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旅游食品产业的发展路径探析※

2021-01-12 23:54沈晓溪吕慧威周晓梅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长白山餐饮食品

张 蕙 解 慧 沈晓溪 吕慧威 周晓梅

(1.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2.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旅游食品是以各类饮料、风味食品、方便食品、地方土特产品为主,要求方便、卫生、经济。旅游食品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体现了旅游业与食品工业的有机结合,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国内的旅游总收入中,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用于“游”的收入占比并不大,如景区(点)门票收入仅占2.37%,而被其带动的其他五项要素所占比例高达97.63%[1]。其中,饮食消费占有很大的比重。据统计,国外发达国家的旅游食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高达41%~45%,而国内的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的旅游食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则为25%~35%[2]。相对而言,长白山景区的旅游食品收入所占比重并不大。所以,分析长白山旅游食品产业的发展路径,对提高长白山景区的旅游食品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长白山旅游食品产业发展的优势

1.1 长白山物产多样化

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吉林省东南部的中朝交界处,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丰富且独特,被誉为世界少有的天然博物馆和生物基因库。已知现有野生动物2 442种,野生植物2 596种[3]。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是亚洲东部保存最为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有长白松自然保护区(吉林省省级),还有中国最大的红松母树林原始群落[4-5]。另外,长白山具有十分丰富的水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水质优,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源头,为饮用矿泉水产业提供了可靠的资源。长白山素以盛产种类繁多的土特名产而享誉中外,除有人参、鹿茸之外,还有珍贵的药材,如党参、五味子等;遍地的山野菜,如蕨菜、刺嫩芽、小根蒜等;野生酿酒原材料,如蓝莓、刺五加、山葡萄等。此外,还有天然蜂蜜和美味坚果等[3]。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使长白山在森林食品、绿色食品、旅游食品等方面具有领先的食品产业价值和前景,为长白山旅游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资源优势。

1.2 长白山民族多元化

长白山地区具有民族多元化元素,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保存完整。这里既是满族的发祥地和世居地,也是朝鲜族繁衍生息、形成独特文化的家园,更是东北地区形成“闯关东”区域文化的根脉。长白山是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综合体,可以很自然地凝和多元性文化要素,反映本地民俗文化理念及生活状态[6]。如关东戏剧中的二人转、秧歌舞、民歌小帽等,朝鲜族乐舞中的长鼓舞、象帽舞、洞箫音乐、奚琴音乐等,满族的山歌、小调、节庆舞蹈、祭祀舞蹈等。除了这些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歌舞曲艺表演外,各民族的饮食习惯也各有千秋。关东饮食的特点是用料广泛、咸甜分明、色鲜味浓,烹调方式常以熘、炸、酱、炖为主;朝鲜族的饮食尚天然、重食疗、融多元,以素食为主,讲究辣、酸、甜三大味,烹调方式常以拌、烤、炸、腌为主;满族的饮食具有三大特点,即“粘、蘸、腌”,主食以粘食为主,“蘸”指酱菜类,“腌”指腌渍类,烹调方式常以烧、烤、炖为主[7]。长白山多元化的民族,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元素和各具特色的饮食习惯,为长白山旅游食品产业的发展增添了鲜明的资源特色。

1.3 长白山资源多维化

长白山地区独有的地质地理条件和多民族的人文条件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旅游资源。它拥有展现独特地貌的自然景观资源、提供休闲娱乐的冰雪文化资源、讲述英雄事迹的红色文化资源、渗透民族特色的表演艺术资源等等,吸引了大批游客,提高了长白山景区的知名度,这也刺激了长白山旅游食品的消费,间接地促进了长白山旅游食品产业的发展。长白山地区的旅游资源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长白山旅游食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2 长白山旅游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文化与产业脱节

