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类学科竞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作用与实践

2021-01-13 00:48邱剑勋
科教导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

邱剑勋

摘要新兴产业和新经济的不断出现,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论文结合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阐述了操作类学科竞赛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显著作用。操作类学科竞赛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学创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应用型人才 金相技能大赛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8.004

Function and Practice of Operational Discipline Competition on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QIU Jianxu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5)

AbstractNew industries and econom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applied talents. Taking the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tallographic skills competi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hows the remarkable role of operation discipline competition in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Operation discipline competition need students have good specialty knowledge, strong operation ability and stable psychological quality. It can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self-study, innovate,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Keywordsdiscipline competition; applied talents, metallographic skills competition; practical ability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不断涌现,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应用型人才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一线,促进行业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1]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2]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从国家层面开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布局和探索。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号)是在“新工科”概念提出后,对“更高要求的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做出了正式的、明确的要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探索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纷纷开启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产教融合、[3]校企合作[4]等模式已展現出各自的优势。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也被大家广泛认可。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中要求引导学生理性参加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效果。《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白皮书》中明确指出学科竞赛是激活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学科竞赛不仅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根据高校学生竞赛与教师发展数据平台上的统计,2016-2020年,我国共举办学科竞赛1925项,参与高校2937所,参赛队伍54320支,参赛人数达到1483229人。[5]各高校参与学科竞赛热情之高、学生人数之多、竞赛类别之广,充分反映出学科竞赛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之显著。

根据竞赛内容和形式不同,学科竞赛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因操作类学科竞赛需要学生在比赛现场实时展示操作水平而加大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标准。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是操作类学科竞赛中具有代表性的赛事之一。作者所在高校自2017年起组队参加金相技能大赛。作为指导教师,作者对金相技能大赛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论文将以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为例,分析操作类学科竞赛的特点,以及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1学科竞赛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依据,学科竞赛有多种分类方法。依据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将学科竞赛分为创意类、设计类、研究类、操作类、实物类、知识问答类等类别。2021年3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的2020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共纳入57项赛事项目。以排行榜中的竞赛项目为主要参考,简单列举学科竞赛的分类情况。

1.1创意类

创意指的是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尚处于抽象思维阶段,未形成实物作品,有一定程度的可行性分析,未进行实际生产或运营的尝试,即俗称的“好点子”。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都有创意组,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起重机创意赛、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等都属于创意类竞赛。此类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发挥“天高任鸟飞”的想象力,达到培养学生原创力的目的。

1.2设计类

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设计类的赛事项目居多。设计类指的是以虚拟或模拟的事物为目标,利用专业技能,将目标表达、构造出来的过程。设计是物品生产与制造前的一种预先计划、合理规划活动,在企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结构设计竞赛、物流设计大赛、化工设计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铸造工艺设计赛、软件设计大赛、光电设计竞赛、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等都属于设计类学科竞赛。

1.3研究类

研究类学科竞赛也可以称为科学研究类,是学科竞赛中科学探索深度较大的一类赛事。通常要求学生已在实验室中针对某些前沿性问题开展了较长时间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研究类赛事项目通常是研究成果的比拼。与创意类赛事相比,更具直观性和对比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属于研究类学科竞赛。

1.4操作类

操作类学科竞赛也称为现场操作类、实际操作类,简称操作类。此类赛事项目需要参赛学生在比赛现场操作设备完成产品制作或功能演示,是操作技巧与动手能力的比拼。如果说其他类别的赛事项目主要功夫下在幕后,那操作类竞赛关键比的是台前。此类赛事包括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化学实验邀请赛、临床技能竞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地质技能竞赛、物理实验竞赛等。

1.5实物类

实物类学科竞赛是实物制作水平的比赛。参赛选手提供实物作品,评委从专业角度进行评比,是最具观赏性的一类赛事。对于一些大型实物作品的比赛,如大学生建造设计大赛,需要举办方有宽敞的比赛场地来展示参赛作品。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也属于实物类学科竞赛。

1.6知识问答类

知识问答类学科竞赛主要比的是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比赛现场提出的各种专业知识问题,参赛学生进行抢答或在规定时间内作答。此类竞赛侧重于理论知识水平的考查,对于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衡量,往往采用的是理论推测或推导水平的比较。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地质技能竞赛中的地学知识竞赛属于知识问答类学科竞赛。

2操作類学科竞赛的特点

操作类学科竞赛需要根据参赛学生在现场的操作水平和作品质量进行评比打分,是比赛难度较大的一类赛事。既是对现场操作水平的比拼,又是对日常训练内容、技巧和经验积累的检验。与其他类别的学科竞赛相比,操作类学科竞赛需要一些特定条件,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

