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蒲江县现代化灌区建设思路与布局

2021-01-14 17:38陈艺铭何彬史源
四川水利 2021年3期
关键词:蒲江县灌溉系统供水

陈艺铭,何彬,史源

(1.成都市水利水保监测中心(成都市水务技术服务中心),成都,610036;2.成都市温江区水务局,成都,611130;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8)

引言

灌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其早期建设标准低、运行时间久、历史欠账多,同时受水土资源变化、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等因素影响,部分灌区在工程设施、用水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难以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1-2]。按照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有关要求,以及水利部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方案的要求,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将灌区现代化建设作为区域农田水利发展的重要建设内容。但灌区现代化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一哄而上[3],为了全面落实和实现成都市水务规划发展目标,必须以国家水利改革和发展方向为指导,采取示范引领,分步推进的策略,优先选择条件适宜的典型灌区先行开展灌区现代化建设试点示范。

四川省蒲江县作为成都市农业发展及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区域,选取其作为灌区现代化建设试点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在骨干渠道建好的基础上,直接按照灌区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布局实施基础工程和信息平台及体制建设,可避免低标准建设完成后再实施现代化改造所引起的重复投资;第二,可更好地结合灌域内现代农业布局和经济发展需求进行灌区现代化工程建设,使灌区建成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第三,灌区范围内规模化农田经营模式发展趋势强劲,以猕猴桃、柑橘等经济作物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新的作物种植结构下灌溉需水时空变化更大,对灵活供水的需求更高,故对灌区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更为迫切。

1 基本情况

蒲江县位于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边缘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浅丘区,属于玉溪河尾水灌区。全县幅员面积583km2,辖2街道6镇,现有1.67万hm2柑橘、0.67万hm2茶叶、0.67万hm2猕猴桃的规模化连片种植,蒲江基本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县境内以丘陵为主,有大、小五面山丘陵区,蒲江河、临溪河两河平坝区,长秋山区,形成三山夹两河的格局。

蒲江县现有长滩水库、朝阳水库等19个水库,灌溉骨干水系可概括为“西起百丈水库,东汇蒲江河,两河四渠贯西东”,由北到南分别为团结堰、临溪河、百丈右干渠、长滩左干渠、蒲江河、长滩右干渠。

2 规划思路

蒲江县现代化灌区规划定位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规划的总体要求为“灌溉配水智能化、灌溉供水多元化、灌溉取水便捷化、灌溉施肥一体化、灌溉管理物业化”。基于总体要求设置了五项规划任务,即闸群智能控制工程、分散水源灌溉供水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典型园区智慧灌溉系统工程、灌溉管理机制体制创新。以工程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建设为保障,最后融合蒲江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县域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布局,形成与蒲江产业特色相适应的现代灌溉示范区,以期在不同地形区灌溉供水方案的选择、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的选择、田间智能化灌溉发展、以及现代灌溉运维管理等方面起到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从而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蒲江县农业灌溉现代化建设中来。

同时,以规划实现工程、信息和管理三个层面上进行有机的融合,形成灵活可靠的骨干水系调控模式、因地制宜的灌溉供水模式、高效便捷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模式、先进高效的智慧灌溉管控模式、科学完备的现代灌溉管理模式和人水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景观,以期在蒲江县进行推广辐射。力争通过5~10年的运行和完善,使项目区真正实现”配水灵活精准、取水便捷可靠、灌溉省工高效、管理智能高效、管护长效可行、人水和谐共生”的总体目标。

3 建设布局

(1)结合蒲江县“两河四渠”布局,对蒲江县重要闸门系统及配套水工建筑物进行现地监控和远方集中控制系统设计,实现数据实时采集,远程自动控制,管理手段智能,配水调度精准的项目区水源全过程监控体系。

(2)基于蒲江主要灌溉供水水源,按当地“蓄水水源为主,引水水源为辅”的原则,设计适宜的灌溉供水方案,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易调控”的供蓄水体系,建立起“水系相联、多源互补、整体联动”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实现“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的体系。

(3)以村为灌溉管理区,考虑工程建成后运维管理及水资源严格管理方案的落实等需求,布局时每个村从供水面源选点取水后,以下的灌溉系统布局都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微型灌区,采用“一村一微灌区”的原则,设计灌溉系统,力争建好一处成一处,并使灌溉系统易于管护,使其能发挥长效。

(4)以村为界建设微型灌区后,在每个微灌区内根据分散水源空间分布和地形特点设计灌溉供水方案(引水灌溉、蓄水灌溉、提水灌溉、引蓄灌溉、提蓄灌溉),在相应供水方案下布设灌溉系统。田间灌溉系统采用管道输水,给水栓配套到具体田块,并根据田间作物选择管灌、滴灌或微灌。实现灌溉取水如生活自来水一样方便,从而大大提高灌溉供水服务质量,使用户真正受益。

