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停车场加固改造施工技术

2021-01-15 08:14段锋
安家(建筑与工程) 2021年49期
关键词:衬套立杆停车场

段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汽车比例显着增加,地下车库因其房间利用率高,由于存储空间大、成本低的原因,开发商越来越多口音。地下车库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所处的具体情况易受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听起来。同时,作为连接上部结构与基础的中间环节,承受整个结构中最有效的上部结构的全部负荷很大。而地下混凝土结构一旦产生裂缝,不仅会受到影响正常使用车库,降低建筑耐久性、承载能力,这甚至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地下停车场加固改造施工技术进行了综合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停车场;加固改造

引言

根据原有建筑工程地下停车场提供的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及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对现有建筑地下停車场进行加固改着处理,同时遵循安全可靠、工艺可行、造价经济、满足工期要求的标准保证项目的开展。

1工程概况

本停车场是一层地下室,总长度约402m,总宽度约102m,l/h比例为4.0,总建筑面积为457.13m2。该地下 停车场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 类,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基础采用筏板基础。 该地下停车场总长约 85.3 m、总宽约 77.4 m,主要柱 网尺寸为 6.0 m、6.3 m、7.5 m、7.8 m、9.0 m、10.2 m。 停车场地下一层层高 4.3 m,地下二层层高 3.6 m,总建 筑面积为 11 052.7 m2 (其中地下停车场 10 764.7 m2 , 自行车库 288 m2 )

2主要问题

应加强施工阶段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和检查,包括项目检查、经常发生的地下车库泄漏、高昂的处理费用,甚至直接影响质量评估。目前的主要问题如下。(1)留下灌溉带和施用缝是不合理的,规定更为武断。(2)现场执行往往采用通常的做法,而且执行工作十分繁重。(3)防止裂缝和渗漏的意识薄弱,管理责任无法落实。(4)防水详图无法处理,部分防水施工是虚幻的。

3地下停车场加固改造施工要点

3.1施工准备

检查桩的位置。收到设计单元的柱定位平面后,请检查柱定位平面和原始结构平面,以查看柱定位是否与原始结构受力的主要构件相冲突。针对碰撞情况与设计进行通信,根据允许的范围调整桩的位置,减少因开口导致的对现有结构的破坏,并降低后续修复的成本。(2)定位桩的位置。在填充桩之前,必须打开原始底板和底板,以便根据测量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构建三维模型,根据桩的位置检查平面,使用支管和标尺测量桩的位置3)钢衬套的选用。钢衬套的长度必须在执行前计算。运行时钢衬套所需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楼板插入深度、造型层厚度、底板厚度和底板深度的总和。钢衬套的插入深度不得小于1.0m,应保留钢衬套顶部的法兰。如果钢衬套长度不符合使用要求,应焊接固定。钢衬套使用Q235钢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计算壁厚。

3.2首层室外停车位处地下室回顶

综合考虑结构设计,内设300mm×200mmH型钢骨柱,在顶板开凿前形成临时支撑设施,在1~12轴交C~D轴区域(采用钢管架做临时支撑。(1)纵向400mm×750mm框架梁模架立杆不共用,支撑立杆至梁底,立杆横距600mm,纵距不大于900mm,步距1500mm、1400mm,顶托内主龙骨用48双钢管,次龙骨梁底40mm×90mm方木垂直于梁长布置,立杆顶部自由端高度不大于300mm。(2)次梁300mm×600mm模架梁板,不共用立杆,支撑立杆至梁底,立杆横距700mm,纵距不大于900mm,步距1500mm、1400mm,顶托内主龙骨48双钢管,次龙骨梁底用40mm×90mm方木垂直于梁长布置,立杆顶部自由端高度不大于450mm。(3)200mm厚板模架支撑立杆至板底,立杆横距不大于900mm,纵距不大于900mm,步距1500mm、1400mm、500mm,主龙骨采用48双钢管,次龙骨板底用40mm×90mm方木间距不大于300mm,立杆顶部自由端高度不大于450mm。

