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优化策略探究

2021-01-15 00:47孟佩军
当代体育 2021年44期
关键词:参与度体育锻炼教学方式

孟佩军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在整个学科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体系较为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制约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目标。为此,通过阐述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和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重要性,分析了初中学生缺乏主动运动兴趣的原因,提出了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以期促使体育教学的深入开展,实现对体育教学的目标。

体育课程在初中教学体系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同时强化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素质差,对于参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低,加之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当前体育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乏味性。再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这就导致体育课程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需变革当前体育教学方式,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参与度,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1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的深入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初中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实力方面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相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改善。中学体育教学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对初中教学体系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关注程度又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其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是基础,初中全体教师和学生均需参与体育锻炼。然而部分学生因为受体能或是健康状况的影响,未能参加体育锻炼或是运动强度与其他同学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由于学生学业繁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兴趣不高,有些教师甚至占用体育课程时间补习其他课程,同时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时闲聊,未投入精力进行体育锻炼,有些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其他科目课程,这样的情况显然与体育课程的要求不符,而且体育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其学时较少,学生若未能有效的利用体育课程时间锻炼,很难完成体育锻炼的目标,教师同样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2 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重要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创新性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深入的挖掘出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体育教学的深入开展,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2.1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教师在初中体育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程项目的参与度,进而形成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观意识,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具体而言,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基础,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以此推动初中体育教学的高质量实施。

2.2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初中阶段开展素质教育,重点着眼于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有必要高度重视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大力提升学生在体育运动上的主动参与度,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动力,促进初中学生积极参加,这样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力,进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 初中学生缺乏主动运动兴趣的原因

3.1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运动积极性不高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体育课程成绩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且普遍存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较为严厉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体育教师存在刻板的印象。在教师组织的体育运动项目时,学生不敢询问教师运动项目的强度和相关进度,其讲解内容,学生多置若罔闻。究其原因,多是部分体育教师未能将创新的教学理念全面落实,未能有效的组织开展活动,再者在教学过程中,讲授内容千篇一律,学生接受程度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教学模式的革新,否则很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体育运动项目。同时在体育课程中,教师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尤其是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显得尤为重要。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学生运动仅仅是重复单一动作,这就很难全面的掌握运动技能,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缺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3.2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参与程度低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性格叛逆。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对于内心脆弱的学生直接给予批评,而不顾及学生的心理变化,这就使得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开展相关体育教学工作。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没有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参与的权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想法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学生并不理解动作要领和运动规律。其次,教师教授的动作多是标准动作,但学生并不知道动作背后的逻辑关系,长此以往,教师教授的动作越来越不标准。最后,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并未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限制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甚至有些教师强制学生参与不喜欢或是不易运动的运动,这就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此,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主动权,做到因材施教。

4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

4.1 轉变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坚持学生全面发展为第一要务,但是仅仅依靠教学方式的改变并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教学不仅仅在于学生运动机能的提升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更要着眼于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此,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主要任务便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具体而言,教师对提升运动机能的教学和训练方式方面加以改进,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例如,在投掷实心球的运动项目,教师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可引导学生自主投掷,自行琢磨动作要领,这样就能在教学前使得学生熟悉课程内容,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在正式教学中,教师先进行标准的示范,学生再进行自主练习,并且不对学生做出过多的干预,强调自主学习性。

4.2 丰富教学形式,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围绕中考展开,其教学形式往往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体育成绩的提升和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这样的方式难以达到体育教学效果。为此,为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提升学生运动机能,教师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适宜初中学生的教学方式,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方式趋于合理化、多元化,增强体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此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同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素质,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在进行体育锻炼前,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跑步以便于热身,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热身跑步过程中增加趣味性的活动,如“两人三足”等项目,这样的训练将体育游戏和体育锻炼有机结合,能够激发出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和知识。

4.3 尊重个体差异,构建起科学评价体系

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对于体能差的学生而言,在接受起来不免有些吃力,甚至跟不上教学进度,这样就嚴重的影响了这部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减低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为此,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教师需充分地考虑每个学生的特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教学,保证每个同学都能有所进步。此外,初中体育教师还需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能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要改变以往单一化的评价方式,结合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身体素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保证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例如,在进行体操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前需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类教学,在最后的评价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动作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这样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来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课程参与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师层面要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个体差异,同时丰富教学形式,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构建起科学评价体系,以此增强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上海市清流中学)

猜你喜欢
参与度体育锻炼教学方式
在线教学下的大学生内在动机和参与度探析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