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环保类新闻的语篇功能分析

2021-01-17 00:59方言清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8期

摘要:近年来,英语环保类新闻语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语言学家们却少有这类语篇的分析。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为框架,从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角度对选取的10则环保类新闻语篇进行分析,证明适用性功能语言学较适合于语篇分析。笔者着重分析了主位-述位和信息结构,以一则新闻语篇分析为例,发现无标记主位比有标记主位多得多;而且单项主位出现频率最高。复项主位中,经验主位和语篇主位占的比例较高,而英语环保类语篇新闻作者避免使用表达人际意义的成分,却更倾向于使用平行型主位推进模式。这些都体现了英语环保类新闻语篇的简洁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英语环保类新闻语篇;语篇功能分析;主位-述位结构;主位推进;信息结构

1.引言

语篇是语言使用单位,也是语义单位。语篇分析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结构主义者Harris (1952)提出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这一概念。由于研究者的理论和研究角度不同,对语篇和语篇分析的定义也不同。可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很多,如Schiffrin(1994:1)的言语行为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交际文化学,语用学,会话分析,变异分析。Halliday(1994:xv)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适用于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语篇分析实践证明,适用性功能语言学较适合于语篇分析,它不仅理论框架严密而且实用性强。近年来,英语环保类新闻语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却少有此类语篇分析。本文运用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功能,通过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对新闻语篇进行分析。

2.理论背景

语篇属于语义的范畴,在语义层中,把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叫做语篇功能。语篇功能通过三种方式体现: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本文只从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进行分析。

2.1主位结构

布拉格学派Mathesius(1939)认为:一个小句可划分为“主位”(Theme)﹑“述位”(Rheme)和“连位”(Transition)。Halliday(1985:53)将主位-述位理论融入系统功能语法:“小句的语篇功能在于构建信息”,主位-述位结构是“把小句组合成信息的基本形式。主位是话语出发点;述位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是话语的核心内容;连位是把主位和述位连接起来的过渡成分,后来被看作述位的组成部分。

2.1.1主位的分类

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

小句的句首不一定是主语,几乎所有成分像连接成分,情态成分都可放在句首。但他们表达不同的元功能意义。因此主位被分成语篇主位,人际主位和概念∕经验主位。小句的主位可仅含语篇成分或人际成分或经验成分。Halliday(2000:49-58)把主位分成“单项主位”(Simple Theme)﹑“复项主位”(Multiple Theme)和“句项主位”(Clausal Theme)。单项主位指仅包含概念成分而无人际成分和语篇成分的主位。句项主位指主位由小句来表示,它本身内部又可含有主位-述位结构。由于“句项主位”通常只包含概念成分,故本质上也是单项主位。复项主位是由多种语义成分组成的主位。它总含有概念成分,还可能含有语篇成分和人际成分。当三种成分同时出现,通常是语篇成分先于人际成分,人际成分先于概念成分。

有标记主位和无标记主位

主位还可分无标记主位和有标记主位。在通常的表达形式中,充当小句主位的成分同时充当主语,这样的主位叫“无标记主位”(Unmarked Theme)。如主位不是小句的主语,这样的主位就称“有标记主位”(Marked Theme)。人们常常使用无标记主位,但为了强调某个成分,讲话者可选择有标记主位。例如:

(1)a.They(BOCOG) lived up to their commitments six years later.

(1)b. Six years later, they (BOCOG) lived up to their commitments.

在英语中,主语作为陈述句的开端是最常见的。小句(1)a的主位就是句子的主语,即无标记主位。而小句(1)b 以连接词为开端故为有标记主位。

2.1.2主位推进

最早提出主位推进(Thematic Progression )的是Danes(1974),当某个句子单独存在时,其主位和述位是确定并孤立的;但在完整的语篇中,前后句子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之间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这种联系和变化就叫推进。他认为,根据主位推进能更清晰地辨认主题和段落组织结构。语言学家们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总结主位变化的基本模式,即主位推进模式。Danes 提出简单线性型(Simple Linear),连续型(Continuous/Constant)和派生型(Derived)。中国的语言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模式。朱永生(2001:103-104)提出四种主位推进模式,较国外的系统功能模式更加清晰易懂,其理论在国内的新颖性方面也较领先,更能切实落实到语篇分析中,因此,我们将主要采用该模式进行分析。

