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演奏中形象思维和心理调控的完美结合研究

2021-01-17 15:39尚帅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

摘要:唢呐音乐表现力和艺术张力表现,会受到演奏者形象思维和心理调控能力的影响。演奏者要对作品建立正确的认识,对艺术表现和情感表达具备良好的艺术理解和展现技能。要根据唢呐演奏的艺术特点,将演奏者的形象思维和心理调控进行完美结合。作者需有控制的在作品意境中投注情感,调动积极心理因素勾勒唯美和辉宏的演奏情景,在演奏前期和演奏过程中要做到身心放松和完全的松弛。

关键词:唢呐演奏;形象思维;心理调控;完美结合

引言:

唢呐是极具民间和民族特色的乐器,具有独特的声音特点,更易于营造具有力量感的艺术表现氛围和演奏环境。唢呐演奏的整个过程中,既是技术和技艺展现的过程,更是演奏者调动和处理不同心理因素及发挥形象思维作用的动态过程。只有充分保证形象思维和心理调控的完美结合,才能恰到好处的向受众传递情感和艺术理念。

一、唢呐演奏艺术特点

(一)地域性

不同地域唢呐演奏技巧和艺术展现风格有一定差异性,主要包括山东风格唢呐演奏、河南风格唢呐演奏、东北风格唢呐演奏、山西风格唢呐演奏等。唢呐是我国独特的民间演奏乐器,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地域性,更多情况下会应用到戏剧表演和欢庆活动中,也是婚葬礼仪中的重要构成要素。

(二)民族化

唢呐最初由西域传入中原,并成为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演奏乐器。艺术家和演奏者会将唢呐作为重要的中国元素融入艺术作品中,甚至当下有更多年轻人在音乐制作中会使用唢呐,借此营造恢宏或欢乐的音乐氛围。利用唢呐表达民族独特的情感,并利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展现不同民族和区域的风土人情,向人们讲述不同的人文故事。

(三)情感化

唢呐是展现情感的重要工具,更是演奏者和受众之间思想沟通的媒介。演奏者以唢呐为载体,向受众传达艺术理念和自身情感。而观众可从演奏的作品当中领悟生命意义和音乐作品内涵,从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情感共鸣。唢呐演奏具有鲜明的情感化特点,必须要精准展现作品的情感和艺术内涵。

二、唢呐演奏中的形象思维与心理调控的表现

(一)唢呐演奏中的形象思维建立

演奏者要基于自身的形象思维对作品进行深度理解,并根据自身的艺术解读和鉴赏结果,极具个人特色的再现唢呐演奏作品的艺术内涵。唢呐演奏中形象思维的建立,主要是演奏者利用唢呐树立作品的主题形象,并将乐曲中的意境和艺术内涵基于受众五感进行具象的传达。演奏者对乐曲的第一感觉或直觉,体现的就是形象思维,要将抽象的作品理念转化具象的心理影像,并借助唢呐这个演奏乐器进行对外传达。演奏者需将零碎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和整合,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情感张力的演奏唢呐。

(二)唢呐演奏中的心理因素

乐曲演奏的质量和艺术氛围营造效果,不仅受演奏者的技艺水平影响,更会因不同的心理调度而产生截然相反的演奏效果。心理因素,是制约演奏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需保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处理好演奏技术和情感投入之间的关系。若演奏者上台后缺乏良好的自信心,会影响演奏技艺和技能的发挥。若消极情绪主导演奏行为,将会导致乐曲中展现出不恰当的悲伤元素,不利于理性和正确的展现乐曲和演奏作品的形象和主题。

三、嗩呐演奏中形象思维和心理调控的完美结合

(一)作者需有控制的在作品意境中投注情感

心理层面带来的紧张与恐惧,会对演奏者的行为和技术展现产生消极影响,更不利于对作品形成多层次联想和艺术表现。演奏者必须将形象思维和心理调控完美结合,能够有效控制情感,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艺术内涵,科学和恰当的展现欢乐或悲伤。若不能有效调动积极情绪,就会因恐惧和紧张而出现短暂性失忆,继而不能精准的表达曲谱内容,无法演奏出具有遐想空间和想象力的优秀作品。演奏者需有控制的在作品意境中投注情感,并能利用自身的形象思维勾勒艺术蓝图,有步骤和有层次性的展现唢呐这个演奏乐器的独特音色,使受众能快速进入演奏者营造的艺术情境和氛围中。

(二)调动积极心理因素勾勒唯美和恢弘的演奏情境

演奏者拥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会影响形象思维的调动和展现。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演奏曲目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也是唢呐现场演奏的魅力与独特性。演奏者要调动积极心理因素,真正唤醒形象思维,对乐曲产生更加敏锐的认知和感觉,将自身情感与作品主题巧妙搭配,做到有层次演奏唢呐并展现情感。而心理调控与形象思维的融合,要聚焦作品演奏情境的勾勒。即调动积极心理因素,营造唯美和恢弘的艺术表现氛围,真正展现唢呐的音色魅力和独特性。

(三)唢呐演奏前提要放松身心且做到完全松弛

心理调控决定唢呐演奏中形象思维的建立,必须处理好各种心理因素的关系。如演奏悲伤主题的乐曲,要巧妙的调度负面心理因素,确保演奏者能够营造悲凉和悲壮的艺术演奏氛围。但无论演奏何种类型乐曲,都必须通过心理调控保证身心放松,在身心完全松弛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构建音乐形象。完全调动形象思维,更有助于演奏者的艺术天分和潜能充分展现在唢呐演奏中。演奏者需熟悉奏演奏环境,对乐器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不能因现场意外而中断演奏记忆和行动。心理调控是高质量演奏唢呐的重要前提,而形象思维是保证艺术展现独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若想向观众传达和展现极具艺术张力和感染力的唢呐演奏,就必须保证演奏者全身心投入当下的情境中,真正将形象思维与心理调控完美结合。自如控制气息,并能有层次性的表达演奏曲目,为观众呈现完美的视听盛宴。

结语:

总而言之,唢呐演奏中形象思维和心理调控的完美结合,必须要立足演奏者本身的职业素养培养。要注重演奏者心理建设,促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利用唢呐更有艺术感染力的表达作品主题,并对演奏作品进行独特理解。心理调控在唢呐演奏中的介入,主要是帮助演奏者稳定发挥才能,并完整的展现自身创意。要将演奏者对乐曲演奏的直觉,更加直接和具象的传达给听众,由此真正将形象思维与心理调控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敏.民俗学视域下“平派”唢呐的考察与研究[J].人民音乐,2019(12):32-35.

[2]周霞.二胡曲《一枝花》对同名唢呐曲的移植与改编[J].戏剧之家,2019(34):32-33.

[3]张帅.形象思维与心理调控在唢呐演奏中的结合[J].艺术家,2019(02):144.

[4]石领欣.唢呐演奏中形象思维和心理调控的完美结合[J].北方音乐,2017,37(09):218.

作者简介:尚帅(1988、2),男,汉族,山西晋城,哈尔滨音乐学院民乐系,唢呐表演硕士,讲师,任民族器乐(唢呐)教师。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
论形象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课堂形象思维培养研究
形象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认识重要性,掌握好方法,是学好数学的法宝
金属学及热处理中应用形象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探讨
动物也有形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