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政企校科研平台 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
——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1-16 13:42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院科技服务

席 宁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促进高校深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政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一条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2]高校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019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旨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始终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办学理念,传承“严谨求实 创新和谐”的校训,坚守以内涵建设强基础、以教学改革提质量、以质量管理增效益、以产教融合谋发展、以社会服务赢声望的办学思路,发挥学院校企合作的办学优势,围绕地方产业升级改造,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区域和行业提供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学院成为辽西地区精细化工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和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推广中心,初步构建了政企校合作新模式,提升了学院的科技服务能力。

2020年9月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首届“辽宁省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评选,本科和高职共同参与申报评选,学院的“二芳基乙烷的合成新工艺”成功入选首届辽宁省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提名项目名单,成为辽宁省唯一入选的高职院校项目。同年在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原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开展的“职业高等院校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展”案例征集评选中,经专家评议和网络投票,从129 所院校的389 个成果案例中共遴选出20 个典型案例优秀成果,学院的“芳烃绝缘油的生产技术”为其中之一。

2 完善科研工作制度建设,抓科技服务内涵构建

多年来学院贯彻落实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主动作为,在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立足石化,突出精细化工专业优势,开展科技服务,推动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学院在国家骨干校建设期间,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参与科技服务,浓厚了科研氛围,提升了教师技术服务能力,为学院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4年起,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科研工作制度建设,逐步开展科技服务内涵建设,优化科技服务生态环境,重视科研成果质量的提升,鼓励教师在开展校企技术合作的基础上,将技术成果化,将成果产业化。

2.1 抓政企校资源融合,添校企合作活力

2017年,基于高水平学校建设项目中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学院成立了由政企校三方参与的项目组,明确了工作职责,为深化政企校合作,开展资源融合提供了组织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成果导向,突出制度创新、强化政校企三方资源融合。建立产业发展方向、企业人才培养、企业技术需求的调研机制,通过进园区座谈、下企业调研、请政府协调,融合项目需求资源、科技人才资源和科研设备资源,明确了学院科技服务的主攻方向,助力锦州市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确定了由政府搭平台,企业需求和学院成果共融共进的工作模式。

2.2 抓制度构建,优科技服务生态环境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本质上是对科研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推动科研工作管理创新,激发科研工作活力,对于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部《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对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落实科研管理自主权、优化管理服务、加强诚信建设、改进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机制等做出明确规定,该通知旨在赋予高校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为科研人员松绑助力,激发高校科研工作活力。

⑴ 精准高效落实政策文件精神,注入科技服务动力

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改革,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3]学院及时将国家、省部等部门出台的系列政策精准高效落地,先后出台了《专利管理办法(试行)》《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修订了《科研成果转化办法(试行)》《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优化科技成果申报、转化流程,完善科研项目申报和资金管理,调整科研绩效比例,给科研人员松绑,增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同时完善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提升教师科研素质,将意识形态和科研诚信纳入科研管理全过程。

⑵ 深化科研工作评价机制,激发科技服务活力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4]学院健全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引入行业、企业参与科研项目评价,坚持分类型、全方面、全过程、多角度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将科研成果是否对社会有帮助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不唯论文,降低教师的科研压力,激发科技服务活力。

⑶ 优化科研团队建设,凝聚科技服务合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科技服务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离不开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研团队。学院秉承“以科研人员为中心”的政策导向,在2018年出台了《科研团队管理办法(试行)》文件,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科研团队建设,实现团队成员的优势互补,完善团队的公平机制,提高团队成员在利益决策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团队利益决策结果的公平性,释放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5]。

3 突出特色抓科技服务构建,探索政企校融合的科技服务新模式

2017年,学院基于“高水平学校”建设内涵,瞄准学院发展方向,明确科技服务的工作目标。围绕辽宁经济发展需求和精细化工行业需求,确定了以石化产品研发中心为核心,为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服务的目标,开展政企校科技服务模式探索。项目确定投入820 万元,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精细化学品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三个子项目的建设,以资源融合、制度构建、平台搭建、团队培育、项目管理等方面为抓手,构建科技服务新模式,激发校企合作活力、强化科技服务基础,增加科技服务动力,提高科技项目绩效。

