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摇曳再展新魂

2021-01-13 05:03董宸
艺术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电子音乐跨界

董宸

摘要:本文中的跨界不同于人类学中的跨界民族,特指将少数民族音乐与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电子音乐进行融合,而创作的音乐作品。《波布哩》是青年作曲家刘峤先生以赫哲族摇篮曲为蓝本,用现代电子音乐手段创作的一首人生与电子音乐作品,通过分析与思考,探讨如何创建少数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符合人民审美需求的新形式,让少数民族音乐,从传统的音乐形态中脱颖出来,以电子科技为动力,引领艺术与科技相互渗透与交融的新高度。

关键词:跨界 波布哩 电子音乐

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哈尔滨分会场一曲由赫哲族传统民歌与现代电子音乐融合在一起的女声独唱《波布哩》惊艳世界。这是由当代青年作曲家、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刘峤老师依据赫哲族原生文化而写就的一首人声与电子音乐跨界作品。这个跨界不是人类学中“跨界民族”的概念,而是指将原始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现代电子音乐融合,将音乐科技和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结合起来,用现代音乐的创作思维,再现和彰显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用现代世界音乐的创作思维来创作北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更符合现代人的听觉和审美。”这是刘峤在创作时的感受和独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方式即能够活态保护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更能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和听觉。这种跨文化间的音乐创作,为少数民族原生音乐与现代电子音乐架起了一座桥梁,探索少数民族音乐在新时代语境下的传播道路,在碰撞与交汇中找寻少数民族音乐即将断裂的再生。

一、素材

《波布哩》是赫哲族民歌的一类。赫哲族嫁令阔传承人付占祥说,“波布哩”的赫哲语发音是“波布伊”,是摇啊摇的意思,这是赫哲族流传最早的一首摇篮曲,即女人哄孩子睡觉时哼唱的调调,在无意识状态下流传开来,即兴编词,看到什么唱什么,没头没尾,渐渐地演变出赫尼那小调,曲调也基本固定下来,“波布伊”中的“哐格当”是衬词,是摇车发出的响声,哼唱时会戛然而止,仿佛摇车的停摆。后来待人们有了抒发情感的需求时,就不断加入新词,渐渐地固定下来这几句施律了,比如《河边情歌》也是用的这个曲调,但这首情歌不是男女对唱,仍然是女的唱的,女腔嘛,女人自己唱情歌也就是单相思吧。

赫哲族民歌比汉族民歌的概念更宽泛,无论哪一类民歌都有三大显著的特征,一是衬词,二是旋律呈波浪形,三是男女分腔,互不混唱。男腔多豪放,嫁令阔一般都是男腔,嫁令能完整表达意境、情感,歌词都有一定的事件,比如打鱼、打猎等,衬词多用“阿郎”“赫雷”“赫雷赫尼那”“给跟”等。女腔多抒情,摇篮曲与赫尼那小调都是女腔,以哼唱见长,有的小调无头无尾无段落,即兴编词,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唱什么,甚至有的小调没有内容,只有“赫尼那”“赫来赫尼那”等衬词。

摇篮曲是单乐段,由于唱的随意性很大,艺人们每人或每次演唱除了基本旋律线条不变,长短是随心情和演唱者的理解变化的,结构为(A3+B3+A3+B3)或(A3+B2+A3+B'4),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扩展旋律,并产生新的曲调。赫尼那小调《河边情歌》就是复乐段歌曲了。(A《3+3+3+3》A《3+3+3+3》)。《河边情歌》每乐段都由四个乐句构成,这首摇篮曲》是《河边情歌》的基础,除个别音的化外,每句的落音都完全一致。基本保留了原曲调。

几乎所有赫哲族的民歌,它们在曲调的使用上都以某个固定曲调为基础进行发展,或以某个固定曲调为音乐素材进行改编。摇篮曲是最早流传下来的曲调之一,除了旋律,衬词也是专用的,如“赫吶吶”“白本出”“哐格当”。在众多的赫哲族传统民歌中选取这首《波布哩》作为创作素材,有其独到之处。

