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能力

2021-01-13 20:15刘清华汕尾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电视新闻受众

刘清华 汕尾广播电视台

融媒体时代意味着电视新闻的素材收集方式、新闻内容数据的筛选处理方式、新闻传播方式都已经全面转型,因此客观上促进了电视新闻记者的认识思路调整与转变。电视新闻记者承担了传播真相与事实的神圣岗位职责,电视新闻记者目前面对融媒体的业务创新挑战,应当严格恪守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道德准则,并且还要灵活处理与应对新闻信息的筛选处理过程,确保电视新闻的数据信息能够得到精准快速传播。

一、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能力

(一)新闻记者的崇高职业素养

崇高职业素养属于新闻记者在当前背景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核心业务素养,电视新闻记者赖以实现自身使命职责的关键保障因素就是优良道德素养[1]。电视新闻记者对于自身必须具备的崇高职业道德应当长期进行坚守,秉持新闻信息传播的正确路径与方向。作为新闻记者来讲,最关键的道德素养准则就是尊重真相与事实,充分确保新闻数据来源的科学性以及真实性。电视新闻记者能否保持优良的记者职业道德意识,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的传播内容客观性,同时也关系到电视新闻媒体本身的信誉形象[2]。

(二)新闻记者的创新意识能力

在原有的单一媒体传播渠道背景下,很多电视新闻记者并不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阻碍了新闻记者的创新业务素养提升,导致电视新闻记者表现为狭隘与局限的思维理念意识。但是目前的电视新闻传播模式已经受到多元化的媒体传播路径渠道冲击,因此决定了新闻记者需要达到更高层次的业务创新意识。

电视新闻记者的创新实践能力素养集中表现在创新现有的新闻传播内容以及新闻传播外在表现形式,电视新闻记者针对原有的新闻素材收集手段途径应当善于进行突破。具体在现阶段的业务实践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对于多元化的新闻素材来源都要正确加以利用。与此同时,电视新闻记者对于筛选与鉴别虚假新闻资料内容的能力应当积极进行提升,避免在新闻内容中融入不良信息。

(三)新闻记者的基础业务能力

基础业务能力构成了支撑电视新闻记者完成日常业务实践过程的重要保障,电视新闻记者如果缺失基础性的新闻素材收集、新闻采访以及新闻编辑能力,那么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任务就很难顺利予以完成。电视新闻记者在自身的岗位工作中必须要逐步积累基础业务能力,夯实与巩固新闻记者的业务实施保障因素。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应当保持敏锐的眼光与视角,运用实时性与动态化的手段方法来捕捉电视新闻素材,对于电视新闻给观众群体带来的情感吸引效应进行有效提升。

二、融媒体时代给电视新闻记者带来的挑战

融媒体的本质体现在不同传播媒介与传播平台的全面融合,传统媒体以及网络新媒体可以实现共同服务于信息传播的目标。网络新媒体属于融媒体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网络传播媒体具备传播海量数据信息的特性,运用快捷的路径渠道来促进信息数据共享[3]。在当前的融媒体传播背景下,新闻信息内容的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网络传播平台客观上允许了各种信息数据汇入到新闻传播领域。

电视新闻记者在融媒体时代需要面对的最关键挑战就是转变自身思维,积极融入并且适应新媒体的业务开展环境[4]。电视新闻记者对于原有的业务实施模式应当不断实现调整与创新,通过合理引进智能化与互动性的新闻采访业务手段来提升新闻采访成效性,确保能够经过实地采写获得生动真实的原始新闻素材。在此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对于业务实践能力应当逐步进行塑造培养,敢于突破电视新闻采访的既定思路模式。此外,电视新闻记者目前还需要应对多元化的海量新闻素材资源冲击与影响,客观上增大了整合电视新闻采编资料的操作难度。

电视新闻记者构成了传递新闻客观事实的重要保障因素,在单一媒体的传播模式下,新闻记者只需要通过开展新闻采访工作,然后通过整合现有的新闻采访素材即可形成电视新闻内容。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正确应对融媒体带来的海量新闻数据资源,客观上决定了电视新闻记者本身必须具备鉴别筛选新闻素材的实践操作能力,确保为电视媒体受众展现真实新闻数据内容。同时,电视新闻记者针对融媒体手段还要善于进行灵活运用,全面侧重于沟通新闻受众群体,获取多元化的新闻数据资源[5]。由此能够判断得出,电视新闻记者在当前的融媒体环境中需要应对多个层面挑战。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提升能力的路径对策

新闻传播领域在融媒体的全新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单一路径渠道正在得到突破。现阶段的新闻媒体受众已经可以通过登录各种网络终端来实现快捷化的新闻资源从而获取目标,切实保障了新闻媒体受众能得到准确的实时信息内容。新媒体平台允许了新闻媒体受众在任何地点与任何时间获得新闻内容资源,对于单一广电媒体的新闻资讯传播路径实现了有效改进。新闻传播的路径模式在网络融媒体时期已经达到快捷化、时效性与多元化的标准[6]。

