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对高校资产管理的影响分析

2021-01-13 22:02兰金德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5期
关键词:运作区块资产

◆兰金德

一、区块链技术的特点

(一)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应用

区块链是一种基于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连接起来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其能够通过广泛分布式的节点来进行数据的验证与传输,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将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应用层等结构层次实现分布式计算与处理[1]。该技术应用呈现出一种去中心化的特征,能够通过诸多平行分布的节点来进行数据的存储与采集,更好地保障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从而基于相应的逻辑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应用。

(二)点对点传输,智能编程操作

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数据资源能够在各个分布式的节点与结构中实现智能化的数据传输,其避免了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所带来的安全与单点崩溃的问题,能够通过平行的数据传输与应用来实现点对点的传输,从而实现了数据传输的安全保障。同时,在点对点传输的过程中,智能化的编程操作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通过程序性的计算与处理来进行数据的总结与分析,保障数据应用的可靠性。

(三)加密性算法,信息交易防伪

区块链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基于算法应用来实现数据的加密与处理,以此来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在加密性算法应用的过程中,其能够通过公钥和私钥的应用来保障整个系统运作的安全性。公钥用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验签,私钥用来对数据进行解密和签名。一般公钥是公开的,私钥是自己保存,相对于传统的对称加密而言其加密保护更具有安全性,是一种高级加密方式,能够在如今的信息交易中防止虚假信息的传输与影响[2]。

二、区块链技术对高校资产管理的影响

(一)区块链技术对高校资产管理的积极影响

1.资产信息数据化管理,保障数据真实有效性。由于高校的资产管理主要是基于内部人员的采购与资源配置所进行的资产运作活动,这使得传统的高校资产管理模式运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难以动态监测与管理、透明性不高、信息流通困难等问题,这就使得高校的资产管理面临随意化、无序化的困境。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高校的资产管理与应用中,能够通过分布式的数据统计与应用来对高校的各项资产信息进行统计与管理,并且资产的采集、流向也都能够通过数据的监测来进行相应的数据跟踪,同时还能对各项资产的明细进行汇总,对于资产不足的资源进行及时的补充,更好地实现数据资源的管理与应用,从而在动态的管理与应用过程中保障资产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2.资产运作管理高效化,增强高校业务熟练性。高校的资产是实现高校内部资源与管理的重要资源,在传统的资源配置与资产运作的过程中,其主要资产是国家拨款而形成的高校基础设施与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折旧以及盈亏方面的数据计算难以应用,这就使得高校在资产使用与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资产的损耗与折旧,资产管理的工作暂未实现保值与增值的效果,也未形成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影响资产管理中财务最大价值的发挥[3]。而区块链技术在高校资产管理运作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计算得出资产损耗、折旧、修理以及废弃的成本,从而以算法数据来辅助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区块链技术在高校资产管理的应用中,能够简化管理人员的管理与运作程序,从而提高高校资产管理业务的熟练性以及高校内部资产信息系统管理的有效性。

3.完善资产核算的方式,实现资产管理科学化。高校的资产核算与资产管理是高校资产运作的基本工作。资产核算是高校资产管理的首要工作,例如高校在合并、分校的过程中,由于固定资产的核算与估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各个部分之间业缺乏相应的沟通与协作,这就使得相应的资产运作与核算容易产生长期不对账的问题,而且高校固定资产的日常核算、管理统计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核算,稍有失误便会影响最终的资产统计[4]。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固定资产的核算通过数据信息系统来完成,简化人力资源的劳动成本。从资产管理层面来看,传统的高校资产管理模式尚未形成一个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运行机制,运作管理模式也缺乏一定的规范与标准,这就使得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呈现出层次不齐的状况。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数据应用的过程中用数据信息系统加强人员以及运作模式的管理,并通过数据的测评来形成一致的资产管理参照标准,从而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区块链技术对高校资产管理产生的挑战

1.相关制度与运作规范的指标有待完善。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同样给资产管理的运作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例如高校在资产管理运作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一定制度的规范与标准来进行运作,而区块链技术虽然能够基于数据资源的统计与分析来形成一定的参考指标,但是缺乏相应制度与规范来保障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这就使得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背景下,高校需要基于本校的资产管理现状与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从而以一定的规范来进行相应的资产管理工作,让资产管理工作在运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参照,提高资产运作与管理的有效性。

2.高校资产从业人员技术素养有待发展。区块链技术能够通过技术性的处理以及算法的应用来将资产的应用与损耗进行数据层面的统计与整理,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素养与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对于资产运作与管理的认识水平与数据应用水平较低,这就使得他们对于区块链技术形成的数据资源信息库的利用程度不高,从而影响整个高校的资产管理的运作水平[5]。同时,高校对于相关区块链技术以及资产管理运作的培训又相对缺失,从而使区块链技术在实际的高校资产管理的应用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三、区块链技术发展背景下高校资产管理的路径探究

(一)加强人才培养,培育技术从业人员

在区块链技术全面应用的背景下,我国需要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强化人才培养,从而通过专业技术性人才对区块链技术的操作与应用来提升高校资产应用管理的水平。一方面,高校要引进专业区块链技术研究人员以及操作人员,从而通过专业的人员来促进其资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资源管理人员的技术性培训,对他们进行区块链技术的运作模式、运作理念、操作流程、技术手段等内容的培训,从而在培训的过程中将相应的技术性理念进行全面渗透,从而提升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从业管理与操作能力,增强个体的技术应用素养,保障高校内部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数据利用效果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资产管理中的普遍应用,还需要高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来不断提升本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通过基础设施的保障来提高数据利用的有效性。一方面,高校需要建设相应的区块链技术控制与管理平台,通过这一技术性平台的操纵与控制来对数据资源进行全面的、实时的监测与控制,从而在监测的过程中保障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完善资产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通过相应的数据库建设来进行数字资源的收集与整理,从而提高数据应用的可靠性与科学性。

(三)信息动态记录,数据监测保障安全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对高校资产管理的资源进行实时记录,并且通过数据的记录与统计来分析一段时期内资源的运作效率以及资产损耗与处理的情况。这就需要高校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完善数据系统运作的信息环境监测,也就是通过监测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更好地完善内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模式。同时,高校还需通过建设一个数据监测系统来进行记录,通过分布式计算来进行外界病毒与危险的监测,从而防范外界风险,提高高校资产管理数据应用的信息化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作为新时代大数据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能够在高校资产管理的应用中提高资产管理数据应用的有效性,用数据来提高资产运作的效率与水平,促进高校内部资产管理的优化与运作水平的整体提升。这就需要在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中,充分发挥技术性的引领性优势,不断加强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员培训,从而提高资产运作的效率与水平。

猜你喜欢
运作区块资产
浅议耶律德光于大梁城的政务运作
企业创新机制的设立和运作研究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歌剧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