二、创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峤老师收到了一位民间老艺人的来信。就是这封信让刘峤开始关注黑龙江的少数民族音乐,老人担忧地表达了对北方少数民族音乐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境遇。由此开启了刘峤运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素材与现代电子音乐、流行音乐进行跨界的创作之路。2016年1月创作大型交互式音乐作品《新北方少数民族音乐——赫哲篇》,2018年创作新北方少数民族音乐——达斡尔篇》,这些穿越时空的对话,为少数民族原始音乐的保留、吸收、传承、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刘峤和他的团队连续6年有组织有计划的采风调研中程近四万公里,足迹遍布龙江大地,以教育者和音乐人的双层身份积极挖掘抢救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在近千G的采风资料中,优选出赫哲族《波布哩》作为这部作品的原始素材,可见作者对少数民族最原始、最单纯、最纯净传唱出来的原始民歌的保护意识。

刘峤采用的是2013年赫哲族鱼皮服饰工艺传承人尤文凤演唱的《摇篮曲》(谱例1)

从旋律上看,尤文凤演唱的这首《波布哩》是一首只有四句的单乐段(A3+B2+A3+B4),A重復A的第一小节7、8小节是2、3小节的下方三度摸进;由于调性调式处于五声C宫调,没有fa、i两个音,因此第2小节第4拍和第7小节第4拍发生音程缩减。B'是B的变化式重复。第4小节与第9小节节奏是一致的,但音程上发生缩减。第10、11、12小节是第5小节的节奏扩充。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首古老的无意识传唱留下来的曲调是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存在的。刘峤在创作中完整保留了原始曲调的旋律框架,和突然停止摇动的休止,还保留了3/4拍的节奏,巧妙地延长了每一句旋律的时值,变成A段(A4+B4+A4+B'6),加深了母亲摇动摇篮看着心爱的孩子人睡的美好情景,符合语言表达的节奏和音乐审美的需求。然后采用原始民歌的基本动机创作了副歌,乐段B的落音与原始材料相呼应(mi、re、dol)。旋律平稳摇曳,人们在平稳中享受着安宁,25小节之后对乐段B进行了两次四度转调,情绪上扬,使音乐更加具有推动力,扩展了摇篮曲单纯的情感表达,除了用来哄孩子,更加体现了母亲为子女无私奉献的伟大,和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爱。

在创作手法上,首先提炼主导动机,然后提炼节奏集合模型,节奏构成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发音位、持续量与消音点(谱例2)

音符下的数字表示发音位,即在节奏拍点上发音位置;该数字右上角的小数字表示消音点,即在第几个节奏位置上将音消失;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为持续量,即由发音位持续到x个时值单位的时值长度。这样可以简单明了地将节奏从具体音符中抽象出来,形成为数字模型。如上例节奏最小时值单位是四分音符。若将最小时值单位改变为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或十二分音符等等,那么节奏形态则相应的发生改变,从而节奏素材会发生无限的增多,而且节奏风格得到了统一。

在创作之前的采风中,为了保证采集的音乐素材真实有效,刘峤做了技术处理,首先运用了DAM的采样技术,并配备了比较符合音色的软硬设备,在采集前做了标准的24-bit/48kHz采样率设置,录音时对实地做了简单的声学处理。其次为了便于后期音色制作时的使用,把采集的素材进行切片整理;其三建立New(default),把整理好的素材拖进钢琴卷帘中,通过以上办法,采集的原始素材成了新的音源,为创作提供了大量接近原生的音色。

