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理路

2021-01-17 07:48刘翔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亲和力政治思想

刘翔宇

(安徽建筑大学,合肥 230601)

亲和力作为本学科外的“舶来”理论,只有通过动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这种亲和的属性才能被教育对象肯定,也即亲和力的生成。因此,弄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何以生成,并在此基础上找准着力点,提出关键方案便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的历史积淀与现实呼唤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其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的良好合力,最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所产生的亲近性、吸引力和倾向性,教育对象对教育者和教育活动产生的亲近感、趋同感与和谐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是现成的,它有着自己的生成轨迹。

(一)我党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着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推进而持续发展。建国初期,围绕“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主要任务,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与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也主要借鉴苏联教育经验及建国前革命时期的经验。与此同时,广泛进行各种形式的劳动生产、群众斗争。这一阶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性改造”的特征、工具性特征明显,但注重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树立榜样、重视宣传工作等优良作风对我国早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围绕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将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现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并重申“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提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重回正轨。这一时期,党重新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明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内容、原则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已然成为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针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党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进行了诸多指导性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与期待。”[1]这是党第一次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放在战略高度,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者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开展并探索更多形式的思政工作。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坚持以生为本,重视青年发展,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不断形成与其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党和国家之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要求的重要体现,与我党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一脉相承。

(二)学科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积极推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及其纵深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经验形态存在,许多师专学校为培养中学政治课教师开设了政治教育专业,并没有实现科学化、学科化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命题的提出到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得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上了学科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随后,硕士点、博士点发展迅速,经过学科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调整至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学科实现了专业化发展,其定位愈加准确,理论成果显著。

学科建设促进了相关理论的发展,诸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内容、目标和方式等各要素的重大改变,激发了从“生命线”到“功能线”、“社会本位”到“人本位”、“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积极关注,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比较研究的不断深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西方的道德讨论法、价值澄清法、社会行动模式等注重教育对象的能动性,更加侧重启发、引导与实践。思政范式研究,除了文本范式,社会哲学范式、人学范式研究层出不穷。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范式研究、心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纵深发展,从不同维度揭示了对其本身的生命关切与人文关怀。

(三)现实境遇亟待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一定时代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任何实践活动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离不开特定的场域和生态。面对剧烈的社会转型和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大学生群体呈现的新样态呼唤亲和力的生成。

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渗透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鼓吹所谓的自由与人权、普世价值、极端个人主义等等,无疑从情感接受与认知认同的最初阶段便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另一方面,当今时代是个体意识觉醒并走向成熟的时代,“00后”的大学生有强烈的情感诉求、参与意识及其网络化的生活习惯。他们的知识获取早已突破了教室和校园象牙塔的传统边界,各种社会思潮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价值观念产生影响。不容忽视的是,当下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反映了新时代大学生需求的特征与症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仅是之于革命斗争、政治形态的统治意图,更重要的价值转变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价值观的矫正与优化。目前,不少高校仍坚持教育与管理上的落后理念,表现在“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落后,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事实表明,唯有基于学生需求侧这一现实,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才能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的逻辑向度

(一)逻辑起点:“现实的人”

要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首先要解析它的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其亲和力的生成根源于现实的人。

人的本质属性区别于动物,“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3]人离不开社会存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要实现人的类特性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到个体受制于社会的局限性、认知的滞后性,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不能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包括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从现实的人的需求出发,找到与人的心理结构中的相通面,亲和力才能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原初动因,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4]当前大学生的需要更是广泛的、变化的、多样的、无限的,除了基本生存的需要,更追求学习成长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与期待才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逻辑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逻辑支点: “灌输”与“接受”的有机统一

“灌输”这一概念的系统阐述肇始于列宁对当时俄国工人运动的自发性而忽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错误思想的批判。以此概念为基础形成的灌输理论反对自发论,无产阶级先锋队必须不断地向群众灌注和输送科学理论,才能指导群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所谓“灌输”实际上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是先进思想、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坚持灌输理论意味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思想引领。目前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一些人质疑灌输理论的方法强制、粗暴。这里需要划分清楚其原则与方法,列宁曾明确指出,“培养共产主义青年, 绝不是向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词和准则。”[5]灌输理论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关于灌输的原义,不能简单等同于灌输方法。由于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受众人群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灌输理论过时了,一味求异求新,导致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缺失、教师缺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必须以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为前提,以思想性和价值性为重要保证,这一点是强制的,不容变更的。

“接受”是由西方传入的思想理论,核心观点是“以接受者为中心”。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益补充。接受美学认为,假设一个作品“不被行动的主体接受、获取,它始终只能是未完成的可能的存在。所以,接受是最本质的”[6]。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是大水漫灌抑或小水滴灌都不能忽视群众的理论需要和接受水平。以接受者为中心,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考虑他们的情感需要与思想实际,创设亲近和谐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实现受教育者能动地进行选择、解释、整合、内化及外化,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有效生成的客观保证。

灌输与接受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其亲和力生成逻辑的关键点,脱离任一逻辑支点都有可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的方向出现偏离。