3.3基坑工程改着

基坑围护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基坑稳定性分析。土体滑动、管涌、流沙和支护结构变形都会对土体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主要包括:①基坑稳定性分析。在选择圆弧滑动法分析和验算支挡结构整体抗滑稳定性时,应注意支挡结构一般有支撑点的情况,这与圆弧滑动法验算边坡整体稳定性不同。有支护结构的滑动面圆多靠近基坑内侧,最不利滑动面通常通过试算确定。②基坑渗流稳定性分析,在饱和粘性土和砂土中开挖基坑时,多数情况下需要支护,基坑支护结构通常采用地下连续墙、SMW法、排桩和普通插入式搅拌桩。由于工程现场地下水位较高,开挖后非常容易造成基坑底部的渗透破坏。因此,在验算支护结构埋深时应考虑基坑的渗透破坏,设计中的渗透稳定安全系数应满足规范要求。③基坑抗倾覆稳定性分析,主要是主动土压力区和被动土压力区的压力绕过最后一个支撑点的时刻是否平衡。因此,在基坑内壁前极限被动土压力的分析计算中,应考虑支撑墙与坑内土体摩擦角的影响和土体粘聚力的影响。④基坑底部地基土抗隆起稳定性分析,基坑底部地基土抗隆起稳定性分析计算,对保证整个基坑的稳定性,控制基坑侧壁变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抗拔力的计算结果应满足规范要求。⑤基坑底部抗突涌稳定性分析表明,工程场地地下水位较大,基坑底部隔水层较薄。如果隔水层下侧存在承压水或水压相对较大的滞水层,当上隔水层土体无法抵抗下侧水压时,基坑底部会发生突涌破坏,基坑侧壁变形失稳。在设计所示的基坑支护方案之前,应查明场地的地层分布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时,先施工支撑斜 抛撑的立柱桩,再浇筑基坑反压土坡脚 以外的地下室底板,并设置传力带至商 业广场地下室底板(已先期施工),同时 在底板上设置斜抛撑支座牛腿,待斜抛 撑安装完毕后二次卸除反压土。斜抛撑 待地下室施工完成,基坑回填后,割除与 外墙交界处设置止水钢板。对出现桩间 土崩塌的部位采用桩间砖砌拱墙挡土、 拱墙背后局部空洞采用细石填实等措 施。

3.4底板和底板开口

板和底板的开口是通过水钻来实现的,桩位置的中心用于小孔布置。根据查询规格,开口半径值为「英尺半径+钻孔半径++50mm」。洞口的执行要点如下:(1)洞口的执行必须确保相同柱位置的顶部、中间和底部洞口具有相同的同心直径。(2)如果在钻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垂直偏差,则应停止钻探,并用较大直径的衬套重新钻探,以确保纵向符合施工要求。⑶每块板开完后,用一个直径与要安装的长槽相同的1米长型号钢衬套进行安装试验,观察衬套壁和板的边界是否堵塞,如果出现问题,应再次修复孔以确保l4)上、中、下三层开洞后,用横木位置处的桩位置控制点进行浓度控制。

3.5防水层加固

地下混凝土结构抗渗砼不但起着承重和围护作用,而且还具有很好自防水作用(依靠混凝土密实性达到防水目的),因此,混凝土自防水是防水之本,控制地下室不出现渗漏,主要要控制好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从防水混凝土原材料控制、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防水混凝土养护控制等多方面相结合,将大大减少地下室渗漏率。严格控制防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重视防水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把控,严格按经审批后的防水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浇筑施工,重视混凝土的浇筑密实度,防止漏振,形成蜂窝,避免产生施工冷缝形成渗水通道。防水混凝土结构不应出现漏浆导致混凝土疏松等缺陷。防水螺栓中部设置止水环,中部钢板与螺栓必须焊缝饱满,没有漏焊点。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砼强度达到拆模条件施工,采用密封材料封堵螺杆端头,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封堵做成突出墙面饼状。应按砼浇筑规范要求,控制浇筑高度不应超过2m,当超过时,应根据方案要求采用溜槽、串筒等浇筑工具。墙体水平施工缝应高出结构底板不小于300mm高的位置处,各种施工缝止水钢板搭接处焊接必须满焊。