在创作中,刘峤为了增加赫哲族特色,把赫哲族特有的乐器口弦琴加入到作品当中。口弦琴也叫铁簧,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一种吹奏乐器,有着久远的发展历史。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都有这种自娱性乐器。北方的口弦琴大多都是用钢片弯曲而成。口弦琴的一般长度在6-10厘米,由琴库和琴簧两部分组成。赫哲人称口弦琴为“空康吉”,是含在口唇之间用气息和手拨来演奏的一种簧片式乐器,能够发出“空”“”“哽”“嗡”等多种声音,随着演奏者拨动的力度以及气流大小的不同,使音域、音量发生细微的变化,整个口腔也起到共鸣箱的作用,由于口弦琴的音域狭窄,音量微弱,一般只能弹奏极为简单的乐曲用以表达悠扬悲哀的情感,这一自娱自乐的乐器只有单一的音高或没有明确的音高,节奏也几乎无规律可循。刘峤在采集的过程中,从测量音高、速度、调性入手,分析原始音频,然后运用技术手段,校正原始音频材料的音高、节奏,通过音序器分析出此乐器的音高是F这个高度,以F为基本调性,计算出可能出现的调性,使电子音乐与原始音频素材在调性上达到统。把“空康吉”波浪起伏般苍凉悲壮的声音素材,运用现代电子音乐的技术手段,使《波布哩》更加丰富、更加突出赫哲民族的情感表现力。

经过后期制作,寻找适合音乐厅、剧院等场所的混音、混响,纠正音频中的不协和因素等技术手段,终于将这首面临失传的古老歌曲以新的面貌栩如生的展现在当代舞台上。

三、演唱

《波布哩》主要是在在赫哲族民间流传,老人哄孩子的哼唱是最原始的声音状态,没有被特殊雕琢,保持着淳朴的状态,散发着乡土气息。跨界演唱是与新时代接轨的新兴产物也是当今最时髦的演唱手段。赫哲族传统音乐在大数据时代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地域局限,传播的可能性扩大,由于演唱技术停留和赫哲族老人的渐渐流逝,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很难改变断裂的尬境地,跨界演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在演唱方面,付晓婷老师依托演唱方法的交融,在《波布哩》中进行尝试。在歌曲开始处,她保留了“原生态”演唱方法,尽量用最原始的声音状态保持着流传下来的赫哲族民歌的本真,声音轻柔、甜美,结合声景艺术,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母亲轻轻摇着摇篮的情景,紧接着她在歌曲进行当中,适度结合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演唱技术,根据歌曲的需要不断变换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演唱方式。让听者耳目新。并采用了真假声相结合的“混声唱法”,很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意境,不仅在音域、气息、音色等方面有深刻的探索,还在情感方面给作品注入了活力。即表达摇篮曲的意境,又展现给人们一种渔船在江面上荡漾,摇动船桨,惬意的画面。转调以后,晓婷一改平稳的呼吸与声音,加深了呼吸的深度和力度,更多运用了流行唱法的冲击力,把母亲堅强勇敢无私奉献和赫哲人那种不怕风浪、果敢坚韧的一面展现出来;在结时又用了假声柔柔地结束了这首摇篮曲,延长了人们的思绪。

四、反思

跨界是指从某一属性的事物,进入另一属性的运作。主体不变,事物属性归类变化。跨界的本质就是创新。跨界打破了分类特有的语义语境,概念和逻辑得以重新运算,从而产生新的词汇及语义

这种做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作曲家舒勒(Guntherschuller)提出来的第三潮流,即把西方现代音乐的作曲手法和各民族音乐结合起来,最初,主要是指爵士乐和西方的专业音乐两者结合,后来进一步发展。或者更早的古尔德(Mortongould)也作有带爵士风味的严肃音乐作品。“第三潮流,不再是它应该或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它已经发生了,而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在今天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跨界”已成为一种潮流营销、时尚等多种行业都引用了跨界的思维,在音乐中,将古老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科技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感、崭新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让古老的少数民族音乐在新时代展现新的灵魂。

对于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到底应该怎么保护,是固态的保存还是赋予它鲜活的生命,“对于传统的传承是動态的,需要鲜活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演变和发展”。固态的成果不是音乐本身,把活态凝固在书本、录音,这是保存。应该让少数民族音乐活起来,给她以新的生命。

