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菠萝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1-01-16 02:47庞家举
种子科技 2021年23期

庞家举

摘    要:黄菠萝树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就种植现状而言,我国许多地区都种植黄菠萝树,不但使黄菠萝的价值和综合功能提高,而且还能满足市场的材用、药用和特殊需求。然而由于外部因素影响,树木栽培难度加大,且容易受到病虫害侵袭。为此,相关人员就要提高重视度,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处理。文章主要描述了黄菠萝树的形态特色,探讨了栽培发展状况,并分析了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黄菠萝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3-013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8.3       文献标志码:A

黄菠萝通常又被称为黄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属于绿化树的一类。此类树木有着广泛的用途,其花、叶子以及果实都能应用在工业生产中,而其木材又因为具备较强的抗腐蚀能力,纹理十分清晰,在家具领域广泛应用。另外,其树皮还具备清热祛湿的效果,可入药。然而近些年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野生黄菠萝树的种植难度越来越高,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在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面予以重视。

1   黄菠萝树的形态特色

黄菠萝树的高度为12~22 m,一些大型树能够达到32 m。枝干极为扩张,成年树的树皮有厚木栓层,颜色以灰褐色居多。内部皮肤非常薄。呈现为黄色,味道极苦。叶轴和叶柄部分以纤细状态为主,小叶数量在6~15片之间,为纸质状态。果实则为圆球形,直径为1 cm,颜色是蓝色,里面一般会有6~9条浅纵沟。花期是5—6月,果期是9—10月[1]。

2   黄菠萝树的栽培情况

我国辽东区域黄菠萝数量十分有限,近些年其种植量有了显著提高。比如知名的福兴林场,其在原有基础上对阔叶林的种植比例扩大,以此起到保护的效果,转变早期“重落轻阔”的陈旧理念,使得林场的经营模式得到改变,逐步变为综合型经营方式。现如今,福兴林场中的黄菠萝经济林面积显著扩大,已达到5 200 hm2,成为当地示范基地。

3   黄菠萝树的栽培技术

3.1   选地和整地

黄菠萝树本身具有深根性特点,因此通常适合种植在阴坡、半阴坡、半阳或者山中下腹的区域,而坡度不能超過30°,同时土层必须保持较高的厚度。

从人工栽培的层面来看,在进行黄菠萝整地的时候,必须保证灌水和排水工作条件达标,基础设施满足要求,同时土壤必须足够肥沃,时刻保持湿润的状态。在进行整地的时候,应施加农家肥,例如基肥,要做到3 500 kg/年、过磷酸钙为28~32 kg/年。在整地时,深翻的深度需要控制在22~30 cm,并提前设置一个宽度为1.2~1.3 m、高度为25 cm的畦,最后再将土体材料细碎整平[2]。

3.2   选种选苗和栽培条件

为了更好地进行造林,通常可以选择1级黄菠萝苗,高度为65 cm左右,地径为0.7 cm,确保整个根系十分发达,而侧根数量不能少于12条,以此为之后的移栽切根创设良好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黄菠萝种子具有休眠特点,通常需要花费60 d,才能从长期休眠中醒来,醒来之后采用比例1∶4对种子和细沙展开配制,在完成混合搅拌之后,将其埋到土里,完成越冬。在春播开始的前25 d,可将其全部取出来,再次混合,放到木箱里。选择一个温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开展催芽工作,慢慢等待种子开口播种。

通常而言,黄菠萝树主要在山中的下腹区域进行种植,坡度都超过了45°,每年4月种植最为适宜,因为这段时间土壤已经解冻。在进行栽植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参照规定要求,对根系部分加入保水剂,完成沾根处理工作,并确保栽植密度控制在1.6 m×2.2 m。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短期轮伐的模式,逐步展开定向培育,并将栽植密度控制1.2 m×1.6 m。

3.3   种子繁殖

每年9月,黄菠萝树进入了种子采集的重要阶段。此时,多数果实已经完全成熟,外部表面呈黑色时就能采摘,具体收集步骤:果实放置腐烂—碾压—去皮、去除残渣—获取果实—阴凉处备干。

通常来说,黄菠萝的种植时间每年4月初,也就是清明节,而秋播时间是每年11月。因此在4—5月就会出苗。基于早期经验,当黄菠萝树苗培育1~2年时,其苗木高度通常在40~80 cm,此时就能选择出苗圃移栽的模式。

3.4   苗期管理

在对黄菠萝树栽植时候,苗期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多方面内容。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做好间苗和定苗工作,确保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出苗,超过85%之后,需要立刻将覆盖物全部去掉。在苗齐之后,还需要将其中的弱苗全部清理干净。当苗木长到8~12 cm,需要对株距展开有效控制,株距为4~6 cm,如果苗木长到了18~22 cm,株距则需要调整为8~12 cm[3]。

