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推动经济发展的探索

2021-01-13 22:02张占强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张占强

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固定资产等)、财务资源(包括企业的流动资产、现金)、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共同构成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人力资源,又是唯一可以进行活劳动的生产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力资源是最具有活力、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加强、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来推动经济向前发展。

一、人力资源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人力资源首先是消费者,作为消费者,人力资源需要消费服装、食物等农业产品、轻工业产品,人力资源需要使用住宅、车辆等重工业产品,从而形成旺盛的市场需求[1];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又是劳动者,作为劳动者,人力资源可以在各领域、各行业从事各种生产劳动,创造出丰富的产品,从而形成充裕的市场供给。人力资源既可以拉动消费,又可以实现大规模社会生产,因此,人力资源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拉动经济发展的案例,在历史上不胜枚举;以美国为例,史料记载显示:在十九世纪初叶,美国只有500 多万人口,美国GDP 仅为80 亿美元。美国通过引进大量有劳动经验的欧洲移民,迅速拥有了庞大的人力资源;富有创造力、组织能力、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各种资源,创建企业,拉动美国经济实现腾飞。美国经济腾飞后,又吸引来更多的外来移民,进一步补充人力资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到了1900 年,美国人口已经超过7600 万,美国GDP 则超过4586 亿美元。

二、通过加强、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来推动经济发展

在过去数十年,国内企业依靠廉价的生产要素,实现了快速发展;数以千万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改变了社会生产的格局,并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近几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生产要素价格也出现了剧烈波动。当前,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调整转型,需要创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国内企业发展同样需要调整转型,需要重塑新的发展模式。因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人力资源,我们应当通过加强、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来推动经济向前发展。

(一)从宏观层面上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从宏观上来看,人力资源与各个地区的人口相互联系;我国又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各个地区拥有大量人口、大量人力资源。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必须从宏观层面上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一是有关部门要掌握各个地区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包括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数量、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各地区人口出生率,各地区未来几年各个专业毕业生的数量、等等),要掌握全国各个地区人力资源流动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人力资源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流动,每年流动的人力资源超过2亿人,极大地促进了沿海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2])。二是有关部门要根据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化石能源储备情况,各个地区公共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状况,评估各个地区的发展潜力,并为各个地区制定具体的战略发展目标(需要强调的是:有关部门要与各个地区的专家共同协调,共同研究制定各地区的战略发展目标)。然后,有关部门基于各个地区的战略发展目标,掌握各个地区在未来若干年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供给情况,继而协调各个地区的人力资源实现有序流动。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三是有关部门还要与各个地方的政府做好协调,切实维护人力资源的各项合法权利(以及劳动者应当享有的各项福利),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四是有关部门要根据各个地区未来战略发展的目标,与各个地区的学校、企业相互协调,有目的、有意识对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这样,可以为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军[3]。

(二)从微观层面上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既离不开宏观层面的管理,又离不开微观层面的管理。而企业,又是对人力资源实行微观管理的主体。因此,企业必须主动加强、改进人力资源管理。

1.加强并完善人性化管理。十九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原始积累时期,英国企业主们想方设法地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剥削工人剩余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劳资冲突(讽刺的是:这些企业主们在经济危机中纷纷破产)。而著名企业家欧文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新拉纳克纺织厂对全体工人实行人性化管理;并且创造了奇迹(新拉纳克纺织厂在三十年时间里从一家小厂发展成为英国生产率最高、利润最高、雇工最多的模范企业;新拉纳克工人生活区内,没有任何人酗酒、赌博、打斗、行凶、抢劫、偷盗)。欧文的成功被视为人力资源管理拉动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欧文的成功受到管理学界的普遍重视;后来,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创造了“人力资源”这一概念,但彼得·德鲁克明确指出:企业家要将人力资源看成是人,而不是某种物;企业家要对人力资源实施人性化管理[4]。此后,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纷纷推行人性管理,并相继取得成功。这提示我们:国内企业也应当加强并完善人性化管理。

国内企业要加强并完善人性化管理,需要做以下几点工作:一是企业经营管理层必须无条件地尊重、爱护本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尤其要着尊重每一名员工的人格),企业经管管理层必须把尊重、爱护员工写进企业管理制度,并且认真贯彻执行。二是企业要保障每一名员工的知情权,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任何重大事项,都必须事先通知员工。企业要组织员工参与讨论企业重大事项;企业在制订与员工切身利益有关的计划、决策时,必须充分征求全体员工的意见[5]。三是企业经营管理层必须充分信任员工,必须在生活上关心每一名员工(以及员工的家属、子女),企业经营管理层尤其要关心每一名员工的身体健康,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身体检查。四是企业经营管理层必须研究、掌握每一名员工的性格、品德、能力,并基于先进员工与一般员工、后进员工互相搭配的原则,将员工们组成不同的工作团队,这样,可以让员工们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从而作出更大的业绩。

2.促进企业内部员工实现自我发展。长期以来,国内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一种怪现象:每当企业需要人力资源时,总是去市场上寻找人力资源;但从企业外部引进的人力资源,又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本企业的环境,很难在短时间内作出很好的业绩[6]。

反观德国、日本等国的著名企业(如松下、西门子),以及世界著名企业亚马逊(1995 年,亚马逊还只是一家网络书店,亚马逊的全部100 万美元启动资金是贝索斯凭个人信用向亲朋好友借来的);这些著名企业非常重视本企业内部员工,非常重视企业内部员工的自我发展(松下公司的每名员工工作一定年限后,不仅可以晋升,还可以购房;西门子公司非常尊重每一名员工,西门子不实行残酷的末位淘汰制,但西门子公司会根据每一名员工的具体表现灵活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帮助员工实现自我发展;在亚马逊公司,员工的底薪很少,但每名员工都享有有本公司股票认股权,每名员工都可以分享亚马逊发展的利润)。这此成功案例提醒我们,国内企业也应当积极促进企业内部员工实现自我发展。

促进企业内部员工实现自我发展,可以采用多种作法:一是企业经营管理层要给每一名员工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二是企业经营管理层要基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与每一名员工共同商议,为每一名员工设计、制订个人发展目标;并将全体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相互协调起来。三是企业经营管理层要为每一名员工设计明确的晋升通道,并严格落实;四是企业要确保每一名员工都能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同时又要要求每一名员工都必须承担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风险。这样,可以使员工感受到压力和动力,从而促使员工不断创造更好的业绩。

三、结语

当前,国内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但发达国家著名企业的案例告诉我们:人力资源管理的确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国内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主动加强、改进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来推动经济实现新一轮发展。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重视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