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研究

2021-01-17 09:37陈玮婕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段育人教学内容

陈玮婕,刘 聪

(安徽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中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1]这为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指明了方向。2020年12月15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宣告成立,自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体化进程被提上日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置,应按照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简称《方案》)要求,着力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洽不通等漏洞,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2]

第一,教育内容要在精进的同时保留其原有的“硬核软件”,并且要与时俱进,在保留其核心要义的基础上拓宽其深度。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可接受性,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在有所突破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效交融,使内容更充实,让教育更深入人心,从而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第二,教育内容覆盖面要广、要有的放矢,既彰显亮点,又突出重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给每个学段的学生设置相应的重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树立大思政观,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融合于其他学科,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互相补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应。

第三,教育内容既要考虑社会要求,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社会公德方面的内容,还应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以及生命教育等私德方面内容,要把“公德”和“私德”社会与个人紧密结合起来。

第四,教育内容既要纵向衔接,又要横向贯通。就纵向衔接而言,既要保证《方案》中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在理论上的衔接,又要做到在现实教育中的相关性,实现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2]就横向贯通而言,教育内容设置要有现实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据,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教育内容要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与渗透;要实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这五方面内容的相互协调,化解“政理”“学理”“事理”相脱节的难题,使每个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都有侧重点,相互贯通。

第五,教育内容既要有时代前瞻性,又要有历史传承性,既要有连贯性,又要有渐进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过程中,要遵循认识与实践结合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接受能力,在各个学段对部分内容进行一定的重复,通过重复与周期循环的教学过程,实现对原有教育内容的传承。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的焦点

为了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进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育人功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除了要关注不同学段间衔接的特殊性外,还应关注改革实践的现实可能性与各个学段教学内容融通的综合性。

第一,关注不同学段间衔接的特殊性。不同学段面临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侧重点,[3]各学段过渡期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转折点,承受的压力较大,内心充斥着焦虑、渴望、迷茫与欢喜,同时,他们在客观上也有成长与进步的巨大空间。这些都明确反映了不同学段衔接时的特殊性,其特殊性所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因此,保证大学、中学、小学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平稳过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第二,关注改革实践的现实可能性。在当前的教育体系和升学模式下,各学段过渡期更多关注的是学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渡,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设。所以,易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学业能力有所提升但道德判断力和执行力下降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即怎样突出大学、中学、小学各学段之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过渡的可行性,并聚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内在广泛性,使其能够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良好的执行并得以体现,进而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成长。

第三,关注各学段教育内容融通的综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个体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国家意识、社会意识的增强,也要重视经济道德伦理和意识形态的培养。以多层次综合性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的一分子。与此类似,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融会贯通,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育中,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互补充与融合,体现学科对人文关怀价值的重视。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的保障

为了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保障机制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一体化保障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国家的重视与政策的实施,不仅需要建立一支本领过硬的师资队伍,还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学校、社会和家庭相互支持与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的有力保障机制。

第一,完善制度保障,实现“政理”“学理”“事理”有效衔接。在保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加快落实相关制度,统筹大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进程,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与教材体系建设。[3]由于各学段相互孤立、各自为政,缺少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衔接不畅。2020年11月25日,“全国思政教育联盟”在杭州成立,率先探索“大中小”一体化思政教育体系,进行“全教师、全过程、全学科”思政教育的探索。中小学各科教学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保证“政理”“学理”“事理”的有效衔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体化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和浸润性,开展自然过渡的课程思政,以保持中小学和大学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由一体化视角出发,充分发挥大学中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理工类课程的育人价值。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合力,逐步探索和提高课程思政的渗透性和有效性。

第二,统筹师资力量,完善评价机制。全方位统筹师资力量,提升思政工作者的育德意识和能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形成完善的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组织,共同研究教学与指导,完善教研机制,改革教研方式,专注于培育专业团队,建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就学习内容遴选、学习程度要求等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各高校应建立校际协作机制,通过挂职、支教、进修等方式,共同开展教学研讨、共同组织课题研究、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均衡发展。[4]同时,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完善督导评价工作。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一体化过程中,政府部门尤其是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充分发挥督导评价作用,将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纳入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中,同时保证督导评价结果的透明化与公开化。[5]加强评价的实效性,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入评价体系中,有效评析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评价结果,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评价机制。

第三,坚持多管齐下,形成育人合力。打破“一人办教育”的僵局,集结多方力量,统筹家庭、学校、社会之力,形成全方位的育人合力,发挥“1+1+1>3”的作用,同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施加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避免“五天抵不过两天”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通过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的,学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理与否是影响学生品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总是展开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而最有利于个性化人格培养的则是人们之间爱与信任的关系。”[6]以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需求为主要根据,设置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不仅要考虑到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还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生活条件的差异性与特殊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教导效果和综合全局的方向安排,统一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社会的整体综合性。不同学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自觉担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的使命,做到多维度衔接,前后融会贯通,升华并发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需要统筹多方力量,不断总结有效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形成条件和应遵循的原则,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加以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中小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问题。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体化体系是回应新时代思政教育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与实效性的有力保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保留其应有的特色,是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保证。

猜你喜欢
学段育人教学内容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