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背景下高职高专学生学风建设研究

2021-01-17 13:13胡克勤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风教师应建设

胡克勤

(九江职业大学, 江西 九江 332000)

高职高专学风建设,会受到学校、社会、网络、学生个体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网络要素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向影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视野的扩展,消极的一面更多是反映在学生个体的思想成长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上。网络时代,教师需对学风建设内涵进行扩充,既要紧密围绕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完善教育措施,还需在创新精神、科研意识、求学就业、职业理想、思想政治立场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视,从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网络元素融入学生学风建设的优势

(一) 丰富教育资源

网络元素在学生学风建设中的渗透,可极大丰富教育资源与育人素材。它不仅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要求,还可极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可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应用到各项教学活动中,突显学科课堂的趣味性与互动性,令学生对学习逐渐形成浓厚的兴趣与自觉性。

(二) 增强学生学风建设的灵活性

高职高专学风建设中融入网络信息技术,可生成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学生管理模式。教师采取不同的措施与方式开展教学,打破学生对学习的刻板印象与既定认知。网络元素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学风建设的灵活性,即运用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传授知识与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令他们积极、自主地获取与应用知识。

(三) 易构建趣味化育人空间

网络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成为重要的教育新载体。无论是慕课线上学习平台的应用,还是融媒体、新媒体的融入,都是对传统教学空间的延伸与扩展。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网络元素与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更易于构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趣味化育人空间,即在展现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娱乐性和高效的互动性时,可形成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令学生轻松、愉悦地获取知识。

二、网络背景下高职高专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网络元素与学生学风建设关系失衡

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易受到不良嗜好的左右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无论是对网络游戏的沉迷,还是对网络社交的迷恋,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网络元素在学生学习中占据更大的比重时,会破坏其学习的健康态与科学性。当网络元素与学生学风建设关系产生明显的失衡后,不仅无法形成优质的教学环境,更会对学生的未来就业带来阻力。当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缺乏强烈的意愿与渴求时,他们更易被网络不良信息所影响。因此,必须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科学的处理,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风。

(二) 未真正突显学生主体性作用

从目前的教学过程与最终结果上来看,更多情况下都是以教师为主开展教学与管理活动。教师以自身的专业、经验为依据,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与管理活动。学生以服从者、执行者的身份被动地参与其中,致使他们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和自主学习。学生本应成为教学的主体,但目前这种主体性作用未获得最大程度地发挥。基于网络平台,依靠个体自主意识获取的信息,虽可极大地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但所获取的内容很可能是无用的,甚至会侵蚀学生思想。因此,教师必须进行引导,抢占学校教育主阵地,使学生身心回归课堂。

(三) 学风建设缺乏社会适应性

良好学风的直观体现,就是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渴求。从目前的教学结果上来看,因高职高专学生学风建设缺乏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导致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工匠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等无法获得有效的培养。在过于依赖教材与既定的教学模式的情况下,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能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还无法将学科教育与市场需求进行完美的对接。

三、网络背景下高职高专学生学风建设问题的对策

(一) 科学利用互联网技术,突显课堂趣味性

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的培养成效,会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产生关键性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严格遵循其教育规律,致力于培养具备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应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正确的价值观。加大高职高专学生学风建设工作,为学生创建优质、健康的学习环境势在必行。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复杂多样的网络资讯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对他们的思想成长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学生学风建设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切实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如将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合理地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使高职高专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等有新的认识。教师在具体开展学生学风建设工作过程中,可利用网络平台关注与观察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行为。利用技术手段采集、整合与处理有关学生成长与学习的信息,基于大数据思维审视学生学风建设工作存在的漏洞与不足。如教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学风建设内容的过程中,若发现学生对社会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等漠不关心时,教师应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加强教育。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进行科学的融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大格局、宽视域的成长环境,真正体现高职高专学生学风建设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将以人为本育人思想贯穿到学生学风建设全过程中

高职高专在开展教学与管理工作过程中,在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帮助其健全人格。基于科学的学风建设与可行的教育手段,使学生展现出优质的道德品格,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高职高专学生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形成具体化、规范化的教育举措与思想引领,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术的过程中,能建立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及良好的法制思维与职业素养。教师应避免出现重知识教育、忽略道德教育的问题,应以良好的德育为先,为专业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将教育眼光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基于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指引学生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拼搏与负重前行。教师应将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贯彻与落实到学生学风建设中,以现实社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形态为参考依据,有目标性地建设网络班级文化。教师可利用文化交流活动、辩论赛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与自觉性。当学生在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知识与优秀文化的乐趣时,可帮助他们逐渐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科学的学习方法。而积极的学习行为展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时,可真正建设优质的学风。促使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在健康的教学环境下,令其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与科研意识,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为他们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 以市场人才需求标准为导向,定位学风建设目标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针对高职高专学风建设,学校应切实做到以市场人才需求标准为导向,精准确立工作目标。在强调端正学风、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动机的同时,应从实际出发,融入新的教育信息与元素,即学生学习的结果,应体现在对复杂社会的适应性,而不是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既要使学生会学习、爱学习,还能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实践性、多面性,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进行科学的融合,立足于学生、见效于学生,并基于不同形式的考核与实践,对学生学风的表现进行检验与评价。而优质学风的形式,势必会产生强大的牵引力,令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因此,教师应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标准设计学生管理计划与教学方案。如针对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应积极创建开放型的、探究型的教学环境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深入地学习知识与专业技术,既要全面掌握知识原理与应用技巧,还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相关技术进行创新性的应用。教师应遵循这一学风建设目标,并以正确的目标为导向,有战略性地创新管理模式与教育形式。依托于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与管理模式,促使学生做到有效的学习。且根据实际的历练,不断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并依据“实事”去“求是”,令学生利用自身的才能与技能帮助社会解决实际的问题。基于良好的学风,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影响与熏陶,令他们成为有能力实现理想与报效国家的愿望。

四、结语

针对网络元素与学生学风建设关系失衡、尚未真正突显学生主体性作用、学生学风建设缺乏社会适应性三个主要学风建设问题,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应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以现实背景为基础,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空间进行优化与完善。基于更具趣味性、互动性的教学与学生管理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构建丰富的知识层次,真正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创新教学措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令他们逐渐形成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而高职高专学生学风建设工作的推进与完善,应真正形成健康、愉悦、开放的学习氛围,令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猜你喜欢
学风教师应建设
对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辩证思考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教师应如“水”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炊事员的几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