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科育人”在数学课堂落地生根

2021-01-16 02:55王洋洋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问题

王洋洋

[摘 要]实现学科育人的前提是发现数学学科对学生发展的独特教育价值.逻辑严谨、思维缜密是数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是数学学科育人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学科育人;直线参数方程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6-0007-02

2021年5月20日,南宁市三中四校区一百多名数学教师齐聚五象校区报告厅,听取了张春燕老师以“学科育人”为主题的《直线的参数方程》示范课.现将听课反思总结如下.

一、学科育人,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入手

教材对于直线参数方程的引入开门见山,用向量阐明推导过程.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也这样做,就会走上“重知识、重技巧、轻来源”的老路.因为学生还弄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直线的参数方程,就突兀地被告知另外一种新方程形式.在必修部分对于直线已经有了点斜式、截距式、斜截式、两点式、一般式等五种形式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很全面了.刚刚学完的参数方程第一节类似[y=x-1]这条直线我们也已经学会可以引入参数[t]将平面直角坐标方程参数化为[x=t ,y=t-1(t为参数)]的形式.这些都是直线的形式,可以说在高中阶段,直线的形式学得是最多的,为何此处又要学新的形式呢?

如果学生不明白为何而学,那么对于新知识的获取必然是不自发的,是被动的.所幸的是,张春燕老师的课,开头就以雨季经常发生的台风天气为例,创设情境,给学生以铺垫,引发思考,为解决何种问题而学.

师(课件展示):每年七、八月份是我国台风盛行期,为了使政府决策更具有科学性,气象部门必须准确追踪台风中心的位置.比如,一台风中心在点[M(40,10)],沿西北方向运动,当运动了10公里,台风中心的位置在哪里?当运动了20公里呢?

学生思考并动笔计算约2分钟后举手作答:[A(40-52, 10+52)],[B(40-102, 10+102)] .

师(继续追问): 那运动了t公里,台风中心的位置该如何写?

生:由[40-x=tcosπ4] ,[10-y=tsinπ4]可得[x=40-22t , y=10+22t ](t为参数).

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由具体的10公里、20公里的计算,推导出t公里时点坐标的写法的统一形式.这个环节就是黄河清书记学科育人中“三环耦合”中的一环,课堂育人四个维度中的“活动育人”,注重对学生数学抽象和概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抛弃事物的具体特性,只从“数和形”上去研究,这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过程.

在师生对具体台风距离问题的解决中,教师点明当需要计算直线中两点间的距离的时候,我们一般考虑一种新的直线形式,即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其中t就表示两点间的距离.

二、激活先期知识,以问题为抓手,实现思维的就近发展区延伸,突破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到利用向量解决求直线上两点间距离t的这个数学问题.

一般情况下,学生學习了指数函数的图像,在学习对数函数的图像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就可以达到目标.因为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本节课学生已有的直线的各种方程形式、参数t的意义、向量共线基本定理是分散的、无条理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模糊的,这时候就要教师适时地搭建“脚手架”,让学生顺利通过直线的普通方程建立直线的参数方程.学生开始肯定对此问题感到困惑,需要教师继续具体点明:选择怎样的参数,才能使得直线上任意一点的[M(x, y)]的坐标与某一定点[M0(x0, y0)]和直线的倾斜角[α]建立联系呢?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后发言.

生:两个点可以确定[y-y0x-x0=tanα] ,   [y-y0x-x0=sinαcosα] .

师:这个和我们刚刚的台风例子中给出的结构还差什么?我们想解决什么问题?两点间距离的参数t该如何引入呢?

生: [y-y0x-x0=sinαcosα] 化为[y-y0sinα=x-x0cosα],并假设[y-y0sinα=x-x0cosα=t],则可得到[x=x0+tcosα,y=y0+tsinα](t为参数).

在张春燕老师与学生的这段问答中,其实已经推导出了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

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既要是发散的,又要是聚合的.发散思考的广度,聚合思考的深度.想在课堂上收放自如地完成学生的思维训练,需要教师以问题为抓手,提问要有引导性,唤醒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现在直线的参数方程形式虽然出来了,但是我们的探究还要继续.此处的t可以根据我们刚刚的台风例子,结合三角函数计算知道确实达到了表示距离的目的.但是还有没有更直接的解决思路呢?张春燕老师继续引导学生加深思考.

师:已知动点[M(x, y)]相对于定点[M0(x0, y0)]运动是有方向的,而我们学过的向量也是有方向的,并且,在向量共线基本定理中[a=λb],其中[λ]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学生:直线由单位方向向量[e=(cosα , sin α)] ,此处有[MM0∥e],所以有[MM0=te] ,即[x-x0, y-y0=t(cosα, sin α)].即[x=x0+tcosα,y=y0+tsinα](t为参数).

“就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而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的可能性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决定,教学应该更多地创造“最近发展区”.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学科育人,深度辨析概念,展现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和结论的准确性

看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x=x0+tcosα,y=y0+tsinα](t为参数)的结构会发现,它与圆[(x-x0)2+(y-y0)2=r2]的参数方程[x=x0+rcosα,y=y0+rsinα]结构极其相似.因此,张春燕老师设计了概念辨析环节.

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x=x0+tcosα,y=y0+tsinα](t为参数)其中几个量的意义是:

① [(x0, y0)]为直线上定点[M0]的坐标,它是一个已知量,是直线过的定点的坐标.

②[M(x, y)]为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③[(cosα, sin α)]为直线的单位向量.

④t的理解是:[MM0=te].师生一起辨析:它是不是距离?答案是否定的,它不是距离,t是有符号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规定直线向上为正方向.当点[M]在[M0]上方时,[t>0];当点[M]在[M0]下方时则[t<0],所以我们有结论[t=MM0].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螺旋渐进的,此时还会有部分学生对该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存在困惑,所以在没有确认学生是否理解到位时,教师不应该操之过急,进行下一步直线形式的应用和改写.

课堂育人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而非简单地进行知识传递和解题套路技巧的花式机械训练.很多教师在突破t的理解时,操之过急,企图通过大量的训练来达到拿高分的目的.其实在能力立意命制考题的今天,这种套路式教学是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要想落实学科育人,特别是数学学科的思维育人,课堂就一定要慢下来,讲透问题的本质,将思考大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思考问题时要注意本质.为了更好地实现概念辨析,张老师给出了以下两个例子,让学生思考哪种才是标准的直线参数方程.

(1)[x=x0+rcos θ,y=y0+rsinθ]([θ]为参数).

(2)[x=13+3t,y=2+t.]

(2)式是非标准直线方程,只需要通过系数的调整最后也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只有用单位的方向向量[e=(cosα , sinα)],[ MM0=te],表示两点间距离時[MM0=te=t],则无须进行系数的变换,学生也不易出错.

另外,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解决是构造的巧妙、推证的严密、精确的结果,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这些美的元素.此处张春燕老师对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x=x0+tcosα,y=y0+tsinα](t为参数)构造的辨析和解释,就是美育的一部分.

正如黄河清书记在课题中讲到的:学习数学必须注重思维的学习,加强思维训练,是思维育人的抓手.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训练,让灵动的思维之花绽放课堂,而这正是数学学科所特有的育人方式.也只有这样精心地设计每个教学细节,讲透问题本质,关注学生思维发展,才能实现“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化,让学科育人真正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问题
英语教学中的教书育人探索
运用陶行知教育理念 发挥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论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