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危险源管理问题及全过程安全管理措施

2021-01-15 05:18孙庆艳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危险源全过程管控

孙庆艳

(新民市水利局水资源办公室,辽宁 新民 110300)

0 引 言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和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强调科学管控、精准定位的安全管理模式,其以危险源辨识为导向实现了传统管理模式的转变[1]。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作业条件苛刻、工程体量大,具有危险源多、种类多且工艺技术多的特点,传统的管控模式存在较多的盲点且效率不高,不利于现代化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实现。因此,强调安全管理优化及危险源辨识的全过程安全管理,能够立足于水利工程特性实行更好的安全管控。依据新版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将危险源的定义概括为:可能对人身健康产生损害或伤害的根源、行为、状态,或各种形式的组合。一般地,危险条件、出发因素、潜在危险为构成危险源的基本要素,各危险源预期出发因素间具有密切关联[2]。工程管理过程中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隐患,对此应实施有效的措施整改可能产生安全事故的危险源,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因此,工程上不断防止或消除安全隐患的过程就是危险源管理的实质。对此,文章结合现有研究资料初步探析了水利工程危险源识别办法,针对危险源管理问题提出全过程安全管理对策。

1 水利工程危险源辨识

水利工程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确保流域防洪安全的重要举措,施工过程中受工程体系的庞大性、施工环境的复杂性等限制面临着诸多危险因子,对全过程管理工程安全产生显著影响。从工程特殊性出发,水利项目具有危险源多、施工专业多和工种多的特点,强调全面落实工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施工特性的角度,水利工程危险源有:①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且工程施工环境恶劣,如工期受自然条件限制而出现拖延,并使得导流工程、临时围堰出现超负荷运行,显著增大施工的危险性;②工程地质条件不成熟且施工地理环境复杂,因支护不及时或面临丰富地下水深基坑开挖存在危险;③爆破作业多、工程体量大导致安全管理的风险高;④水利工程交叉作业危险性大,投入的大型设备较多;⑤水利工程具有更高的工艺性、施工专业性要求,而极强的专业性和复杂的工艺易形成技术、工艺危险;⑥施工人员繁杂且地形复杂,高空坠落、爆破等危险性极高[3]。因此,施工安全管理实施、工程的特殊性等因素导致了水利工程危险源的复杂性。通过全面辨识工程危险源,可为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形成完善的危险预警和全过程安全管理体系提供指导。

2 水利工程危险源管理问题

水利工程的危险源头多、管理难度大,比较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是管控体系构建的根本要求[4]。然而,施工建设时落实水利工程危险源管理不到位,尤其是安全监管技术不到位、安全管控效能低和危险源辨识不全面等问题突出,对全过程实施工程管理造成影响,危险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1 安全管控效能低

在构建安全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实施全过程安全管理,然而受危险预警、危险源辨识不足等条件限制,导致水利工程安全管控技术较为缺乏且管控效能极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施工工艺、技术等为构成危险源的主要来源,因危险源管控过程中未能落实相关安全技术,对安全管理时效性造成极大的影响。此外,由于气候环境、工程地质、水文资源、地形地貌、交通等条件的改变或者管理缺失,工程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因安全隐患排查不及时、违章作业与指挥、持有侥幸心理和熟视无睹等,未能及时消除和整治安全隐患,以发生安全事故[5-6]。考虑到危险源种类多、数目多的实际情况,完备的完全监控技术为充分发挥安全管理效能的根本要求。然而对于新工艺、新技术的安全监控还存在一定不足,现阶段尚未建成考虑危险源的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

此外,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多且专业的安全管理员较少,为了满足工作需求仅有少数2-3a工作人员刚毕业的人员直接参与,现场管理经验及其能力素质远远不足,辨识危险源专家严重匮乏。有的项目危险源清单未实行全过程、系统、全面的辨识,而仅仅通过修改其它类似的项目来确定。

