建与基地相符合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如基地运行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和发展激励制度等系列制度,以进一步优化基地事务管理流程,强化实训教学过程管理,确保实训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其次,要重视基地日常运行,明确、完善机构职责。要根据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功能需求和运行需要,从规划建设、教学管理和日常运营等方面,组建投资建设部、运营管理部、技术服务部和实训教学部等实体工作机构,为不同教育群体提供差异化和多元化的实训与学习配套服务。最后,要构建实训基地的教育大数据应用与管理制度。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新教育理念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构建的产物,涉及各方主体的教育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为此,要特别重视教育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应用和管理层面的制度规范,明确基地不同部门和不同教育主体使用数据的权限、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出现数据安全问题时的应急预案等。

建设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能深度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方主体的人力物力资源,秉承“新工艺+新内容+新规范”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机制,满足学校、企业、培训机构等多方需求,以“实训对接生产,教学对接产业”为宗旨,积极探索新时代职业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通过全方位的优质实训服务,满足院校实训、企业培训等诉求,为区域产业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既可满足学校、企业、培训机构等多方主体的利益需求,也符合新时代国家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改革要求,快速促进产教融合落实到高效实践层面。本文对互嵌共生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内涵特征、要素关系及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期望能为国内目前开展的产教融合改革,以及有关的基地环境建设提供借鉴,有效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打造职业教育紧缺技術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平台,能够有效缓解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训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

[注释]

①DOUGLAS A.Symbiotic Interaction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19.

[参考文献]

[1]褚乐阳,陈卫东,谭悦,等.虚实共生:数字孪生(DT)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前瞻——兼论泛在智慧学习空间的重构[J].远程教育杂志,2019(5):3-12.

[2]郭劲光.网络嵌入:嵌入差异与嵌入绩效[J].经济评论,2006(6):24-30.

[3]纪德奎,胡文婧.“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实训管理平台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7(18):79-82.

[4]刘海兰,马海泉,肖冰.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耦合机制研究——以广东省D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8(9):42-49.

[5]陶飞,张萌,程江峰,等.数字孪生车间——一种未来车间运行新模式[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7(1):1-9.

[6]王元卓,隋京言.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数据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35-42.

[7]王宁.消费行为的制度嵌入性——消费社会学的一个研究纲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42.

[8]夏征农.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4[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9]张培,夏海鹰.教育领域数据治理的基本思路与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20(5):19-25.

[10]Tao F,Qi Q.Make more digital twins[J].Nature,2019,573(7775):490-491.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产教融合
制药技术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