3.1 抓政企校融合平台搭建,强科技服务基础

⑴ 服务平台建设

坚持开放共赢原则,以校地合作为桥梁,以校企融合为基础,开展政企校融合平台建设,探索同时满足三方需求的科技服务新模式。

学院以“提升人才质量、增强企业后劲、助力经济发展”为目标,坚持政企校合作,形成以政府为纽带、企业为核心、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为支撑的政企校深度融合的科技服务模式。政府通过校企合作、融合,储备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通过为学校和企业牵线搭桥;企业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解决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薄弱的问题,实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目标;学院通过政企校合作,充分利用政府、行业、企业、社会资源,提升软实力,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为辽宁经济发展助力的目标[6]。

⑵ 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务实管用的原则,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对接”。

学院发挥精细化工教育与技术服务的优势,与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所辖8 家企业达成园区、企业、学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与七里河工业园区共建博士工作站,通过共建政企校职业教育联盟、成立精细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精细化工产业技术研究、技术转让、技术孵化,共同推进滨海新区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智库建设。

学院依托自身软硬件资源,包括场地、科研仪器、科技人才、信息资源等,搭建创新资源交互平台,为中小企业及其他机构提供实验或检测服务;依托人才资源为政府、园区提供智库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实现优势互补。

⑶ 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是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通产学研通道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环节。

科研技术创新平台是由政府、企业、高校多方参与、多方共同作用,实现各类创新要素快速聚集,有效整合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平台,突破技术转移障碍,打破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推动科研成果高质量转化的有效途径。

2014年起,学院开始规划科研技术创新平台整体设计。围绕地方产业结构特点,突出学院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将学院重点专业发展与地方产业结合,实现技术、人才、产研的一体化。2013年学院成立了石化研究所,2014年以石化研究所资源为基础,获批了锦州市工业润滑油工程技术中心,实现了学院市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通过石化研究所的带动引领,其它系部也整合资源开展科研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目前学院拥有锦州市科研技术创新平台5 个,1 个省级众创空间。通过“5+1”的平台建设,将学院科研优势资源转化为地方的创新资源,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推动地方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2 抓科研团队培育,增科技服务动力

团队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最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团队的综合性优势在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方面作用很大。科研团队是指有固定研究方向、经过科学的有机整合组织而成的研究群体。在高职院校中,科研团队建设是指为了实现团队绩效及产出最大化,但是与本科相比基础薄弱,缺乏领头雁和科研平台,没有更多的项目支撑[7]。

在科技服务中,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很难出成果并难以坚持。科研团队的培育为科技人才搭建了一个工作平台。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吸纳科研方向相同、知识能力互补的人才,围绕某一确定的研究方向,在学院科研平台上开展项目研究,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学院科研团队中,除团队带头人外,整个团队还包括 2~3 名科研骨干、3~5 名的企业人员或相关研究人员。科研团队的效应是“1+1 >2”,不但能聚拢一批高水平人才,还能最大限度提高研发过程中的科技创新效率,实现共赢。目前学院培育了7 个科研创新团队,其中一个团队获批了2020年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称号,也是高职院校唯一一家团队。

科研创新团队在设备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为高水平领军人物的成长创造了条件。高水平领军人物的出现与中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长相辅相成,可以极大地提高团队乃至学校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学院以石化研究所为平台,组建了以杨连成博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主要科研方向是精细化学品研究、化工危险工艺的反应风险评价等。通过培育,该团队开展企业技术服务27 项,合同额291.5 万元,获批专利114 项,获批了辽宁省总工会创新工作室,与锦州市科技局共建精细化学品中试基地,获批锦州市工业润滑油工程技术中心。学院通过5年的科研团队培养工作,逐步明确了学院科研的主攻方向,确定了杨连成博士在学院科研工作方面领军人才的地位,为学院科研工作开展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3.3 抓科研项目质量,提科技服务质量和效能

通过“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方式将学院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与行业企业需求联系在一起,为行业企业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提高科研项目的有效性和转化质量。

学院以科研平台为基础,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取得很好的成效。为锦州镁赫化学科技有限公司、锦州佳禾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锦州康泰润滑油有限公司等36 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或技术咨询,累计合同金额222.2 万,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21 246.6 万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 项,转化金额61.1 万元。

4 关于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的思考

学院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打造政企校科研平台,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等职业院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去满足社会的需求。未来我们要从科技服务工作合作模式创新性、激励措施的实效性、人才培育的支撑等方面构建良好的科技服务生态环境,实现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学院科技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科技助我来看云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科技在线
海盗学院(12)
科技在线
海盗学院(7)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