2.1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操作类学科竞赛是检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直接方式,是理论指导实践的简单验证。以金相技能大赛为例,参赛选手需要采用腐蚀手段将钢铁样品的金相组织显现出来。首先,学生需要了解金属材料电化学腐蚀原理,为什么经硝酸酒精溶液腐蚀后,金属表面会显现出金相组织;其次,学生需要熟悉各种钢铁材料的金相组织,能够准确辨认铁素体、珠光体、渗碳体、石墨等显微组织。

2.2专用设备与训练场所

操作类学科竞赛需要借助一定数量的工具和设备,平时训练时也需要特定的实验室或训练中心等场所。金相技能大赛的训练一般在金相实验室中进行,需要配备金相预磨机、抛光机和显微镜。在比赛过程中,设备会较大程度的影响选手的发挥水准。所以为了将学生平时训练水平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来,绝大多数高校会配置与正式比赛基本一致的设备。

2.3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

与其他类别学科竞赛相比,操作类学科竞赛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即常说的“心灵手巧”。在金相试样制作过程中,学生需依次完成粗磨、精抛、腐蚀、显微镜观察等环节。特别是粗磨和精抛阶段,是金相制样的关键环节,是真正考验“手上功夫”的水平,可以彻底检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4有耐心,心理素质稳定

操作类学科竞赛的比赛水平和成绩强烈依赖于日常训练。针对一套固定的操作步骤,需要进行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重复训练,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耐性,才能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不断解决问题,逐渐提高操作水平。“成功一次不难,难的是每次都成功”,操作类竞赛是耐心的比拼,也是心理素质的考验。参加金相技能大赛国赛的选手都已经过了千锤百炼,是经过校赛和省赛选拔出来的,但在国赛时,依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发挥不出平时的训练水平,心理素质是较大的一个影响因素。在陌生的比赛场地,与上千名选手比拼,超乎想象的竞争氛围下,有稳定的心理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3操作类学科竞赛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学科竞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操作类学科竞赛因注重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操作类学科竞赛学生训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小步提升改进的过程,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真实体现。学生是从新手到大师的历练,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操作类学科竞赛的比赛内容一般是学生课程中的一些实验、实训项目。在上课过程中,学生通常只能达到了解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的程度,而竞赛需要做到精益求精。以金相技能大赛为例,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分析样品出现划痕、假象、水渍、曳尾、颜色发黄发黑等众多问题,从而针对性进行操作方法的调整和改进,实现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竞赛是锻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较好手段。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点和问题,与课堂上学过的专业知识有紧密联系。只有在理论上学懂、弄明白,才能真正理解实际过程中问题出现的根源,并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球墨铸铁金相试样上的水渍现象,如果不了解其根本原因是单质石墨的吸水性问题,仅从操作方式上找原因则很难对症下药。

3.3培养学生自学与创新能力

操作类学科竞赛的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制样流程、技术手段看似固定,但细节却千变万化,正可谓“条条大道通罗马”,金相技能大赛是典型代表。金相试样制作过程包括粗磨、精抛、腐蚀三个环节,但每个环节如何开展和实施则取决于学生自己的理解。机器如何使用,耗材如何搭配,转速如何选择,甚至用水量的大小,都需要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学习、钻研、领悟和创新。“梁园虽好非吾乡”,操作方法因人而异,每个人都需要不停摸索和总结,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

3.4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操作类学科竞赛因具有现场操作设备或现场制作样品的特点,在所有类别学科竞赛中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最为显著。任何一名参加国赛的学生,都经过了反复多遍的训练,不仅认识了工具、设备、用品,更熟悉了工具的使用、设备的操作、用品的选择,学会了如何综合多个要素来实现一个完美的作品。操作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交叉融合的能力。

4结语

论文在划分学科竞赛类别的基础上,以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为例,分析了操作类学科竞赛的特点和作用。操作类学科竞赛注重知识应用、动手操作、自学创新和实践锻炼,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基金项目:烟台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xm2020018)资助

参考文献

[1]张晓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统计学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风,2021(12):19-20.

[2]童芸芸主编.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研究及教学改革[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3]方晓,丁丽,王景兰.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产教深度融合的逻辑理路[J].常州工学院学报,2021,34(12):87-91.

[4]禹华平,双海军,赵静.校企“双轨四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6 (4): 153-159.

[5]高校学生竞赛与教师发展数据平台[DB/OL] .https:// rank.moocollege.com/,2021.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