具体在实践中,电视新闻记者应当致力于如下的素养能力提升措施:

(一)依靠媒体融合手段来整合筛选电视新闻资料

电视新闻资料只有经过全面与严格的筛选,才能保证电视新闻素材满足真实性与客观性的基本要求标准。具体在筛选整合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视新闻素材资料中,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充分运用全新技术措施,依靠媒体融合的举措与方法来整合海量素材资源。电视新闻记者对于存在虚假性与负面消极性内容的新闻素材应当进行过滤处理,避免以上的不良新闻内容资料影响到电视媒体受众。新闻记者对于网络化的新闻采编资料整合技术手段应当正确进行利用,同时还要密切重视实地采访的重要环节过程。

电视新闻节目如果要保证良好播出效应,那么最根本的基础前提就是严格保证节目传输过程安全,并且还要确保电视媒体受众能够拥有优质节目收视收听体验。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致力于确保节目传输质量,正确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来支撑电视新闻信号的平稳安全传输。广播电视台的技术人员对于光传输设备应当进行合理使用,致力于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播出效果实现。广播电视的媒体受众只有在全面参与节目直播反馈的前提下,相关部门人员才能准确了解受众真实需求,据此实现改进与调整电视新闻节目内容以及播出形式的目的。电视新闻记者针对融媒体的信息化手段应当积极加以探索利用,拓宽媒体受众在节目全过程中的参与渠道。

近些年以来,电视新闻受众已经能够灵活选择各种网络终端平台来反馈节目改进建议,有效帮助了广播电视部门合理创新与优化现有新闻节目内容。网络信息化传播渠道媒介应当运用于创新电视新闻节目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新闻节目外在表现形式来吸引媒体平台受众,确保网络媒体受众能够拥有更为丰富的节目播放互动过程体验。电视新闻记者应当侧重于选择贴近受众生活场景的新闻节目内容,善于捕捉基层民生信息与动态,增进与受众的沟通互动。新闻记者对于新颖的生活化内容应当充分融入到电视新闻中,从而达到明显增强新闻节目吸引力与生动性的目的[7]。

(二)转变与创新电视新闻的传播内容方式

电视新闻的信息内容在网络新媒体的当前时期背景下,日益表现为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模式。因此,为了正确应对挑战,作为新闻记者就要充分认识到多元化媒体融合的总体发展趋势,积极转变新闻采访以及新闻内容传播的原有实施方法。电视新闻记者拥有多个层次的媒体传播技术手段,新闻记者应当善于沟通各个网络传播终端的新闻受众群体,构建交融性的电视新闻传播模式。

除此以外,新闻记者人员还要积极运用更为生动新颖的外在表现形式来传递新闻内容。电视新闻记者对于民众日常生活的真实情景应当纳入新闻采访范围,通过展开深层次的思想交流沟通来获取民众真实生活中的新闻采访资源,将其作为电视新闻内容的原始加工素材。电视新闻记者对于动态化的新闻素材资源应当及时进行更新,避免电视新闻记者停滞于静止僵化的新闻采访角度。新闻记者对于实时性的新闻内容变化状况都要加以全面了解,增强自身的新闻敏感性。

(三)增进电视新闻记者与受众的交流互动

电视新闻的受众群体渴求参与新闻播出互动过程,因此,电视新闻记者有必要积极为电视媒体受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新闻反馈参与路径。新闻记者以及电视新闻受众应当保持紧密的情感联系沟通,切实保证电视新闻记者以及新闻采写对象之间的关系融洽友善。电视新闻记者在全面开展新闻实地采访的工作过程中,对于被采访对象的人格尊严必须要给予尊重,保护被采访对象的个人隐私权利,创建和谐与融洽的良性互动关系。

电视新闻记者对于多元化的新闻受众反馈建议收集获取渠道都要积极加以利用,结合多元化的路径渠道来全面收集电视媒体受众的改进建议。唯有如此,电视新闻记者才能深刻认识到现有的业务实施局限,从而实现合理优化新闻采访业务模式的目标。新闻记者对于微信公众号、抖音网络平台以及其他信息化渠道都要积极进行利用,虚心倾听与收集电视媒体受众的反馈改进建议,不断促进新闻记者自身的综合业务实践素养优化与提高。

四、结语

经过分析可见,电视新闻记者目前必须要正确处理与应对融媒体挑战,电视新闻记者对于自身的综合素养能力应当不断加以提升。融媒体平台具有庞大信息总量以及复杂的信息数据组成部分,其中包含负面性与虚假性的数据信息内容。在此基础上,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积极提升自身的鉴别判断意识,运用谨慎态度来对待记者工作实践过程,严格维护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电视新闻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关于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的公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