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英雄文化建设若干思考

2021-01-12 14:23
关键词:英雄时代建设

张 俊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00)

中国自古以来就英雄辈出,英雄文化源远流长。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英雄文化建设,在谈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1]。2020年9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抗疫情形时说道:“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2]当今时代,随着英雄文化建设的推进,又催生了更多的时代英雄。英雄文化是“以英雄人物为依托、以英雄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和价值系统,是关于英雄观念、英雄行为、英雄精神、英雄功绩、英雄评价、英雄传承的总和”[3]。它是外在的英雄事迹与内在的英雄品质的统一,是鲜明的时代性和传承的民族性的统一,是动态的引领实践与静态的文化成果的统一。新时代需要英雄,也必将孕育出更多的英雄。新时代的英雄文化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它是凝聚民心和汇聚民力必不可少的最佳“催化剂”。

一、新时代建设英雄文化的意义

英雄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先进性和引领性等功能决定了英雄文化的重要性。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复杂的形势,作好英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英雄文化的引导作用,对应对当前的复杂形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塑造人民的价值取向,激发斗争精神

英雄是人民群众中的杰出分子,他们来自于人民群众,扎根于人民群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2]正因为英雄来自于人民群众,所以英雄文化中体现的价值观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又因为人的行为会受到价值观的影响,所以英雄文化有助于个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其学习英雄,践行英雄精神。

古往今来,很多英雄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艰难情势中与困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推动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进入新时代,处在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郑重提醒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个原因。”[4]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让国际形势更加波谲云诡,国内深化改革发展任务亦艰巨繁重,这些艰难考验决定了只有激发全党全国人民的斗争精神,才能夺取伟大斗争的胜利,实现中国梦。传承和学习英雄精神有利于激发中国人民同困难作斗争的斗志,在实际工作中实干担当,敢为人先,为新时代伟大斗争注入精神力量。

(二)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和执政有效性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具有执政合法性和执政有效性。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而理论的创新跟不上对这些社会情势变化的解释,再加上一些敌对势力别有用心的引导,出现了一些质疑执政党执政合法性和执政有效性的声音,削弱了党的执政权威性。

英雄文化建设中对中国近现代史上英雄事迹的回顾和梳理会强化人民对英雄的感性认识,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认同以及对执政党执政合法性和执政有效性的认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对英雄事迹的循环宣传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回顾能再现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历史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使人民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被虚假错误的言论所蒙蔽,从而尊重历史真实性,认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梳理英雄文化有利于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有利于人民认可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进而认可党的执政有效性。

(三)有助于加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极其重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达成社会思想的共识。

英雄事迹各有不同,但其真实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所彰显的英雄文化契合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英雄事迹时,要注重传播内容的鲜活性和传播方式的生动性,破除主流媒体采用高语境传播方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时给人造成的生硬严肃之感,拉近人民群众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距离,提高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同时,英雄人物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其言行一致、勇于担当和以身作则的精神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从而增进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新时代英雄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为英雄文化建设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当前的英雄文化建设既面临机遇,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集中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市场逐利性的驱动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但中国当前的市场运作秩序不完善,在逐利性的驱动下产生了一些消极现象。一方面,一些人的价值取向扭曲。私有经济成分的扩大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土壤。“一切向钱看”成为一些人的价值判断标准,出现了言必谈钱、金钱至上、钱权交易、造假欺诈和贪污腐化等社会现象,这些都与英雄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相背离,阻碍了英雄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一些英雄文化产品被娱乐化。为追求利润和博取关注,一些文化作品虚构英雄成长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以迎合消费群体的话语方式和审美观来加工英雄文化作品,塑造出的英雄人物言行脱离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英雄沦为娱乐文化消费品。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抗日神剧和民族英雄剧中的雷人情节就是英雄文化产品价值取向偏离的典型体现。

(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

不同国家的英雄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全球文化一体化打破了这种规律。新时代,英雄文化建设面临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例如:一些西方国家以学术交流的名义在中国大肆宣扬泛娱乐主义、普世价值和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一些西方媒体利用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话语权优势,广泛传播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价值观;脱离中国国情,用西方的价值观来评判中国的现实情况和英雄文化。这些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否定了中国英雄文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威胁。