2014年3月14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并在重点任务中提到,要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建设文化旅游精品。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潜在而持久的助力,在文化内涵的滋养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没有文化的产业会使产业发展受阻,没有产业的文化也会使文化走向衰落。而如今的旅游食品产业往往强调文化服务体系,忽略产业产出效益,使文化与产业脱节。

作为东北生态之根、民族之魂的长白山,虽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类、稀有的地质地理环境、深厚的历史故事及特色的多民族元素等文化资源,却只是作为文化的个体而存在,没有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为产业产出经济效益。而长白山旅游食品产业正是缺少这些文化资源的灌溉与融合,没有得到积极持续地发展。

2.2 旅游食品种类单一,缺乏特色

长白山地区可食用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受到加工方式和储存条件的限制,很多食品只能在当地品尝,不方便携带,无法延续食品产业链条,致使一些特产食品没有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所以,呈现在游客面前的旅游食品种类就会显得较为单一,且缺乏特色。

2.3 营销方式单调,宣传力度不够

长白山旅游食品的销售渠道大多数以传统的饭店加工、景点代卖、特产店推销为主,而这种传统的营销方式常常会引起游客的反感,降低游客对产品的购买力度。同时,对于物产丰富的长白山地区而言,虽然特产食品种类繁多,可真正被游客熟知的却寥寥无几,其旅游食品产业缺乏品牌效应,缺乏特产食品与旅游产业互惠互利的纽带。无论是营销方式,还是宣传力度都有待提高。

3 长白山旅游食品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

3.1 打造长白山特色餐饮文化,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

2010年,国务院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中提到,要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水平,突出旅游餐饮文化特色。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扩大旅游购物消费,鼓励发展特色餐饮。从食材的选择到食物的搭配,从烹饪的方式到口味的调和,从就餐的环境到赋予的意义,从服务的宗旨到食客的满意度,每一个环节都能凸显出餐饮文化的内涵。

作为关东第一山的长白山,居住着汉族、朝鲜族、满族等民族,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交汇相融,构成了长白山丰富多彩的饮食特色。因此,要打造集关东餐饮、朝鲜族餐饮和满族餐饮为一体的多民族特色餐饮文化,分别从各民族的烹饪方式、特色菜品、就餐环境及歌舞表演等方面建设长白山地区民族餐饮文化,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并将其渗透到游客的旅行中,赋予旅游食品特殊的意义,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就餐,刺激旅游食品消费,从而更好地体现民风民俗与特色饮食的相互融合,民族文化与餐饮文化的相互贯通,有效地促进餐饮文化、民族文化与旅游食品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3.2 开展食品工业旅游,带动食品企业发展

2001年,国家旅游局起草了《工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将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作为当年的旅游工作重点。2002年,国家旅游局拟定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是推进工业旅游,实现产品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到,要大力推进旅游与工业等相关产业、行业的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工业旅游。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逐渐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工业旅游是以生产过程、厂区环境、发展规划、企业文化和产品展示等工业相关的内容为资源,满足游客休闲、观光、体验的旅游活动。而食品工业旅游是在工业旅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工业旅游的衍生物,将食品工业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作发展,互惠互利。这不仅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拓宽了旅游业的发展范围,也带动了当地食品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了当地食品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的信任度。

中国食品工业旅游虽然发展较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但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其具备的良性特点,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在长白山旅游食品产业发展中,引入集观赏、科普、体验为一体的食品工业旅游形式,是促进当地旅游业及食品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可以让游客亲临食品生产车间,透过玻璃窗参观食品生产的整个过程,包括原料的处理、加工、包装和检验等步骤。在观赏的同时,配有专业人员的讲解,为游客介绍企业的背景、科普食品加工过程的原理、卫生安全和质量检验程序等。其次,建设制作体验坊,游客除了可以品尝到成品,也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加工一些程序简单的食品,或做一些简单的理化实验来检测成品的质量。再次,开展相关的饮食礼仪活动、招商引资、经贸合作或学术研讨等,整个游玩的过程真实、透明,充满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文化性。