平行型(Parallel Type)

第一种较常见也是较简单的主位推进是平行型,即以第一个小句的主位为起点,其他小句的主位与其相同,而述位各不相同。T1---R1→ T2(=T1)---R2→Tn (=T1)---Rn

例如:Beijing(T1)has committed to a cleaner Games…R1

平行型主位推進是最简单最整齐的模式,但在实际语篇中却存在另一种整齐的现象即述位相同,因此又产生另一种主位推进模式-集中型。

集中型(Concentration Type)

平行型的小句主位相同,而集中型的小句主位各不相同,但述位相同或至少是部分述位相同。T1---R1→ T2---R2(=R1)→Tn---Rn (=R1)

例如:Janelikes dolls.(R1)/ Lucy  likes dolls.(R2)/Every girllikes dolls.(R3)

平行型和集中型都是很整齐的模式,但有些语篇为了避免单调性和保持上下句的连贯性,用后一个句子主位衔接上个句子述位,为此学者又提出新的类型-连续型。

连续型(Continuity Type)

连续型主位推进特点是:第一个小句的述位或部分述位是第二个小句的主位;第二个小句的述位是下一个小句的主位;依此类推。T1---R1→T2(=R1)---R2→ Tn (= R n-1)---Rn

例如:Achim Steiner…(T1) said that funds for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R1)

“The money will be even more well spent (T2) if the measures undertaken were …”(R2)

在这段中,第二个主位“the money”指的是第一个小句的述位中的“funds for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以上三种模式虽然涵盖了语篇中的大部分主位推进,但分析中学者常会遇到更复杂的模式:小句间的主位-述位相互交叉,于是出现第四种模式-交叉型。

交叉型(Intersection Type)

在语篇中,若第一个小句的主位是或接近是第二个小句的述位,第二个小句的主位又与下一个小句的述位相似,那么这种模式称为交叉型主位推进模式。

T1---R1→T2---R2(=T1)→Tn---Rn (=Tn-1)

例如:Air pollution(T1) remain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R1)

but Beijing officials(T2) expressed confidence in handling the problem.(R2)

The independent appraisal(T3) follows a report this month by the (BOCOG) that…(R3)

在这个例子中,第二个述位中的“the problem”指的是第一个小句中的主位“Air pollution”而第三个小句述位中的“BOCOG”指的是第二个小句主位中的“Beijing officials”。这种模式是比较复杂的,但在实际篇章中却能使小句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然而在实际的语篇中,往往作者并非只采用单一的主位推进模式,而是所有模式的相互结合,从而避免文章结构的单调性,也使故事的叙述更加连贯紧密,从而吸引读者对故事的注意力。

2.2信息结构(Information Structure)

信息结构是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信息单位”(Information Unit)的結构。“已知信息+新信息”的结构与主位结构有着密切的语义关系。说话者/写作者倾向于选择“已知信息”作为主位,而把“新信息”置于述位。当然,在有标记的信息结构中也会出现“新信息”作为主位,“已知信息”作为述位。例如:在连续型主位推进模式中,无标记信息结构有助于延续话题,而在交叉型主位推进模式中,起这一作用的却是有标记信息结构。

3.英语环保类新闻的主位分析

英语环保类新闻语篇中的语言是很正式而且句子结构相当复杂,所以很难断定哪一部分是主位,特别在以下情况中:

在被投射句中:

在附录1的29个主位中,有12个来自于被投射句,占总数41%,在其他新闻语篇中比例也很高。无论是间接引语,还是直接引语,对上下文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将对其另行分析。

在插入语中

插入语在新闻语篇中较常见,其功能并非小句的必要成分,省略掉,句意也无多大变化。因此,本文将不作为主要讨论问题。我们将依循Thompson (1996:140),把插入语当作主位的一部分。

存在句中的“there”