(三)逻辑旨归: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实践活动

“亲和力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达成目的重要手段。”[7]它对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和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不是随心所欲、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规范生成实践。

第一,合规律性,即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要在此基础上坚持理论的真理性、工作的科学性。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教书与育人不可割裂而谈,教书育人要“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现实能力、现实需求,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教育变得‘接地气’,更具亲和力、感染力”[8]。高校思政教育对象是青年学生,他们在已有的环境影响下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但未完全形成;他们在大学阶段有新的成长诉求,但人的需要的矛盾性和多样性特点离不开协控和引导。因此,科学引领学生思想,点燃其对既有认知的反思、激发其主体性的积极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的重要表现。第二,合目的性,即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满足个体发展与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目的的统一。目的是观念上的反映和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不仅应合规律性,更重要的是遵循合目的性的实践活动。遵循个人目的与社会目的的统一,既要促进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又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仅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更应具有高水平的目标要求,即使他们成为“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丰富性的人,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感觉的人”[9]。

三、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关键路径

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角度,探究实践活动从何而来、如何而来、为何而来等根源性问题是其他问题得以顺利解答的关键和基础。因此,本文通过上文对生成轨迹与逻辑序列的分析提出关键方案。

(一)核心环节:立足学生生活世界

“‘思想’一旦脱离‘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需求,就会失去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一,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学生获得感。时代是指引着行动的实现路径,新时代亲和力的生成与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当下社会发展的境遇转变密不可分。不容忽视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取得诸多成就的背后也隐藏着问题,突出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脱离了当代现实需要,问题意识较弱,导致实效性和亲和力不足。因此,新时代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贴近社会发展实际并对新时代所照射的场域进行阐释乃至补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进而言之,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的关切点,就是要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就是要与时俱进,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瞄准前沿、紧贴生活。同时,提升亲和力不是其某一要素的与时俱进,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载体等方方面面的时代化。特别是要对社会重大问题、关键问题、热点问题做出及时的、科学的、生动的和可信服的阐释。这不仅是提升亲和力的关键,更有助于大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促其成长。

第二,坚持人文关怀,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合理需求,关切学生的人格尊严和自身价值,努力将“三贴近”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蕴涵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在了解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进而掌握学生思想脉络的变化,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指出的是,满足学生需求,不是一味迎合。高校思政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坚持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的基础上,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融入学生的物质生活、学习生活和精神生活,关注大学生的基本生存需要、学业成才需要及情感体验和人生价值需要,才能“让道德教育从‘天上’回到‘地上’,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空洞’走向‘丰满’”[10]。

(二)关键因素:创设亲和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身处于生态系统之中,并与该系统内的其他各要素发生着交互作用[11]。因此,要提升亲和力,使其能够使教育对象以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去领会其本身的魅力,进而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无形力量,关键就是要不断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营造良好的亲和氛围。笔者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氛围可分为三个圈层,即社会亲和氛围—校园亲和氛围—课堂亲和氛围。社会亲和氛围。整个社会充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氛围,有助于消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固有的陈旧观念,“立场上的可靠、观点上的可信、形式上的可爱、实践上的可用”不断深入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中,为人民大众在实践中所真正运用是社会的亲和氛围的重要表现。校园亲和氛围。把握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至关重要,“它使得富含亲和力的各要素承载于我们生命意义体验的精神家园,置身于富含教育价值的生活样态,孕育环境亲和力,日用不觉地学有所获。”[12]简要来看,当下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场域主要为实体校园里和虚拟网络上。一要关注学生宿舍、运动场、图书馆等不同生活场域。文化蕴涵具有独特优势,“入兰芝之室久而自芳”,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中入眼、入脑、入心。二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新型网络阵地的亲和导向。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00后”大学生形成了碎片化与移动化接受信息的习惯偏好,以微信、微博、微信息为主体的“微文化”生态几乎伴随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新型载体,其“微”言大义和无“微”不至的特点,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课堂亲和氛围。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与创新。既要挖掘富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所蕴含的真理光芒,又要注重提升高校课程育人的价值和潜在的亲和力量。这里需指出两点。其一,目标的亲和力、教育者的亲和力、话语的亲和力、方法的亲和力在这一圈层更加凸显。比如,讲授法是教育者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法,包含着灌输的意蕴,是目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应仅仅囿于课堂,其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利用重大事件、活动和庆典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些事件发生在学生身边,易引起学生关注,它又必然蕴含着事物发展的规律,构筑了具有特殊意义和独特教育效果的情景,努力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素材,依据不同事件的具体内容和不同性质,创新开展教育活动,有利于使教育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三)有力保障:深化学科发展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始终离不开系统的支持与保障。第一,自上而下的制度保障。重视马克思理论学科建设涉及的课程改革、思政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一系列制度,为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机制保障。尤其是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随之进一步落实会议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供了良好契机。第二,自身理论探索与创新。实践经验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作为高校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第三,加强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亲和力的提升归根究底离不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相互作用,当前高校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包括人员配比、师资水平、待遇保障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施教主体的理论水平、情感态度、个人魅力不断提升,才能切实提升亲和力的效果。

猜你喜欢
亲和力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