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岁寒三友》的造型特色及艺术文化

2021-01-14 18:11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壶把泥料宜兴

王 霖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1、前言

陶都宜兴,因陶而兴,因陶而荣。在这千百年来,这里人文思想荟萃,昌盛繁荣,美壶佳茗不绝,南来北往无数文人雅士在此驻足停留,隐居生活,在历史的积淀之中,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江南风韵独特。

2、《岁寒三友》的造型特色及艺术文化

一把把紫砂壶,传承了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岁月辗转之中,都是讲述的人与壶的故事。在黄龙山周围的土地之下,住着一群勤劳的人们,而传承文化,就是这里的居民对于大自然的感恩和回馈。轻轻泡上一壶茶,温暖的都是彼此的心,在拍打声中,壶艺精神永流传。

寒冬之际来临,松、竹、梅,依旧能顽强生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这是一种高贵的品格,同时他们的长青不败,还是一种友谊的象征。人们喜欢把此种美好的景象,塑造成工艺品,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像。同时也会用诗去吟咏,用歌去赞美,这种现象一直流传至今。

松树,它能在寒风中傲然挺立,象征了自强不息的品格,不管环境何其恶劣,松树都保持着一股君子风范,大雪皑皑的季节,松树就算受千斤霜雪欺压,依然都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竹子高挑却虚心有节,它的风骨被仁人志士所崇拜。竹子的一生,可以说是绿意盈盈,不与其他凡尘同流合污。苏东坡先生酷爱竹,喜欢竹子高洁的品格,三次被贬,仍然心胸开阔,豁达洒脱,不向残酷的现实低头。

梅花,色泽清新淡雅,不与百花争艳,它清香的品格集合了中华文化的许多优点,它在寒冬时节独自开放,同时也有报喜之意。

从宋代开始,文人雅士不管是在文学还是艺术创作方面,都表现出来对于松、竹、梅的喜爱之情。它们早就成为一种形象,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品,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都是非常受欢迎的题材。

作品《岁寒三友》以松竹梅三者形象入壶,壶身整体仿自然造物,如同一个结实的树桩造型,壶身的树瘤,经过时间的沉淀,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壶嘴挺直,出水顺畅有力,壶把上细下粗,很有特点,把上树洞刻画逼真,壶把上方延伸出一截松枝,枝叶坚挺有力。壶盖与壶身融为一体,壶钮上一截竹竿,弯而不折,刚中带柔,体现了竹的韵味。作品不仅表现出了精湛的技艺,也很好地体现出了壶型的气韵艺术,难度可想而知。作品采用黄金段泥,色泽接近于黄金原色,它在黄龙山龙身骨处,这种泥料透气性好,但是开采量很少,段泥中的极品,是非常珍贵的泥料,可遇不可求。

《岁寒三友》作品清幽豁达,器宇轩昂,坚韧却也雅致,壶身包含的神采与风骨,给人以启迪,浑如一器。在这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生机与希望,心融于天地之间。

作品《岁寒三友》形意相合,通过紫砂儒雅曼妙的表达,以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诠释作品深意,不忘初心,对紫砂艺术一直都保持着一种执着与坚守。

紫砂艺术的发展,需要创作者在带着传统性的同时加入自身创意在其中,松、竹、梅秀雅高洁,他们本身也有很多取之不竭的意趣在其中,它们的造型可以变化出很多的模样,通过线条、块面的组合,把韵味描摹尽致。作品与作品之间,有境可通,有趣可寻,境趣相通。

很多人觉得黄金段泥是很容易吐黑的一种泥料,其实是因为烧制的温度还没有达到它的值,在烧制温度达到以后,是不会吐黑的,黄金段泥这种泥料,对于泡各种的茶叶都有非常好的效果,茶汤的颜色再深,你也不用担心,作品会有吐黑的现象。

一件作品的成型,就像磨炼一颗心,在这个漫长的成型过程中,人生中有很多历练,秉承着坚定的信念,最后才能成功,这个过程叫修行。在一件作品里,壶嘴、壶把的塑造,是经过了反复的琢磨以后,才慢慢有了完整的壶型细节,在与壶身整体的过渡中,在这种结合里,使得壶体韵味越来越开阔。作品在规矩之中慢慢展示形态,壶身每一条线都表达了紫砂的语言。

观赏一件作品,就像观赏一个人一样,如果只是按照心里的欲望去做,那么作品永远都会欠缺一点灵魂。要在放下之间,让心从容面对生活,心情自在清凉了,壶可以说也做得圆满了。一件作品往往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是在经历了磨炼与痛苦之后,才慢慢有了心得,就像喝茶,经过苦涩以后,最后的回甘。

人的心情往往都会有变化,此时制作的一件作品往往代表了此时的人生感悟以及心路历程。是在平淡心态中的一种坚定,一种自立自觉,把握生命的当下,在繁杂之中,正心正念,只有这样内心才会平静。

人生美好的就是拥有一颗含蓄而久远的心,它沉稳又柔韧,不骄不躁,安然平和。洗净凡心,在花开娴静的日子当中,制作一件好的作品,时时提醒自己,期盼岁月安好。世界不管如何喧嚣,人生也不管是如何忙碌,在生活之中,很多的不如意是来自于自身元素,内心的纠结是因为背负了很多苦闷的情绪,所以也就没有时间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所以,常常看看手中的壶,让自己的心从容下来,欣赏壶中的美景,依心而活,充实过好每一天,不负岁月,不负自己的信仰。

3、总结

在时间的长河中,会经过很多浪潮的冲刷洗涤,给后辈们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在宜兴丁蜀镇,这种记忆,包含的是技艺。把有限的生命去镌刻成灿烂开放的花朵,在经历过尘世浮沙以后,依然能感受到世间的美好,能坚定而温润的生活,正如这《岁寒三友》,无论风霜如何欺压,最终都是方正有形,内心有取舍。

猜你喜欢
壶把泥料宜兴
宜兴釉陶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浅述作品“一帆风顺”的制作
一粒珠
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