附录1没有小句以“there”开头。在类似的小句中,主位部分划到哪里存在争议。而Halliday(1994:142)认为:存在句中的there“没有表述功能”。笔者认为“there be”仅表示存在,若当成主位不能表达任何经验意义,因此在分析中用“there be”表存在过程的不算作主位。排除这些分析中的困难,在29个主位中,有24个单项主位,4个复项主位,1个句项主位。83%的小句用单项主位。关于标记性,22个单项主位是无标记性的,占总数的92%。对其他新闻篇章的分析结果也相似。选取的10篇环保类新闻各种主位分布情况如下。在216个主位中,单项主位179个(82.9%),复项主位25(11.6%),句项主位12(5.5%),总数216(100%)。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环保类新闻语篇中,单项主位占了大部分的比例,复项主位仅占一小部分,而记者很少使用句项主位,这足见环保类新闻语篇的简洁性。资料中,主位总数179,期中,无标记主位15个(85.5%);有标记主位26(14.5%)我们认识到环保类新闻语篇中记者多使用无标记主位,有标记主位仅占一小部分,这正体现了环保类新闻的客观性。另外一个重要的主位分析就是主位推进。然而,很难用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方法来分析主位推进。因此,我们将在讨论部分分析主位推进。

4.讨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环保类新闻语篇中,相比其他两种主位类型,单项主位(Simple Theme)占的比例大得多。把这一特征与主位推进相结合,更容易找出环保类新闻语篇的主位特征。同样以附录1为例。

这则新闻是关于环境污染问题对北京奥运会的挑战。在29个主位中,有11个主位是关于联合国环境组织和国际奥委会对北京环境问题的报告和评价;有10个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采取的治理措施;6个关于北京奥委会及其官员对环境问题的回复。实际上,这三部分内容都是与这一事件紧密相关的;而这则新闻也是围绕这三部分展开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更大的范围来看,称之为“新闻的参与者”。因为这个新闻语篇中的大部分小句都选择其中的一个“参与者”作为主位,所以我们可以说这则新闻的主位主要采取平行型主位推进的模式。

这样的主位选择进一步揭示了环保类英语新闻的特点――客观性和简洁性。从概念和人际功能角度来看,新闻的基本功能是告诉公众事实。正因为受话人是公众,人们对报告越关注,新闻的基本社会功能就发挥得越好。从语篇功能的角度来看,记者们通常选择与事件有紧密联系的成分作为主位,这样就能凸显主题从而吸引读者对事件的注意力。当故事不断向前推进时,记者又加入新信息,因此读者当然会继续对这一事件感兴趣。

5.结语

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探讨了由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角度来分析英语环保类新闻语篇。通过分析证明适用性功能语法较适合于语篇分析。本文着重分析了主位,述位及其相关的概念――信息结构。从所选新闻语篇范例分析中,我们发现无标记主位要比有标记主位多得多。而且英语环保类新闻篇章中单项主位的出现频率最高。此外,在复项主位中,含经验主位和语篇主位占的比例较高,而新闻记者却避免使用表达人际意义的成分。在主位推进模式方面,英语环保类新闻更倾向于平行型主位推进模式。这些都体现了英语环保类新闻语篇的简洁性和客观性。然而这只是作者利用元功能思想进行分析的小尝试,还可以从人际功能,概念功能以及其他系统功能语法出发进行分析,希望此文能对英语环保类新闻语篇分析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Danes, F.1974.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A]. In F.Danes(ed). Papers on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C]. Prague: Academia.

[2]Halliday, M. A. K.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3]Halliday, M. A. K.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2000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Harris, Z.1952. Discourse Analysis [J]. Language 28:1—30.

[5]Mathesius, V.1939.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J].

[6]Thompson, G.1996.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2000.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7]Schiffrin, 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M].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94..

[8]朱永生,嚴世清.2001.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附录1:Wang Zhuoqiong& Lei Lei.2007.10.26.Pollution Challenge for Olympics – UN. China Daily.

(http://www.chinadaily.com.cn/olympics/2007-10/26/content_6208828.htm)如需附录1请来函索取。

通讯作者:方言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