2.2 危险源清单不完善

实际上如何强化危险源辨识为构建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从而为危险源预警、目标导向及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然而,危险源清单不完善、危险源辨识不到位等因素,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和有效管控危险源产生影响。①缺乏完善的危险源清单:建立的危险源清单可以提供目标导向,为安全施工与危险源管理提供参考;然而,因较长的施工周期使得危险源辨识不全面、清单更新较慢,对及时更新危险源清单产生影响。②未精准辨识危险源:立足于工程各要素全面认知危险源,实现危险源的精准辨识;但是受管理成本、施工进度等条件限制,危险源辨识较粗放、精准辨识不足,无法确保危险源管控的有效性与针对性。③危险源辨识参与人员素质不高且缺少组织开展工作,危险源辨识认识时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并给精准、全面的辨识危险源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全面开展危险源管控工作。④危险源清单更新不及时:水利工程建设工期一般为2-4a,部分项目部未结合工程进度及时更新危险源清单,并产生不可控的风险。

2.3 缺乏动态监管机制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覆盖范围广、涉及因素多,对管理人员有更高的素质要求。然而,工程实践中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整体不高,在实施动态化管理与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时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危险源管理中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落实不到位,其责任意识淡薄且缺乏安全管理时效性;其二,实时变化的危险源决定了安全管理的动态性,强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危险源清单不完善、危险源辨识不精准等使得动态监管机制存在不足,对有效开展全过程安全管理产生限制。所以,建立动态化监管机制以及加快人员素质的提升,为科学实施安全管理和进一步强化危险源管理的重要保障。

3 全过程安全管理措施

为了有效落实考虑危险源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应注重突出危险的精准管控以及构建危险预警机制。实践表明,精准辨识危险源为实现安全施工管理的关键,在动态化管理时要不断完善危险源信息库,为科学实施、精准管控创造良好的条件[7]。在多维环境下,持续优化水利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条件,切实提高管控效能以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因此,为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加快信息库与人才库建设

为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以及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应加快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考虑危险源数目多、种类多的实际情况,通过优化安全管理体系及建设危险源信息库,保证有效实施工程安全管理。①以工程建设与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加快建设并不断完善信息库,为实施安全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②以培养安全管理人才促进人才库建设,切实提升信息化管理与安全管理水平,以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满足工程管理需求;③以危险源信息库导入为依托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为确保全过程安全管理的实施还要不断完善管理平台功能。因此,要立足于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两个维度,从优化内外部环境出发创造良好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条件,为安全管理机制的形成提供保障。

3.2 强化危险源精准辨识

针对危险源数目多、种类多的情况,应强化危险源辨识及实现安全精准管控,这也是动态管理危险源的必然要求。①考虑工程特性构建危险源清单,全面精准辨识危险源以实现全过程安全管理;②动态辨识危险源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态管理机制的创设,动态管理危险源的流程,见图1。

图1 危险源管理流程

由图1可知,通过全过程危险源辨识有利于强化动态管理,也为实现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提供基础保障;③加强管理组织,以更好的开展危险源辨别中全链式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提升管控能力,并以危险源管理小组的模式强化组织领导作用。因此,要在构建水利工程动态管理体系、精准辨识危险源等维度空间,确保能够有效落实安全管理。通过危险源管理小组、强化组织领导作用及全过程危险源辨识等,为提高安全管理效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 完善危险源评价流程体系

在精准辨识危险源的基础上,有效评价危险源为实现层次管控危险源的基础保障。实践表明,应结合危险源的发生条件、危害性及其分类等要素开展有效的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危险源管控措施,评价流程如图2所示。以水利工程为例,要全面考虑危险源辨识、工程特性评价分析各危险源要素,并对危险源采取精准的管控。此外,不同类型的水利项目,其危险源性质具有明显的差异,通过有效导入发生条件、危害程度判定等过程,以提高管控方案处理的精准度,确保能够有效实施危险源管控[8-11]。在达到实效控制的基础上,应对“重新评价”快速做出反馈,以保证辨识危险源后相应评价工作的开展。

图2 危险源评价流程

4 结 论

综上分析,危险源辨识为创新性创建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安全管控措施精准实施的重要依据。针对危险源数目多、种类多的特点,通过有效辨识危险源构建水利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机制,在科学实施、精准管控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效能。立足于“危险源”精准指导创新实施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以加快信息库与人才库建设、强化危险源精准辨识、优化危险源评价流程和构建动态管理机制等措施,科学实施水利工程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危险源全过程管控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