除草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整个育苗期中,工作人员都要定期展开除草,以防草荒情况产生。第一次除草的时候,时间为播种后期至出苗前的中间期,而中耕除草则控制在出苗后期至郁闭前的中间期。在定植工作结束之后,必须在夏天和秋天展开中耕除草,次数为3~4次。当黄菠萝苗木长到4~5年时,工作人员可以参照具体情况,适当延长中耕除草的周期时间,基本为3~4次/年。需要注意的是,每次除草的时候,土壤都要完全疏松,将杂草杂质全部翻入土壤之中。

除此之外,追肥工作也十分重要。工作人员需要参照中耕除草的具体状况,合理调整追肥的方式。从第一年开始,每年至少需要进行3~4次追肥。追肥方法是在每块田地里加入大量的混合粪水,容量为2 200~3 200 kg。在夏天结束时,还需要进行一次追肥,将总量控制为2 200 kg/hm2。

在排灌期、播种之后和出苗期阶段,都要加入大量水液,确保土壤长时间处在较湿润的状态。尤其是夏季,由于外部温度较高,通过这一方式就能确保幼苗正常生长。在郁闭之后,则需要减少水液的添加量,甚至完全不加水,以防止根部腐烂。而在降水天时,由于水液量增加,则需要做好排水工作。

3.5   定植造林

在进行定植造林的时候,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4]。其一是完成定植之后,需要采取持续抚育管理的方式,时间长度为5~6年。若发现树木存在树梢干枯的状况,需要及时采取平茬措施,并进行定干和摘芽。

其二是采用特定的留种技术,通过选择一些优质、高产、生长16年以上的成年黄菠萝树当作留种树木,并在每年11—12月,对一些已经完成成熟的果实予以采收,之后将其放在木桶里面,密封存储。经过15 d的时间,将其外部完全捣碎,并取出种子,用水液清洗之后,放在通风干燥地方晒干[5-6]。

其三,这些年黄菠萝树的采收和加工技术有了较大进步,已经逐渐变得十分成熟。工作人员通常会选择15~20年生的黄菠萝树在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下旬实施环剥处理。但是,在进行剥皮时,只需要将其中一部分去掉即可,尽可能将黄色树皮完全保留下来,并通过长期暴晒,让其进入到半干的状态,之后再使用石板展开堆叠。

4   黄菠萝树的病虫害处理

4.1   锈病的防治

为了确保黄菠萝树的种植效果提高,所有树种都能健康生长,在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研究时,自然需要足够全面。通常来说,对黄菠萝树造成影响最大的病害是銹病,为害时间为5—6月份。但凡出现,叶片部分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其病源主要是真菌的担子菌,在出现病害之后,叶片部分就会出现一定量的小疱斑,呈橙黄色,尤其是在整个东北地区,十分常见。在进入6—7月时,就会进入为害高峰期。

在进行防治时,可以在病发的初期阶段,采用敌锈钠400倍液+30%粉锈宁700倍液。同时,0.3~0.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和50%的二硝散200倍液,每次间隔7~12 d喷洒1次,一直持续2~3次,锈病就能逐步消除。

4.2   蚜虫和蛞蝓的防治

对于黄菠萝树来说,蚜虫和蛞蝓是出现率最高的虫害,若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害程度极为严重。为此,工作人员可以使用45%氧化乐果乳剂900~1 200倍液展开喷洒,之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石和叶煎汁。

此外,还可以在清水里面加入4~7 g/kg肥皂液,同样能够消灭蚜虫。在对蛞蝓进行处理的时候,可以在蔬菜或者瓜皮中加入2%~4%石灰水[7]。

5   结束语

现如今黄菠萝树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十分重要的树木种类,为了确保其健康生长,工作人员需要在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面作出努力,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树木能够正常生长。发挥黄菠萝树的价值,提升当地经济水平,并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德峰,申铁双,郭书林.黄菠萝树的繁育栽培技术[J].国土绿化,2014(2):38.

[2]张志环,王清君,刘立波,等.不同更新方式对黄菠萝幼树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技,2010,35(6):1-4.

[3]王高鹏,王瑶瑶,程超民,等.黄菠萝树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8):65-66.

[4]杨义.简析黄菠萝树的栽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20(4):185.

[5]季东发,闫朝福,朴楚炳.黄菠萝采种及育苗技术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0(4):18-20,35.

[6]王继平.黄菠萝资源的培育技术及经营对策的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2):195.

[7]张宇.论述黄菠萝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新农村(黑龙江),2016(1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