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党刊媒体深度融合策略分析

2021-01-13 20:15王晓霞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
环球首映 2021年6期
关键词:党刊传统媒体内容

王晓霞 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

现阶段,我国新媒体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一部分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发展的冲击和影响,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党刊作为我国党政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现阶段需要与新媒体互相结合,借助新媒体的现代化传播理念、信息传递方式,展现出自身的权威性专业性公信力,转变传统媒体在当下社会中的不利地位,巩固自身在媒体领域的优势。形成“新时期、新媒体、新发展”的行业建设趋势。

一、党刊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一)发行率与阅读率的矛盾

根据现阶段我国党刊的发行渠道研究可知,大多数党刊依赖于组织、政府宣传部门的宏图文件发行,其发行量一直居高不下,党刊领导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并不关注,甚至不关心自身的刊物是否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近年来,我国居民阅读纸质报刊、书籍的比重正在不断下降,而数字化阅读率呈现上涨的趋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发展热潮中“急流勇退”,党刊的读者呈现老龄化的发展状态,新读者不断流失,有效阅读的数量也出现了萎缩状态。根据文献研究能够看出,一些基层组织的党员有效阅读党刊的效率不足10%,甚至一部分党员没有阅读党刊的需求。

(二)刊物定位与发展目标模糊

当下,我国一部分党刊的管理机制较为松散、落后,造成一部分党刊的内容定位不准确、建设目标施恩盲目,缺少必要的动力。作为党委的机关刊物,党刊传达党的声音、服务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定位是十分明确的,可在实践中一些党刊仍然停留在政策解读上情下达的办刊模式中,领导讲话、经验介绍占据主要版面,与新媒体新闻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差异性十分明显[1]。

我国党刊大多数为月刊,出版发行的时间周期较长,且版面的内容较为固定。虽然一部分党刊已经逐渐摸索新时期的发展方式,在刊物中增加了时事新闻等内容。但是党刊的月刊、半月刊发行周期使得“时事新闻”的新颖性大大降低。即便是增加了党刊的信息纳入数量,但是其内容偏向大众化群体化,读者未能够在党刊中找到具有吸引力的信息和新闻。此类盲目建设行为,增加了党刊建设的成本,却降低了党刊的可读性与时效性,与“海量”的新媒体抗衡中频频处于劣势地位。

(三)管理落后与人才匮乏

由于党刊在我国媒体中的地位十分特殊,在选择经营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呈现出“半封闭”的态势。而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十分灵活多变,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开放性,这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矛盾现象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党刊在发展的过程中过于重视传统思想定位、政策制度的践行等问题,缺少创新管理理念和机制,在经营开发的过程中相对保守,难以在新时期占据有利的市场份额。大多数党刊媒体在经营过程中未建立现代化的考评机制,造成一部分工作人员出现了“拼资历”“熬年头”的不良思想作风,影响了党刊建设的前进步伐[2]。

二、党刊媒体深度融合的可行性措施

(一)协调发展,创新党刊建设格局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中充斥了碎片化的时间,读者的专注力似乎成为了“稀缺资源”。党刊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这样强化内容的深度、品质,还需要利用不同的手段进行采编,既能够保证内容的准确性、时效性、先进性,同时也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构建全景式、多样式的传播平台。简而言之,党刊在宣传政策、制度等较为抽象的内容时,可借助更为直观的手段开展,将篇幅较长、字数较多的文章进行拆分和简化,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获得详细、准确的信息内容。

传统媒体中,党刊的主要阵地是报纸、杂志,而现阶段群众对纸质读物的热情已经转降低,转而喜欢更加便捷的线上阅读,通过手机资讯、短视频推荐等了解时政要闻。党刊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微信、微博和公众平台等方式掌握主流媒体的社会地位。例如,通过构建微信公众平台,在传统图文结合的宣传方式之外还可使用H5、短视频等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些重要会议的举办、重大新闻出现时还可以在不同的平台直播,或者是以短视频的形式上传到互联网平台中,增强信息的凝练程度,有效提升观众的阅读量和点击率[3]。

(二)挖掘内容,增强舆论社会影响

党刊在创办和发展的历程中坚持“内容为王”,即便是社会变化、岁月变迁,党刊的坚持始终不变。现阶段,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调整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媒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推进其开展自身的调整工作。一部分新媒体、传统媒体在融合之后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爆炸新闻”,在公众平台上的“十万+”数据令人雀跃。然而,党刊工作人员需要保持冷静的态度、专注的精神、专业的操守,“十万+”的流量固然可喜,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引导群众明确党的方向,了解党的部署,将时政方针与百姓的柴米油盐相结合,确保党的方针政策传递于耳、行动于手、融汇于心。