3.6地下室新旧结构交接节点改造与加固

后植锚筋施工过程中,对原结构钢筋及后植锚筋的保护 是质量控制重点。植筋钻孔前采用超声波钢筋扫描仪对原构 件钢筋的走向进行扫描定位,为确保扫描的准确性,使用该 设备前,应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进行验证。所有新增结构植 筋连接节点质量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控制,同时落实公司内 部的“三检制度”,落实第三方检测制度。

3.7剪力墙模板工程施工

根据该工程结构特点,新增条形基础采用砖模,墙柱、框 架梁和板采用18 mm 厚的多层板,50 mm×100 mm 的方木背楞, 间距不大于250 mm。新增墙体模板选用15 mm 厚的胶合木模 板,次龙骨采用 48×3.5钢管(进场实测壁厚不得小于3 mm) 间距不大于230 mm,主龙骨采用双 48×3.5钢管(进场实测壁 厚不得小于3 mm)间距不大于610 mm,外墙采用 14止水螺杆, 间距不大于460 mm×610 mm,墙模采用用钢管立撑、斜撑加固,

3.8其他加固处理

根据现场车架柱裂缝的工作状态和损坏程度,受损车架柱分为3类:①轻微损坏,在车架顶部或底部仅有少量细微裂缝的情况下,裂缝宽度不大于0;②对于中度损伤,柱底或顶部有几处倾斜裂纹,裂纹宽度大于0.3mm,小于1.5mm;;③如果损坏严重,柱底或顶部有几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1.5mm,具体加固处理方案如下:(1)先对损坏的钢筋混凝土进行修复,修复后采取2)对于只在钢筋的三个区域之一、底部加密区域或中央未加密区域有较大裂纹的钢筋,应首先用钢管吊起柱顶和周围的顶板,然后将混凝土切割成裂缝(保留原有钢筋),用高强混凝土浇筑或较高级别的细石混凝土重新浇筑,达到混凝土年龄后用外钢加固角料;3)对于在底盘柱三个区域中的两个区域、底部柱加密区域或中央未加密区域有严重裂缝的柱,应首先使用顶部回水钢管清除底盘柱(保留原有钢筋)中所有损坏的混凝土,然后用高强混凝土浇筑或高级精细混凝土,达到混凝土年龄后用外钢加固角料。

结束语

对于当前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加固改造施工,首先需要考 虑地下室的整体结构和受力情况。同时,针对承载力不均匀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问题,应采用调整配筋形式的方法,保证 了整个结构的协调性。因此,在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加固改造 施工中,除了控制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还需要根据工程需要 选用适合的加固施工技术,从而提升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稳定和长期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尧帮.某独立地下停车场安全性评价与应急加固处理[J].建筑安全,2019,34(12):30-33.

[2]张志超.江滩软弱地基区地下停车场围护结构设计及施工探讨[J].城市建筑,2019,16(24):66-67+92.

[3]田钧.新昆明南站地下停车场坪软基加固方案研究[J].低碳世界,2017(03):205-206.

[4]張学生.地下车库楼板作为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J].城市住宅,2016,23(06):121-122.

[5]罗瑜.地下室顶板上架设施工电梯的结构加固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225.

[6]周彤.某广场地下停车场上浮原因分析及处理[J].浙江建筑,2011,28(10):35-38.

[7]肖飞,张红改.不均匀沉降引起某大型地下结构开裂的加固方案[J].江苏建筑,2008(S1):41-44.

[8]苗吉军,刘才玮,刘延春,李乌江,王海峰,张博.某沿海地下停车场剪力墙裂缝开裂分析及处理研究[J].工业建筑,2008(S1):358-360+369.

猜你喜欢
衬套立杆停车场
满堂碗扣支架间排距快速确定问题探讨
盘扣式钢管独立支撑塔架承载力研究
汽车麦弗逊悬架前下摆臂衬套布置形式研究
偏心衬套的更换技巧
高大模板支架模型试验受力分析
超载下高支模碗扣式架体单元组装方式分析
过盈装配的传动轴衬套尺寸设计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铜基合金衬套端面镀铬质量的改善
PLC在地下停车场排水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