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1-16 17:39孙燕重庆溯源律师事务所
环球市场 2021年3期
关键词:实体法程序法连带

孙燕 重庆溯源律师事务所

自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依法治国的主题已经深入人心,国家也全面推进了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法律自古以来对于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是保护人们权利的基本保障,尤其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商法,更是一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基准之上,简要提出改善措施,旨在为民商法的连带责任制度完善服务。

一、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商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关联不够紧密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民商法的规则出现变化后导致连带责任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中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民商法与实体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统一过程。其单独运行民商法的程序,则难以实现民商法的内涵价值,仅流于表面。因此在落实民商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实体法所包含的价值。当实体法的规则与程序法出现冲突时,需要程序法为实体法作出一定让步。例如:《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五条中的规定,将实体法关于共同侵权行为连带责任的规则加以改变,以适应程序法关于必要共同诉讼规则的需要,与上述内容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会导致民商法连带责任条款难以落实。

(二)诉讼时缺乏明确性

法律法规对于法律诉讼案件的诉讼时间规定一般是三年,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连带保证的保证期间仅仅规定6 个月。所以就导致了连带责任时限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产生不同的现象,这无疑对于诉讼时间的明确性缺乏界定,丧失了法律的威严性和科学性,同样也不能更好地保证相关债务人的合法权利,进而导致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划分不清晰、责任不明确、时间限制缺乏科学性的现象发生。

二、完善民商法连带责任有效对策分析

(一)逐步完善连带责任制度

民商法中虽然制定了连带责任制度,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在实践应用中难以发挥出其价值,最终影响到连带责任制的良好践行。为了有效发挥出民商法连带责任的作用,就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对连带责任进行不断完善、更新、补充,确保民商法中连带责任更加明确清晰。在完善连带责任制度时,不仅能单纯的从连带责任一方入手,更要从整个法律体系入手,以此增强连带责任的权威性。在出台与连带责任相关的法律规范时,需要综合考虑到连带责任的各项程序、制度,保证民商法连带责任落实的公平性。

在民事活动中,涉及的法律纠纷类型比较多,连带责任也比较复杂,在具体的案例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收集充足的证据,保证判决的科学性。当前民商法对于连带责任虽然没有相应的阐述、解释,也通过条目的方式对其进行了记载,但是连带责任案件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法律还没有完全覆盖。所以在实际裁决过程中,司法部门、司法人员都需要对连带责任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针对法律中的缺陷进行弥补、完善,尽可能的保证连带责任案件处理公平性。

(二)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有效结合

法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确保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将共同侵权连带责任的诉讼纳入诉讼之中是落实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必要之举。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有效衔接,要从落实保障人民合法权益这个落脚点出发,针对连带债务中单独一人能够清偿原告所有连带债务时,应当允许原告自主选择连带债务中的单独一人进行清偿。若债务人之一的个别请求权与全体连带责任的共同请求同时存在时,法院应当认可这一独立存在的请求权。

(三)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案件中,关于连带责任的确立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连带责任案件中如何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必须考虑的一个点。面对当前民商法中连带责任义务不明的情况,必须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全面收集涉及当事人的证据资料,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确定责任,切实的维护每一个当事人权益。如在民事经济案件中,某企业面临赔偿纠纷问题,需要每个股东承担这一责任,但是在责任大小上存在比较的争议。在实际裁决中不能简单的通过平均分配的方式来确定责任,需要对各个股东出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出资大小来决定连带责任大小,出资越多、所占股份越大的,其承担的连带责任也就越大。在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在案件判断过程中,要以案件为背景,不能单纯的遵守相关法律文件内容,要综合考虑案件特殊性,以此保证案件审判结果的规范科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商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实际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出民商法的作用,就需要针对民商法中连带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处置,加强民商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明确民商法连带责任中的诉讼权利划分,平衡债务人与债权人的主体关系,并进一步加强连带责任制度建设,以此为法律裁决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法律制度支撑。

猜你喜欢
实体法程序法连带
连带债务人实现追偿权的现实困境分析
神秘错综的连带感觉
认罪悔罪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程序法的内在张力
浅析“程序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互联网环境下国际私法面临的挑战
实体法与程序法相辅相成
爱屋及乌
论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
试与杨立新先生商榷《侵权责任法》第44条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