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收益法价值评估问题与对策

2021-01-13 22:02周丽俭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5期
关键词:医药企业财务报表收益

周丽俭 刘 璇◆

一、前言

近年来,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愈加广泛,随着评估业务类型不断丰富,企业价值评估需求的不断增加,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国家对不同行业企业的扶持政策、福利待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合当前国家对医药行业的发展规划,针对不同企业自身特点,准确把握收益法在医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不足之处,并对现存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二、医药企业收益法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报表参数调整不准确

收益法在应用过程中,根据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量化时,没有既定的准则要求,对企业现存的财务报表参数调整幅度的大小也未规范化。评估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处理、量化分析,受主观性和作业能力较大影响,使得财务报表数据出现收集不全面、数据处理不深入以及调整不准确等问题。

(二)预期收益额的确定较乐观

对企业未来收益额的预测是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应用的关键,从医药行业特点出发,医药企业在创建初期,为扩大市场份额从而稳定自身地位抢占市场先机往往会进行比较大的投入,而这些投入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获得相应的回报,企业会产生相应的亏损,应用企业财务数据指标难以进行客观分析,对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测存在一定的风险。评估人员对企业未来收益额的预测大都以初期研发投入及其他收入得到的回报为基础进行,并未考虑产品研发的结果是有效还是无效,对未来收益额的预测持乐观态度的情况较多,容易出现对收益额预测过高的现象。

(三)收益期限的预测不够合理

在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要想采用收益法来进行估算,那么其基础就是该公司能够保持稳定且持续的经营状态。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这种假设的合理化状态,每一个企业并不是创立即成熟的稳定发展阶段,而是需要经历初创到成长,再到成熟期,部分企业最后走向衰退这一历程。在评估实际应用中,对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把握是不尽合理的,以假设的持续稳定经营状态作为评估基础,评估对象的企业价值必然会存在高估现象,与企业实际价值存在出入。

(四)折现率及相关数据选择困难

折现率作为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应用中的重要参数,现阶段在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经常性出现折现率及其相关数据选择困难的问题。一是在口径匹配方面,要求折现率与收益数据保持同一口径,口径的不一致性将导致评估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二是在数据选取期间方面,折现率及相关数据的选取要与评估使用的企业其他财务数据处于相同时期,评估过程才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三是关于折现率组成部分的获取,当前关于获取折现率组成部分数据的市场还未成熟,部分企业未进行数据的上传,部分上传数据的企业上报存在误差,导致市场缺少有效数据,而学者关于组成部分的研究也未深入,目前也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计算方法,关于折现率及相关数据的选择在评估的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争议,现处于完善阶段。

三、医药企业收益法价值评估的对策

(一)建立统一标准调整报表参数

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财务报表,但会计中的财务报表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并不完全适用,一是部分企业的会计报表经过了一定程度的粉饰,评估人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容易在评估过程中出现遗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未经修饰的企业财务报表,虽真实披露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净利润等数据,但并不符合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的应用条件,需进行相应调整才可以使用;三是评估过程需要根据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调整处理,这是一个必要的量化过程;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各企业在制定会计财务报表的同时,制定专门的评估报表,去掉不需要的修饰,根据统一标准将企业的数据进行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避免评估人员对该企业的收益范围的界定误差,对实际生活中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是非常有利的。而建立统一的标准调整报表的相关参数,需要建立标准库的基本思想,即根据各行业企业的不同特点,制定适用于各行业的报表调整标准细则,如有大量无形资产的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不能有效显示无形资产的价值,但在评估作业中无形资产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因此,根据各行业特点建立相对应的调整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因医药企业的研发、市场竞争以及可持续发展与企业价值息息相关,故在构建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中主要包括研发创新能力指标、市场竞争能力指标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研发创新能力指标考虑到医药企业产品的研发是一个漫长的,且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最后进入市场,这一过程中存在较多无法预计的风险因素;医药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指标要考虑在新药研发投入审批上市进行销售后,根据市场现有药品种类以及市场行情对该类药品现存的竞争性进行分析,因市场上药品种类各异,价格方面针对的人群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药效以及适应人群也因人而异,药品在市场流通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通过对公司财务报告、药品研发进度以及国家药监局的相关数据,了解到各个产品的研发进度的同时考虑到当前市场对药品的需求情况以及企业对未来药品市场的把控。将以上三种因素通过一定的模型进行量化,考虑到当前存在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中,进行进一步行业细化因素的考虑。

(三)合理确定企业所处发展阶段

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可以了解到企业的发展必然会经历四个阶段,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对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合理把控是对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精准度的进一步要求。在初创阶段,企业价值要较成熟期偏低,因企业组织和工作流程刚刚建立,企业产品刚刚进入市场,企业整体风险较大,故价值较低;在成长阶段,企业价值要较成熟期偏低,但高于初创阶段,因企业的快速发展,产品得到认可,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企业价值呈现上升趋势;在成熟阶段,属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理想化状态,成熟的产品市场,稳健的业务发展,此时的企业价值要高于其他阶段;在衰退阶段,企业价值较成熟期偏低,企业走向衰落,产品大量退出市场,企业运转困难,故企业价值急剧下降。

(四)建立企业价值评估专用数据库

我国资本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市场的发展还未成熟,关于现存企业数据资料的掌握还不全面,特别是非公开上市公司的数据,而关于企业价值评估中需要衡量的市场、行业以及企业内部的风险也未建立统一的量化标准。现阶段,基于大数据的发展,可以建立一个由政府部门监管的数据中心,将现存企业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汇总,根据评估过程对数据的量化需求,对数据进行统一标准的调整处理,从而达到数据的合理利用最大化,有效控制评估人员的主观性调整、减少对公共数据的错误收集,以期对企业价值更精准的评估。

四、结语

总而言之,收益的应用在医药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的效用逐渐得到彰显。在如今企业自身运营、未来发展以及国家政策都大不相同的背景下,针对各行各业的特征优化当前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体系已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举措。因此,我们在现存收益法的基础上,不应仅停留于表面收益法的问题,而应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进行挖掘改进,进而形成一种新的角度进行企业价值的评定估算。除此之外,在提出新的评估方向的同时,评估机构及评估专业人员应合理利用大数据,致力于打造我国当前较为完善的风险衡量体系以及贝塔系数数据库,为今后企业价值的评估向更规范、更科学、更严谨的方向发展奠定基础,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稳定的评估体系。

猜你喜欢
医药企业财务报表收益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医药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分析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注协就“特殊目的财务报表审计”等三项审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修订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以正大天晴为例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
其他综合收益的几个重要逻辑关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