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产业创新探究

2021-01-13 22:02苗◆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资源文化

程 苗◆

一、前言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为我国未来的发展确定了清晰的目标,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新要求和新目标,更是具有突出的现实价值。而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乡村振兴目标能否得到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党和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财政拨款等方式,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产业创新策略

(一)特色手工艺助力发展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政府根据我国乡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确定的新发展策略,而想要保证乡村振兴早日实现,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带动产业发展,以多元化乡村空间为基础,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而特色手工艺毫无疑问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进行传承和保护的价值,对这些手工艺进行开发,能够带动乡村地区居民就业、提升他们的经济收益,同时也能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湾水镇洪溪村,当地一直流传着精湛的银饰制作手艺,在基层党员干部的支持之下、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引导之下,这种手工艺从过去濒临失传的状态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农民增收的新方法,村里的留守妇女开始向银匠学习银饰纹样等,将这种传统手工艺和旅游行业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实现当地脱贫脱困目标,乡村振兴将不再是天方夜谭。另外,开发手工艺资源不代表简单地进行销售,而是要赋予其更加深刻的意义,并对其功能性和应用价值进行提升,从而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保证乡村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最终达到促进乡村振兴的目标。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部分乡村地区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资源,因此可根据其发展历史进行研究,让乡村历史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地开发,以此为基础还可以设计文化产品等,促使文化产业综合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联系,并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宣传等方式,让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成为保护生态安全的主力军,以文化导向为基础带动生态文明建设,进而达到促进乡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同时还应结合乡村地区振兴发展要求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按照当地规划情况以及现实要求做好生态环境文明保护工作,控制各项建设工作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使得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有所提升。

(三)科学进行文化资源的开发

发展旅游业是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比如通过开发乡村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就能够达到提升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有的文化资源能够始终支撑文化产业发展,因此必须要在进行开发的同时进行文化资源保护,推动开发与保护协调并进,只有这样才能让乡村文化产业得到持续发展。另外,想要做到科学的进行文化资源开发,就必须要考虑到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一味照搬照抄不可能取得实质性成果,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本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地理文化资源为基础,才能进一步推动乡村地区文化产业创新目标的实现。比如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就在特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当地拥有诸多历史遗迹和古建筑,还是红曲酒的发源地,当地政府以特色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创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文化类旅游线路、创建油画写生创作基地、建设陈靖姑文化等方式,从根本上提升了当地的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水平,有效地保障了当地经济发展成果和文化建设效果,向着乡村振兴之路迈进一步。

(四)多元化发展打造创意园区

借助乡村地区优质文化资源进行产业项目创新,是未来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要给予现有文化资源优化产业链,对乡村地区的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造,尽快建立集文化、艺术、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创意园区,以便于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参观。这样一来,当地的文化产业开发效果将会得到显著提升,经济发展速度也会与日俱增。不仅如此,还应按照多元化改革和现实发展要求对乡村地区的创意园区进行优化调整,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对乡村文化产业的需求,在提升创意园区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战略地位的同时,扩展乡村文化产业以及园区的游客来源。

(五)做好人才保护和引进

高素质人才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离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乡村地区文化资源将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因此,要尽快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工作,并同时加强本地区乡贤的培训工作,通过外来人才与本地人的通力合作,提升乡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政府有关部门还需要和高等院校达成合作意向,定向培养具有乡村文化建设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并为这部分学生提供社会实习的机会,引导他们参与到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去,解决高素质人才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应按照科学规划加强乡村地区人才培养力度,确保工作人员可以按照标准程序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从而避免乡村振兴工作在实际开展时受到人为因素的限制。彰显人才培养在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产业创新中的作用效果,以此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六)拓宽融资渠道

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社会资源、企业资源等进行整合应用,以此为基础带动乡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转化。充分利用党和政府提供的非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等,扶持乡村地区特有文化产业发展。除此之外,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引导金融机构出台适合乡村地区文化产业建设的金融产品,达到拓宽融资渠道的目标。同时还应对现存的融资渠道进行全面拓宽处理,保证乡村文化产业资金的充足性,避免各项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因资金不足而出现问题。

(七)打造“造血式”产业生态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升级已成必然。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对乡村地区的文化产业进行调整。目前来看,打造产业生态圈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发展途径,它能够统筹企业、消费者、中介机构和外部环境,使之成为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从根本上解决过去乡村地区产业生态圈不完善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做到有效统筹之外,以乡村地区文化产业为基础,协调各主题共同合作共同发展,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要尽可能带动乡村地区文化产业生态圈的循环,实现文化产业的自给化发展目标,使之能够在一段时间的运营后自成体系,顺利实现稳定可循环发展,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比如袁家村以村庄集体平台为载体,组建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组织。为了盘活集体和群众闲置资产,把散弱农户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结合,实施村集体内部无物不股、无人不股、无事不股。将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集体保留 38%,其余 62% 量化到户,参与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可以持股。对于旅游公司、合作社、商铺、农家乐等经营性主体,可以自主选择入股的店铺,互相持有股份,入股的范围不仅是本社区居民,还包括袁家村社区的经营户。在合作社入股过程中,遵循全民参与、入股自愿、照顾小户、限制大户的原则。以产权同享为核心,所有入股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共进退、同发展,极大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了村集体与农户个体的均衡发展。

三、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让乡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党和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则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除了要明确目前乡村地区文化产业问题之外,还需要通过做好人才保护和引进、拓宽融资渠道、打造“造血式”产业生态圈、科学进行文化资源的开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乡村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进而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资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谁远谁近?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