(三)网络的迅速发展

网络的迅速发展对英雄文化建设是把双刃剑,既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传播英雄文化,也要应对好网络发展给英雄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当前,互联网已成为英雄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段时期里,一些敌对势力凭借经济和技术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诋毁污蔑英雄人物,抹黑英雄事迹,这些虚假信息在网上被大肆传播,导致英雄的真实信息被虚假信息所覆盖,加剧了新时代英雄文化建设的复杂性。

(四)传播有效性弱化

当前,英雄文化在传播时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弱化了宣传的有效性,不利于英雄文化的建设。首先,发掘方式的模式化弱化了亲和力。发现和挖掘英雄是英雄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但长期以来,这项工作一直以行政命令式的手段推进,发掘英雄成为一项工作任务,其结果往往会受到质疑,因为英雄人物源于人民群众,而催生于行政命令之中的英雄其亲和力会被削弱。其次,宣传内容的脸谱化弱化了群众的认同感。一段时间里,对英雄人物的过分美化使英雄形象完美无缺,千篇一律。对英雄事迹有选择的进行传播是合理的,但前提是把握好度,不能无限拔高和美化。英雄人物不是神,脸谱化宣传难以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最后,宣传方式固定化弱化了吸引力。一直以来,对英雄文化的传播多采用召开事迹报告会以及参观英烈馆和主题园等形式,再辅以写心得和小组交流会等方式检验学习成效。这种形式主义任务式的学习效果成效有限。

三、新时代英雄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英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建设英雄文化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进入新时代,情势的变化对当前英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具体而言,要从以下4个方面着力建设英雄文化。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时代英雄文化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5]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时代英雄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新时代英雄文化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英雄文化建设不是朝夕可成和立见成影的简单问题,研究和解决建设过程中的载体选择、价值取向和受众接受度等问题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掌握英雄文化建设的规律,才能应对英雄文化建设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才能为新时代英雄文化建设奠定基础并指明发展方向,最终建成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英雄文化。

(二)创新传播方式,提升英雄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对英雄文化的传播要立足时代创新传播方式和传播话语体系。英雄文化以英雄为载体,不同时期人民群众对英雄文化的具体需求不一样,只有凸显英雄文化的时代内涵才能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时代需要英雄,英雄引领时代,英雄所在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不同,其展现的英雄文化内涵也会不同。要依托网络平台,从单一化传播方式转向多元化传播方式。在话语体系上,要依据不同的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话语方式和内容,以取得英雄文化传播的最佳效果。只有顺应时代需求和创新传播方式,才能提升英雄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发挥出英雄文化应有的感召力,从而激励人民群众争相传颂和效仿英雄。

(三)开展“四史”教育,强化英雄文化的导向功能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英雄文化中汲取力量。可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教育,将“四史”教育与英雄文化教育相结合,宣传历史长河中涌现的英雄事迹。通过学习“四史”,可了解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岁月和艰苦历程,可知英雄文化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苦难走向辉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人民只有从英雄文化中汲取力量,才能切实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四)建立健全宣传英雄文化的长效机制

对英雄文化的宣传要依托相关机制建设,有计划、有步骤且长期性地推进英雄文化宣传,这样英雄文化宣传才不是间断“运动式”的宣传,而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宣传,才能发挥其引领作用,在社会上形成学习英雄和争当英雄的积极向上的长期社会氛围,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将推进社会建设发展的总能量凝聚到最大值。同时,要完善英雄激励制度和权益保障制度,用制度全方位地维护英雄权益,为形成宣传英雄文化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完善英雄激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英雄的后顾之忧,从制度上对英雄群体予以特殊关怀。可制定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明确规定,充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保护英雄权益,凸显英雄的社会地位,为宣传英雄文化长效机制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离不开英雄和英雄精神。因此,要大力加强英雄文化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和弘扬英雄精神的浓厚氛围,从英雄精神中汲取动力,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努力。

猜你喜欢
英雄时代建设
英雄犬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