结合现阶段的党刊内容进行研究,其主要的方向便是党政宣传、时政解读、党建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等,能够看出以上内容具有极强的政策性、权威性。党刊作为舆论的主要阵地,需在内容定位上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正确的新闻志向[4]。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党刊呈现出符合时代需求、满足人民诉求的内容。

(三)守正出新,提升党刊传播力

党刊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之一,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十分深远的,在融媒体时期也需要尊重传统媒体的社会地位,确保党和政府的新闻能够承担起“48个字的使命”。在媒体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党刊需要坚守自身的初心和底线,坚持“政治家与新媒体结合”的原则,不论如何转型,都需要端正自身的政治立场、坚守党的原则和要求,进一步将人民群众放在党刊建设的首要位置,在工作中服务大众,在转型中迎合需求,再次强调党刊在纷繁复杂的媒体社会中的地位和立场。在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内容、政治、形式及旗帜之间的关系,坚持用最真实的内容展现最坚定的态度,用最热忱的声音指明前进的方向。党刊需要始终将人民的需求、社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上,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建立稳定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5]。

党刊工作者需要借助不同的形式传播统一的、坚定的、积极的声音。在社会发展的重大节点上,推出承接政府、服务人民的报道,既能够保证群众喜闻乐见、便于理解接受,有需要在节目中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以鲜活生动的形式传播重要决策,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官方账号、微博等不同的渠道,形成线上线下统一传播的形式。在提供社会服务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组织不同形式的延伸服务项目,保证不同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够解决、实践、完善,形成由点及面、上下联动的舆论宣传教育机制,提升党刊在社会中的引导效果、指向作用。

(四)完善体制,实现采编流程融合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传播方式的变化、传播语境的调整和传播话语权架构改革等,都需要传统媒体加快前进的脚步,融媒体不仅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信息堆叠,而是利用新媒体转变传统媒体信息传递、公众互动的方式,实现传统媒体的体制、机制创新。鉴于此,需要将传统媒体的发展以宏观角度加以解读,提升顶层设计的深度和广度,转变以部门、项目为界限的传播形式,促进党刊与新媒体在新时期的融合。融合的具体内容为渠道共享、信息交流、线上管理等[6]。在组织结构上,需要对采编工作进行调整,将原有的采编人员工作内容、管理方式、运作流程进行重组。避免采编部门之间“分庭抗礼”,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协调的良好关系,有效解决党刊中采编部门之间的固有矛盾。还需要适当调整线上信息进入党刊的准入机制,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资源管理,整合出具有“正能量”的互联网资讯,促进我国党刊“年轻化”发展。

(五)开发网络,构建新型传播体系

媒体融合指的并不是每一种媒体都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信息传播体系,而是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递方式,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信息交流平台。党报党刊在新媒体的帮助和推进下能够实现党报党刊内外部的深度融合,引导传统媒体成长为现代化的信息传播体系。互联网平台具有极其鲜明的开放、平等、互动、协同的特点,是信息传递、沟通、共享的关键平台。党刊在深化融媒体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以灵活、开放的态度面向受众,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与合作,构建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实现商业价值共享,引导我国传统媒体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机制。鉴于此,党刊需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传承”指的是依旧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理念,始终坚持以端正的态度解决社会问题,以公正客观的内容展现民众需求,为党和人民孜孜不倦的服务。“发展”指的是能够以时代的需求和受众的标准为建设指向,拓展新媒体传播的渠道、改良新闻内容的表现形式,创新党报党刊的载体,形成互联网线上传媒的形态。党刊需要在新时期寻求自身发展与国家建设之前的平衡点,坚守客观公正的态度、务实严谨的作风、深度挖掘的方式、求真务实的内容,勇于承担社会和人民给予自身的责任,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的信息传递体系。党刊需要意识到新媒体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和灵活性,认识到自身依赖于传统媒体发展的局限性,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结构、技术形态、表达方式,力求为群众呈现更完美的信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融媒体的背景下需要重建党刊发展的机制,设计内容定位、创新传播方式、加强线上引导,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建立完整、紧密的链接,将当看中的内容、技术、特点、平台再次调整,力求能够收获理想的效果,发挥党刊的引领作用,实现新时期的社会舆论引导、群众党政教育。

猜你喜欢
党刊传统媒体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融媒体时代党刊如何做好选题策划
主要内容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注重党刊学用 确保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