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2021-01-16 06:07孔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网络分析职业倦怠幸福感

孔霞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眉山620010)

1974年Freudenberger最早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概念,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在工作能力、精力和资源过度消耗下而出现的情绪上的枯竭的现象[1],特别容易出现在助人行为行业中[2-4]。幼儿教师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职业,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对其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影响,而且会由于其对工作缺少积极性和热情,而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明确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热点,该文利用Bicomb书目分析系统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6.0软件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发现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主题的发展和热点变化规律。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该文在中国知网(CNKI)中收录的文献中以“幼儿教师”和“职业倦怠”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以便更准确地反映研究结果,不设置检索时间,共检索到文献267篇,以notefirst格式导出保存至本地。

1.2 研究方法

将文献导出后,运用Bicomb软件统计分析文献发表年限和关键词,并将文献发表年限统计表、关键词频数统计表、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导出。然后将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导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6.0软件进行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高频关键词的网络分析图和聚类分析图。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发文量分析

图1显示,从2004—2020年,发表论文数量整体呈波浪式增多,2018年发表文章最多,2019年有些许下降,同时预测2020年发文量会高于图中显示的值。从局部上可以看出,在2004年前并没有相关主题领域的论文出现,这与早些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关注度不高有关,自从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和教师的心理健康后,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成为研究方向。

图1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发文量趋势图

2.2 高频关键词统计与分析

2.2.1 高频关键词词频分析

使用Bicomb软件对关键词进行提取、统计,267篇文献共提取关键词为981个,对词频大于4次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共17个,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高频关键词

从表1中可以看出,17个高频关键词中,幼儿教师出现了243次,职业倦怠出现了234次,除此之外,策略、原因、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职业认同、幼儿教育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这一结果初步说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主要围绕策略、原因、社会支持、幸福感等方面的主题展开。

2.2.2 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分析

该文使用UCINET 6.0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首先将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转化为“.##d”格式的文件,然后将该文件导入Netdraw生成幼儿职业倦怠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如表2、图2所示。

表2 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部分)

图2 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在图2中正方形表示关键词,正方形的大小与该关键词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成正比;两个正方形之间的连线代表两个关键词存在共现关系,线条的粗细表示两个关键词共同出现频次。结合图2,下文通过软件UCINET 6.0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希望以此来挖掘并呈现国内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热点。

2.2.3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相关研究的主题结构,该文对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分析,把联系较为密切、相似度较高的关键词划分至相应的类别中。在UCINET6.0软件中,点击菜单中的Tools→Cluster Analysis→Optimization,导入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并多次改变Number of clusters的取值,结合相关文献的分析,最后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分为以下4类,如图3所示。

图3 高频关键词聚类图

种类1由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策略、原因、现状组成,可概括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原因与策略的相关研究。根据分析相关文献可知,这种类型的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呈现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策略。如王晶等人[5]曾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和原因,将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归为社会因素、幼儿园管理因素和自身因素3个方面,并分别从社会、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3个角度,提出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种类2由幼儿教育、心理健康、幼儿园、职业承诺组成,这一类别主要聚焦于幼儿教师工作性质、职业承诺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如张豹等人[6]研究发现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承诺都与其心理健康相关。又有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幼儿教师工作投入情况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7]。

种类3由职业认同、情绪衰竭、职业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组成,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三大症状之一,所以这一类别可概括为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周晓芸等人[8]发现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章勇等人[9]发现特教教师幸福感与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孟晓龙[10]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

种类4由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工作压力、心理资本组成,可概括为社会支持、工作压力、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叶映华等人[11]通过调查发现社会支持通过教师的幸福行为表现的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袁殷红[12]发现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间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3 结语

虽然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已经有一定基础,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研究面较窄,多数研究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和策略上,并且其中很多研究在方法和路径上,甚至呈现的结果上,都有相同的地方;第二,研究方法单一,绝大部分研究者将研究方法局限于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第三,缺少量表本土化研究,大部分研究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直接引用Maslach编制的职业倦怠问卷,无法很好地贴合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基于上述问题,在往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展开:第一,开阔视野,多角度、多维度的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而非局限于原因和策略上。第二,尝试多种研究方法。由于前期研究方法单一,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如实验法、访谈法。第三,编制适合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实际的问卷。在引用国外有关职业倦怠相关理论的同时,要结合中国实际,编制出适合中国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问卷。第四,根据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提出适合国内实际情况的研究方案,从而有效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猜你喜欢
网络分析职业倦怠幸福感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基于交通运输业的股票因果网络分析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低轨卫星互联网融合5G信息网络分析与应用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的脑网络分析:来自EEG和ERP的证据*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