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学有效促进学校德育刍议

2021-01-17 23:18周洪宪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德育培养书法教学

【摘 要】中国文化底蕴可用一个“德”字呈现。从君王选拔的德行考验,到现在的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德育在中国早已深深地扎根。我们可以书法教学为突破口,强化书法教学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培育其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其优良的心理品质,可谓一举多得。

【关键词】书法教学;德育培养;优秀品格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2-0035-03

【作者简介】周洪宪,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江苏苏州,215123)教师,高级教师,苏州市优秀班主任,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教育领军人才,曾获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愈加为人们所重视,有着博大精深的內涵。其实,书法除了自身的审美功能、艺术价值,在德育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书法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书写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它所积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审美等诸多内涵需要被教师充分发掘并加以利用。书法教学的过程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品德形成的过程,更是心理品质培养的过程。

一、一笔一画见真章

品德教育能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国家栋梁。有些教师认为小学的德育依赖于品德课或者班会课,其实,书法教学也可以渗透德育,在横竖撇捺中培养优秀的品格。

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是识字、写字,而写字的关键是掌握笔画。其实每一个笔画的书写中都蕴含了中华美德。从练习每一个笔画开始,让学生在横竖撇捺中得到人格的熏陶,培养优秀的品格。

比如横画的书写,横有长横和短横之分,学写汉字的时候,一般一个字中不是只有一横,而是长短横组合出现。比如王,一共出现三横。比较三横可以看出,第一横中等,第二横短,第三横最长。我们对应命名长横为“爸爸横”,中横为“妈妈横”,短横为“宝宝横”。这样就是“横”的一家,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宝宝。这也是一般家庭的组成情况。而在书写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找寻“横”一家的分布,他们会发现:“爸爸”在下,“妈妈”在上,而“宝宝”在中间。学生就可以联系生活中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怀,自然也就理解“妈妈”在上挡风,“爸爸”在下护航的笔画要领,同时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二、一字一符汇思想

最早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它是将人们看到的用最简单的笔画记录下来而形成的图画。人们看到的美好的故事,感人的画面会通过象形文字记录。久而久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字所记录的故事和文化也随着汉字的发展而简化,隐藏在规范简体字的造字中。

大家都认识一、口和田三个字,我们将三个独立的字组合起来就成了“畐(fù)”。因为学生学习过形声字,所以能够从读音上记住它,并触类旁通学会“福、富”。而理解记忆这三个字的时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接受德育教育的机会。“畐”是一口田,人们辛辛苦苦地在这一方土地上耕种,等到丰收季节就是得到回报的时候。一家人有了这一口田,辛勤劳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家的“宀(宝盖头)”+“畐”=富(fù)。而勤劳的人是受到神明保佑的,有神明保护这一口田,一个家庭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神的“礻(示字旁)”+“畐”=福(fù)。

三、一描一摹赞家国

书法是一门古老而现代的艺术,它在国际艺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它是把文字书写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这一伟大的创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美学追求。早在唐朝时书法艺术已经流传到海外,作为书法发源地,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的大面积普及和网络的高速发展,书法逐渐被人们所忽视。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在急剧下降,常常面临“字不如其人”的尴尬情况。作为小学生,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应该成为个人的一个基本素养。

在小学书法教育中渗透汉字的演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且会对书法艺术产生一份崇敬之情。从仓颉造字传说到汉字各个字体的形成,数千年文字演变就如一条浩瀚的长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书法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书法的起源,能够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一书一人蕴品格

一直以来,书法都重视书品与人品的结合,所以在书法教学中,我们要渗透“人重于书,苟非其人,虽工不贵。”的理念。但凡被后人称颂的大书法家,几乎都是品德高尚之人。这些书法家的故事能荡涤人的灵魂。颜真卿立朝为官,忠义直谏;柳公权“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法焉。”……反之,宋朝的蔡京,书法水平极高,却不能流传千古,因为后人厌恶其人品。书品立人品,这对学生来说极具教育意义。

在书法学习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字体的特点和方法,而且可以磨砺其品性意志,还可以在情感态度方面加以培养,引导其追求“真善美”的人格魅力。“字如其人”在性格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一个性格内向拘谨的人不可能写出气势雄强、跌宕摇曳的草书,反之,一个桀骜不驯、放浪形骸的人,怎么也写不出笔法严谨的楷书。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让性格内向的学生练练行书,让性格外向的学生多练练楷书、隶书。使他们的个性和人格逐步健全起来,履行起教师的天职——教书且育人。

五、一咏一叹树品质

书法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严谨认真的品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 匀称,纸面干净。”在书法教学中,通过写字整洁习惯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养成讲卫生、讲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

对小学生而言,座位要按序摆放,拿完东西放回原处,地上有纸屑随手拾起,离教室前桌椅整齐。这些看似很简单的要求,执行起来却非常难。在书法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书写的时候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还要要求他们书写干净整齐、大小适中、笔画匀称,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书写会变得整齐。日复一日地强调和训练,学生在书写上的这种习惯也会慢慢地迁移到做其他事情上,最终养成有序、认真的习惯。

学习书法讲究的是静气凝神、心无杂念。养成这种好习惯,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十分有益的。我们还应知道,研习书法,无论笔法还是结构都十分讲究,凡是经过书法训练的人,都会慢慢改变随意涂抹的毛病,所以说,学习写字能使人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这种美好的品质会渗透到日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勤学好思的品质。

在书法教学时,我们还要求学生把读、思、临、悟四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读,就是认真观察字帖,这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把字的笔画和结构记在脑子里,手才能临摹得准确,读是“思”的准备;思,就是学会思考,汉字中的笔画变化多端,需要学生细细琢磨才能了解其特点;临,就是临摹,学生往往“学书心切”,只求完成,不求质量,见此状,教师便要及时阻止,要求学生“三思而后写”;悟,就是感悟书法的学习规律,写完字后,让学生总结规律,学以致用。这四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学生边思边写,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以后,在平时学习中,学生也会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并感受到思考的快乐。

3.持之以恒的品质。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都应该遵循这项原则,写字是长久之功。特别是在初学阶段,学生不停地临帖,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于是,通过练书法来帮助他们培养耐心和毅力,鼓励和激发学生的书写热情,引导他们做到一丝不苟,让他们持之以恒,勤学苦练,解决“心不能授之于手,手不能受之于心”的矛盾。

小学生自制力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讲一些古今著名書法家勤奋学书法的故事,通过书法家的小故事激励他们坚持练字。一段时间的坚持,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克服练字过程中的困难,自觉按计划进行训练,并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练字热情,实现良性循环。

印度有句格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总而言之,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更是德育的实施过程。作为小学书法教师,我们要身负其责,让学生在书法这门课上收获更多的美丽与芬芳。

猜你喜欢
德育培养书法教学
基于将国学精神融入古筝教学的小学德育培养模式的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与德育培养
挖掘语文教材,寻找德育突破
试论如何提高班主任德育质量
对隶书体势的全面诠释
浅议小学书法教学
家庭教育中应注重德育的培养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书法教学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研究
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