(5)在每个灌溉系统下,基于地形、作物和灌溉供水方式布设不同的灌溉单元,每个灌溉单元首部配套相应的水肥一体化设施,从而实现灌溉施肥同步进行。一方面节约灌溉施肥所需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大大减少过量灌水导致的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减缓或避免农业施肥造成的面源污染。同时水肥一体化可很好地实现适时精准的灌溉施肥,可大大提高水果品质和产量,从而增加农户收益。

(6)根据“区域集中连片、项目集成整合、产村同步推进”的建设思路和集约式、经济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思路,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示范区,推动以柑橘、茶叶、猕猴桃等特色产业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施肥技术应用。以此为基础,在项目区选取水源及工程基础条件较好的规模化种植园区,对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工程进行智慧化升级和建设,实现灌溉供水自动监控、作物需水需肥智慧决策、田间灌溉施肥自动控制的目标。以大户管理下的典型园区智慧灌溉系统的运行及其产生的显著效益作为示范,带动周围具有类似条件的园区逐步完成灌溉系统的智慧化升级,实现以点带面,辐射推广的效果。

(7)依据蒲江县农业灌溉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布局和项目需求,结合蒲江县社会经济、农田经营模式和农业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创新灌溉用水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建设投资多元,建管模式灵活,运行管护到位,工程管理高效”的管理机制体制,构建起科学完备的水管理保障体系。

4 建设任务

4.1 闸群智能化监控工程

对蒲江县骨干渠系上39个重要闸门系统及配套水工建筑物进行现地监控和远方集中控制系统设计。工程建设布局包括建设一体化独立闸门22个,闸门群并联闸门17个,视频图像建设系统39处,信息化管理平台1处。信息化管理平台结合蒲江县已有的山洪灾害预警指挥系统硬件和软件体系,根据闸群智能化监控工程的业务需求,独立开发专用的软件管理平台,并进行相应的系统软硬件升级和模块扩展,实现闸群智能化监控的数据信息共享,配置调度合理,管理智能优化,提升工作效率的建设目标。

4.2 分散水源灌溉供水工程

建设以“两河四渠”为主,19个现状蓄供水水库、山坪塘、蓄水池为补充的网状供水结构,努力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易调控”的供蓄水体系,建立起“多源互补、整体联动”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全面提高项目区的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形成12个乡镇79个村(社区)灌溉水源有充分保障的整体格局。

4.3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根据主要河流或骨干渠道流向、水库供水现状,形成河流取水、干渠引水、水库取水、塘堰供水等不同水源类型的灌溉系统,针对不同微灌区,根据不同水源整体划分为187个灌溉系统,总体上形成多个灌溉系统整体联动、旱涝保收的“长藤结瓜灌溉体系”。每一灌溉系统根据作物种类、地形高差等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灌溉单元,以管道输配水工程、田间水肥一体化微灌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打造高产高效、质优景美的现代化农业灌排体系,将灌域打造成集约化、规模化及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

4.4 典型示范园区智慧灌溉系统工程

选取水源及工程基础条件较好的规模化种植园区,进行智慧灌溉系统工程升级和建设,达到灌溉供水自动监控、作物需水需肥智慧决策、田间灌溉施肥自动控制的目的,建设集田间灌溉供水—输配水—水肥一体化施灌为一体的智慧灌溉系统。以大户管理下的典型园区智慧灌溉系统的运行及其产生的显著效益作为示范,带动周围具有类似条件的园区逐步完成灌溉系统的智慧化升级,实现以点带面,辐射推广的效果。并且新建农业灌溉现代化教育展示基地一处,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全面推动蒲江县农业灌溉现代化发展。

4.5 灌溉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从农业灌溉现代化工程体系建设的工程投融资、水资源及水权管理、农业水价核算及管理、工程运行维护等机制体制建设各个层面,创新农业灌溉工程管理体系的机制体制[1]。

一是实行高效节水灌溉全域化。以高效节水灌溉为抓手,积极培育主导产业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绿色有机水果产业园。

二是大规模引入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通过PPP等合作模式,引入行业领军企业,通过优化设计、按户灌溉、明晰水权、水价改革,在全县8个镇(街)重点种植园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05万hm2,并将已建成的近0.33万hm2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纳入一并改造、一并管理、一并运行。

三是推进工程物业化管理。以政府和企业合股成立项目公司,以鹤山街道的高效节水灌溉为首部中心,以村为单位成立灌溉管理单元,建立完善灌溉制度和机制体制,与用水户逐一签订用水协议,采用首部供给和散户供给两种灌溉方式,按户灌溉、分户管理。以企业牵头、各级配合、大数据辅助的方式,对项目区群众进行宣传培训,按需配置产业发展水肥比例及用量,大面积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物业化专业化管理,提升工程效益,确保长效运行。

5 结语

本文调研分析了四川省蒲江县灌区现状与需求,提出了以工程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建设为保障,着力实现工程、信息和管理三个层面有机融合的现代化灌区建设思路与布局,有效提升灌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现代化灌区的建设和良性运转,对于四川省相似灌区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蒲江县灌溉系统供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应用
基于GS+和ArcGIS的蒲江县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文创点亮乡村振兴之路——四川省蒲江县明月村发展模式解析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智慧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
仿生高效节水灌溉系统
新常态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