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经济形态下会计环境与会计创新研究

2021-01-13 08:14韩茜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11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工作时代

韩茜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前言

会计环境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实务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在我国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加之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新时代经济形态日益凸显,这也使会计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会计部门只有适应新时代经济形态,关注会计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大力推动会计创新,才能使会计工作实现更大突破,进而促进会计朝着科学、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对此在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新时代经济形态有清醒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要深刻理解和认识新时代经济形态对会计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大力推动会计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进而为企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会计部门、会计人员能够切实发挥积极作用。

二、新时代经济形态的特征

在我国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时代,加之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使新时代经济形态具有显著的特征。只有对新时代经济形态的特征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形态,大力推动会计创新,努力使会计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创新性更强。深入分析新时代经济形态的特征,突出表现为:

(一)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新时代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传统学科知识边界不断扩展,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加入社会经济大潮。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能够创造更加强大的物质财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在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适应经济与会计工作的结合,特别是要在促进会计知识化、智能化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进而提升会计创新能力,使会计工作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知识经济,但一些会计部门在这方面还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知识经济与会计的融合不够紧密,制约了会计创新。

(二)全球经济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新时代经济形态的显著特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能力更强,而且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度也在不断加大,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求会计工作必须适应全球经济,更加重视会计工作的开放性、融合性和互动性,同时也需要在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完善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展会计工作职能,否则将无法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目前,我国很多大型企业集团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会计工作的系统性在显著提升,而且也积极推动开放型会计工作体系建设。

(三)信息经济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而且在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大,信息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而且还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包括海洋开发、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而且在推动发展模式创新方面不可或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求会计工作也需要融入到信息经济当中,既要切实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也需要更好的服务于信息经济,但一些会计部门在这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会计信息化建设仍然缺乏全面性和效能性,需要认真加以改进,否则将会制约自身的发展。

三、新时代经济形态对会计环境的影响

新时代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对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会计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想大力推动会计创新,需要深刻理解和认识新时代经济形态对会计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既要适应新时代经济形态和新会计环境,也要在推动会计创新方面实现更大突破。深入分析新时代经济形态对会计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影响会计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新时代经济形态执政,对会计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新时代经济形态具有多元化、系统化、创新性的特点,要求会计部门必须适应新时代经济形态,积极适应发展需要,更加重视会计工作的全面性、综合性、拓展性。新时代经济形态要求财务报表的质量更高,不仅要体现出基本的财务支出,而且还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全面细致的分析,需要体现市场配置、经营效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方方面面。新时代经济形态对会计理念的影响也包括对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影响,需要适应新时代经济形态,切实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既要拓展会计工作领域,也要丰富会计工作内容,同时还要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二)影响会计模式

传统的会计工作内容相对较少。新时代经济形态对传统会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适应新时代经济形态,才能使会计工作更具有实效性。我国企业众多,而且各个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大,这也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工作应当最大限度缩短财务统计周期,除了月报、季报、年报之外,也需要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企业的整体战略发展以及其他业务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使各类数据的真实性、实效性、融合性更强,进而使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更好的发挥指导、监督等职能。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普遍会面临一系列风险,会计部门应当把防范和控制风险作为重中之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积极主动防范和控制风险,如建立“风险点”监测机制,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汇报并研究解决办法,同时也要参与企业的投融资业务、财务决策等工作。

(三)影响会计制度

制度具有根本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而且也能够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在新时代经济形态下,国家政策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会计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求企业在制定、优化、完善会计制度方面加大力度,既要落实好国家的财税政策,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会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创新拥有良好的政策基础。在“营改增”政策深入实施的背景下,需要更加重视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既要严格遵守流程缴纳税金,同时也要深入研究“营改增”的优惠政策,制定科学和完善的税收管理制度、纳税筹划制度。此外,在“金税三期”深入实施的新形势下,也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既要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同时还要在应用各类财务软件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否则将无法适应“金税三期”。

四、新时代经济形态下会计创新的制约因素

新时代经济形态对会计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尽管绝大多数企业对会计工作进行了调整,而且很多会计人员也积极探索会计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会计创新,但按照较高标准和要求来看,新时代经济形态下会计创新仍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直接导致会计工作不适应新时代经济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会计工作的深入开展。从新时代经济形态下会计创新的制约因素来看,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会计思路缺乏创新

深入分析新时代经济形态下会计创新的制约因素,最突出的就是会计思路缺乏创新,表现为一些会计部门不注重对新时代经济形态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全面性、全程性和全员性,直接导致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不高。例如:有的企业不注重财务数据分析工作,管理会计的应用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在这方面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会计思路缺乏创新,也表现为一些会计部门不注重将“精细化”理念应用于会计工作当中,会计部门在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减少潜在风险、提供指导服务等诸多方面相对较少。

(二)会计机制缺乏创新

健全和完善的会计机制,对于适应新时代经济形态、提高会计工作整体水平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但一些企业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会计机制缺乏创新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有的企业不注重加强会计制度建设,特别是还没有适应“营改进”“金税三期”以及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会计制度缺乏适应性,在服务企业发展方面不够到位。有的企业在结算管理方面不注重建立诚信账户管理制度,信用管理机制不够到位。会计机制缺乏创新,也表现为有的企业不注重构建多元化、系统性的运行机制,如票据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还没有与资金项目对接,会计核算的准确度不高。

