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诺兰电影中非线性叙事美学建构对观众的情感传递

2021-01-14 05:34成嘉睿澳门科技大学
环球首映 2021年4期
关键词:诺兰尼尔时空

成嘉睿 澳门科技大学

麦基在《故事》中提出线性叙事时空中所有事件被安排在观众主观心理可以理解的时间顺序中,而非线性叙事的时间连续性比较模糊[1]。与线性叙事相对,非线性叙事的时间主观连续性被打破,电影的叙事时间被打碎并进行重组,并通过蒙太奇剪辑手段,通过人物或导演的主观心理逻辑将好莱坞经典叙事中调教时间适应因果的创作理念颠覆。笔者通过举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阐述诺兰如何操纵时空打破时间空间的连续性从而影像表达升华影片主旨内涵进而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笔者看来无论是解构内容使其重新组合,亦或是对于通过心理学对观众被动接受展开学术性研究,都忽略了电影“情”的表达,诺兰为编织建构非线性电影叙事空间将情感的表达依托与这种形式传达给观众,笔者通过对于诺兰电影中将“幻象世界”建构与影片中情感奥义的表达之间建立的联系进行分析。在鲜有的对于《敦克尔克》中的多线叙事及最新上映的《信条》中回旋式叙事等关于研究非线性叙事的学术著作中,论述其如何将影片的主题奥义升华同时给予观众强烈情感冲击力。

一、《敦克尔克》多线叙事策略下的情感迸发

在影片伊始,导演将故事建置在战争下的生命迁徙,在陆方面以艾斯克斯、汤米、吉普森的一周前逃生为主线。在海上,一天之内道森父子与朋友乔治受到召唤前去营救。在空中一小时中费洛、科林和队长驾驶战斗机前去敦克尔克进行支援。在影片110 分钟的体量中,不同时空在交叉剪辑中次第展现,在最初的十分钟时观众的情感投入与三个不同场景身临其境、浸入剧情的紧张感。在不同场景下的叙事时间分配体现出空中掩护的压迫感、海上救援的艰难感以及路上撤退的危机感呈现在观众面前,不同时间线下将观众代入海陆空的视域中切换,真实地浸入使观众在不同维度的战争场面中经历。战争的浩劫与惨烈在不同身份的人物中切换,观众的情感酝酿随着情节的推进也在不断升温,多线下的人物在未露脸的德军的紧逼下,每一个渴望归家的人都努力去争取生的希望。在影片的85 分钟左右,沉浸在焦灼的情绪点在此刻迸发,三条叙事线归于一点,诺兰通过在影片中搭建的幻象叙事空间将观众的心理防线击碎,使观众对于每次希望来临之时而又失之交臂的无奈而又悲伤的情感扼腕叹息。三条故事线的交汇展现出作为不同故事线的主要人物在战争真实写照下的渺小,在与环境的斗争中这些小人物们的精神令观众动容,这与对于单个人物的线型叙事中人物根据“调教时间,适应因果”的情节相比,可以展现更加具有不确定性与画面张力。

二、《信条》迴旋式时空下人类宿命的审视与思索

正如电影的英文名“TENET”,在N 以后迴旋式复现的形式再度展现E 与T 事件,这个N 就是穿越转向门进入到逆向时空的事件,这场事件之后男主再次回到了高速公路飙车戏以及开场的歌剧院恐怖袭击事件,所以这两个事件分别对应事件E 与T[2]。在这个过程中诺兰着力突出由结果向原因转变的过程,而弱化了结局的逆转这个结果。总揽全片,诺兰通过摄像机传达给观众,一切都是宿命,跨越正反时空想要改变的,最终都将会改变。在此基础上这种非线性叙事空间的建构中人物的前史被悄无声息的掩藏在叙事结构之下。在最后尼尔死去的时候,尼尔发出“你的未来,就是我的过去”的感慨,男主与尼尔的相遇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这一个跨越时空的邂逅向观众解答了许多影片前段出现的谜团,尼尔对男主发生一切发生的结果都知晓。通过抽丝剥茧,丢弃非线性叙事的外衣可以看出,尼尔所做的一切行为和动机都合情合理,对尼尔来说这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释然。他早已了解到自己的宿命难逃一死,在最后观众才得以明晰其作为女主角在未来世界的儿子。他毅然决然与命运对抗,直面自己的宿命,将生死置之度外阻止反派的计划,谱写了壮丽的悲歌。这种由果至因,层层揭秘的叙事逻辑和表现方式可以制造出悬念同时颠覆观众的思维定式。另外在回旋叙事的加持下,影片的英雄主义情怀得以颠覆、增强、重新解构。

三、结语

叙事时间即使有创作者人为的安排,但“故事时间也是经过叙事主题主观提纯之后的时间”[3]。因而诺兰在其影片中不断塑造出不同的非线性叙事时空系统,以一种虚构的真实来诠释诺兰电影中为了责任和目标去战斗,甚至付诸青春乃至殒身不悔的精神内核。尽管这层华丽的叙事外衣如万花筒般稍有不慎会迷失、会彷徨,但其光鲜外表下的传递出的真情讯息和人物闪光将一直镌刻在诺兰电影的烙印中。

猜你喜欢
诺兰尼尔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假死疑云
镜中的时空穿梭
诺兰电影文化特质的多维解读和综合探究
——《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文化研究》评介
一个小奖品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你老了,但你依然被需要
尼尔丝历险记
时空之门
神奇的克里斯托弗·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