“人是音乐文化的主体,音乐的创作、表演、传承和保存,均离不开人的具体行为和活动。人的行为和活动,既受精神和欲望支配,同时也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用现代电子音乐的手段把少数民族原生态作品交融、跨界创作是一种趋势,也是传承与保护的有效途径。让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从个体走向群体、从区域走向上会,从田野走向舞台。然而,这种顺应时代脉搏的跨界,也带来新的问题。

1.少数民族民歌的随意性无法显现。赫哲族民歌在传唱时,旋律可长可短,在哪停顿在哪延长不一定,比如,在《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民俗与音乐(赫哲族)》一书中记载2006年采风时,“在街津口,赫哲族鱼皮服饰工艺传承人尤文凤,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鱼皮衣服为我们演唱了一首《摇篮曲》这里记载的采风记谱是(A3+B3+A3+B3),四句落音分别是sol、do、re、do。2013年再次采录尤文凤的演唱时,还是这首摇篮曲,结构是(A3+B2+A3+B'4),四句落音分别是sol、do、mi、do。无对错之言,这是赫哲族民歌的特征,随意性。

2.语言的流逝。1986年出版的《黑龙江省赫哲族志》(送审稿)记录:“截至1985年,赫哲族中,50岁以上的老年人尚能用赫哲语对话,但也不常用。由于不常用赫哲语,比较完整地、熟练地用赫哲语讲话的人也为数不多,40岁左右的人,能听懂一大部分,会说一少部分,少数人只会听懂个别词句,30岁以下的人既听不懂,也不会说赫哲话了。赫哲语言已处于自然消失的边缘。”赫哲人演唱民歌,是见到什么唱什么,一段旋律可以唱很多内容,描写激动、欢快时,旋律加快或顿挫感强,描写柔情或悲伤时,旋律减慢或温柔。随着语言的流逝,赫哲语民歌被双语代替,专业歌唱着也只是模仿不会再即兴填词演唱了。

3.削弱了原生态的质朴。采风记录下来的素材有很多无法运用到舞台演唱和现代创作技术,如音不太准、节奏不规范、演唱无修饰,唱一遍一个样,不知道哪遍是正确的,这些正是少数民族民歌最本真最质朴的一面,而用现代音乐的创作思维无法做到。

尽管这种跨界创作对原生态民歌的原始化有一定的冲击,但是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原有活态传承的自我生存能力已经不复存在,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传承载体和传播方式不可复原,如何让少数民族音乐走上主流文化舞台,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21世纪已经进入了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跨界创作是顺应当下社会发展需求把那些能够感染和浄化民族精神的美的艺术形式进一步深化,创造性的传承与传播。让古韵与科技在碰撞中再展新魂。

注释:

①王静.跨界[M].北京新星出版社,2020(-)3-4.

②赖特.安东尼·戴维斯(David Wright:Anthony Davis),G.Schirmer lnc.A Division of Music Sales Corp,1990

③宋学军,王小タ.中国新音乐的现状与未来2011北京现代音乐节[J].中国美育论坛之新音乐跨界论坛综述.人民音乐,2011(8)

④薛艺兵.民间吹打乐的乐种类型与人文背景[J].中国音乐学,1996(1)

⑤王锐黑龙工少数民族传民俗与音乐(赫哲族)D[M].东化林业大学出版社,2008

注:本文系2019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黑龙江少数民族跨界创新作品导读——“一流专业、一流課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硏究,项目编号:SJGY20190376。

猜你喜欢
电子音乐跨界
跨界
跨界
跨界
浅谈电子音乐在电影配乐中的体现与运用
改进神经网络的电子音乐辨识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电子音乐信号辨识模型
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多元理论与视角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玫琳凯 跨界赢未来
电子音乐在舞台艺术中交互思维模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