(三)会计体系缺乏创新

要想大力推动新时代经济形态下会计创新,需要在会计体系创新方面加大力度,但一些企业在这方面还没有进行科学设计,会计体系不够完善,直接导致会计工作的综合性不强。有的企业不注重发挥整体的积极作用,资源整合能力不强,还没有深刻认识到会计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个部门的参与意识相对薄弱,“会计工作协调机制”不够完善,“业财融合”尚未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会计体系缺乏创新,也表现为有的企业还没有建立管理会计、战略会计、环境会计等运行体系,会计部门对企业战略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决策辅助功能、参谋助手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四)会计模式缺乏创新

从新时代经济形态下会计创新的制约因素来看,也包括一些企业还不适应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会计模式缺乏创新的现象仍然相对较多。有的企业还没有大力推动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投入力度相对较少,“互联网+会计”模式缺乏有效应用。有的企业还没有将“云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当中,“云会计”平台建设不够到位;有的企业则不注重运用互联网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关工作组的设置不够科学。有的企业还没有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财务分析缺乏全面性、延续性和整体性。

五、新时代经济环境下会计创新的优化对策

(一)创新会计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推动新时代经济形态下会计创新,首先要创新会计思路,最主要的就是将会计工作纳入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当中,与企业发展战略同部署、同设计、同安排,努力使会计工作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适应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进一步拓展会计工作领域,既要做好自身的业务工作,也要强化会计工作的针对性。例如:要大力加强财务分析工作改革和创新,既要分析过去,也要分析现在,更要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此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创新会计思路,也需要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加强学习、研究和实践,特别是要适应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不断强化信息意识、数据思维和各类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企业也需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最大限度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会计机制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只有大力创新会计机制,才能使会计工作拥有良好的基础和保障。对此,应当适应新时代经济形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会计机制,特别是要改变传统的会计运行机制和会计工作制度。在创新会计运行机制方面,重中之重的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财务数据分析,特别是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广泛应用于财务数据分析工作当中,提炼出具有价值的部分,将这部分数据作为制定预算时的参考,从而提高预算的合理性。因而,应当大力推广全面预算管理。创新会计机制,也需要企业更加高度重视会计制度建设,特别是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既要对会计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也要增加相应的内容,如在开展结算管理方面,应当从“结算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型,建立诚信账户管理制度,为供应链内企业设置专属账户。

(三)创新会计体系

要想大力推动新时代经济形态下会计创新,至关重要的就是要适应新时代经济形态下的会计环境,进一步创新会计体系,努力为会计创新提供保障。积极创新会计组织体系,改变传统的以会计部门为主的会计工作体制,将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作为新时代经济形态下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到会计工作当中,如建立“会计工作协调机制”,除了会计部门负责人之外,企业其他部门的负责人也要纳入到“会计工作协调机制”当中,共同研究和推动相关工作落实。大力加强“业财融合”体系建设,加强会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如企业在开展投资业务的过程中,会计部门应当全程参与,既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也要在防范投资风险方面开展有效的监督、指导和服务,对于出现的潜在风险应当及时做出预警。

(四)创新会计模式

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技术扎实推动会计工作方式改革、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众所周知,要想做好会计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资源。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会计大数据应用体系,大力加强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除了要对内部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之外,也要加强对外部信息与数据的收集,同时还要建立ERP 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等各类平台的对接机制,既要强化数据共享,同时也要促进各平台之间的协同性和协调性,不断丰富和完善数据资源,提高数据资源的应用价值。要在加强“技术风险”管理方面加大力度,运用安全卫士等软件防范和控制可能出现的黑客入侵、数据丢失等风险,确保会计系统和平台的稳定性。要大力加强“云会计”平台建设,推动会计资源共建、共享、共用,降低会计工作成本,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新时代经济形态具有显著的特征,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信息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对会计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此,会计部门既要深刻理解和认识新时代经济形态对会计环境的影响,也要着眼于推动会计创新,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着眼于解决新时代经济形态下会计创新的制约因素,积极探索会计创新的有效路径,重点要在创新会计思路、创新会计机制、创新会计体系、创新会计模式“四个创新”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拓展会计领域、丰富会计内容,努力在决策、指导、监督、服务等诸多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引用

[1]雷海强.新时期经济形态下会计环境与会计创新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2021(23):152-153.

[2]马倩芸.新时代经济形态下会计环境与会计创新[J].北方经贸,2021(11):97-98+150.

[3]赵晓悦.新经济形态下对会计环境与会计创新的分析[J].商展经济,2021(08):109-111.

[4]容思敏.新时期经济形态下会计环境与会计创新的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03):92-93.

[5]郝敏.论新时代经济形态下会计环境及会计创新[J].财会学习,2019(13):111-112.

[6]经文娟.论新时代经济形态下的会计环境及会计创新[J].河北企业,2018(05):35-36.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会计工作时代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分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