3.3 建设长白山特色小吃城,设计旅游食品展示橱窗

长白山景区虽然已具备基本的旅游六要素,但各个方面所在的地理位置缺少连贯性、全面性,尤其表现在餐饮方面。游客在景区就餐时面临着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想尝尽众多风格各异的美食,却没有一家能包含所有当地美食的餐馆,不知该如何选择。二是品尝完地方小吃,想购买方便快递的包装产品,却很难找到正规的店铺。由此,可在长白山景区内建设特色小吃城,如同长沙的火宫殿、苏州的玄妙观、上海的城隍庙等,集传统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庙会文化于一体的大众场所,让喜爱美食的游客不用四处奔走,难以抉择,在一个地方就能品尝到长白山所有正宗的特色美食。另外,可在小吃城出口的必经之路设计旅游食品展示橱窗,以长廊的形式展示长白山饮食文化和旅游食品,游客可在此购买包装产品,方便快递邮寄。特色小吃城和展示橱窗的设计不仅方便于游客,更是旅游食品产业链条的延续,既宣传了长白山的传统美食,又为旅游业增添了游览项目,实现旅游经济创收。

3.4 推出特色时令食品,增加民俗文化气息

长白山地区全年四季分明,不同的季节气候差异较大,各种时令食品也应运而生。时令食品是饮食与节令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得节气而生长、成熟的食物。同时,时令食品渗透着当地居民收获的喜悦和饮食的习俗,真实地反映了长白山地区的民俗文化,如春季的山野菜、冬季的林蛙产品等。

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下旬,是长白山地区春耕芒种的季节,也是野生植物出土生长的旺季。当地的菜市随处可见山野菜,家家户户都在食用山野菜。在此期间,长白山景区可开展“长白山山野菜美食文化旅游节”,推出以山野菜为原料烹制的各种菜品,如刺老芽炒鸡蛋、山野菜饺子、蘸酱菜、清炒山野菜和菌类等,让游客品尝到新鲜的长白山野菜,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3.5 加强旅游食品研发,丰富特产食品种类

长白山的特色食品虽然资源丰富,但产品形式单一,且来源多为新鲜的野果和山野菜。在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很容易破坏新鲜食物的营养成分,甚至导致食物的腐败变质,从而降低了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旅游食品的产品形式和包装技术均亟待开发。针对野生果蔬类的食物,可采用冷冻干燥技术,脱去果蔬中的水分,制成当下热卖的果蔬脆,装入真空包装。如此最大程度地保留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形和营养成分,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针对野生菌类的食品,可加工成菌酱,保存于玻璃瓶中,制成罐头食品,具有便于携带、开罐即食、节省烹调过程等优点。

3.6 开拓多种营销渠道,宣传特色餐饮文化

长白山旅游食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餐饮文化的宣传,而特色餐饮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不仅需要传统形式的传单、电视广告等,更需要新颖的、多元化的新媒体介入营销。利用网络、纸媒等渠道,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实时向不同群体宣传长白山特色餐饮文化,销售长白山特色饮品和食品,这种方式具有成本低、方式多样化、与游客互动性大、信息传递及时等优点。如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可及时向用户推广长白山特色餐饮文化及各项旅游服务。再如近年来迅速火爆的快手、抖音等小视频软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个性化的视频效果展现长白山特色餐饮文化,并不定期进行抽奖送礼包活动,通过提高关注度和浏览量而达到宣传的目的。也可借助当前热门的网络红人进行直播,试吃特色美食,分享旅游体验,宣传长白山特色餐饮文化。

4 结语

总之,长白山旅游食品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发挥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利用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也要充分地将文化与产业相互融合,从而有效地带动当地食品企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独有的品牌效应,为当地的旅游收入带来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长白山餐饮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可怕的餐饮外卖
制止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在餐饮外企挥洒精彩人生
“互联网+”下的长白山休闲旅游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送外卖送出的“餐饮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