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肉种鸡体质量关键控制点

2021-01-18 07:32陈合强
河南畜牧兽医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受精率种鸡产蛋率

陈合强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海门226103)

管理肉种鸡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最佳的产雏数,高质量的合格种蛋、成活率、受精率和产蛋率。肉种鸡饲养管理的关键是体质量和均匀度的控制,其中体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实际生产中必须重视肉种鸡饲养管理过程中体质量的关键控制点,以取得最佳的生产成绩。

1 体质量控制的原则

1.1 体质量持续生长

肉种鸡的一生中公母鸡的体质量永远增长,不能失重。否则,影响种鸡的受精率和产蛋率。

1.2 周增重均衡增长

按照品种饲养管理手册的标准,遵循种鸡的生长发育规律饲养种鸡,确保公母鸡达到本周龄的体质量标准和合理的生长发育曲线;应循序渐进不能过激增减体质量,所有的体质量纠正都应逐渐进行。调整体质量要在10 w之前完成,12 w后生殖器官开始发育,从12 w开始应加大饲料涨幅,以保证鸡群正常的生长发育;10 w前必须努力使所有种鸡调整到接近标准体质量,以免影响12 w 后的周增重;10 w后应确保舍内和栏内的周增重均衡增长,不能出现锯齿状的生长发育曲线,更不能把超过标准体质量的鸡群强行拉回标准体质量曲线。如果将超重鸡群体质量拉回体质量标准,会降低高峰产蛋率和受精率。如果15 w时鸡群体质量偏离标准体质量超过5%以上,应重新绘制平行于标准体质量的曲线。必须确保种鸡在15~24 w 的周增重和增重率达标。

2 体质量控制的基础

2.1 以体质量为基础

以累积能量和蛋白为标准,参考手册标准料量。

2.2 保证“三准两匀”

确保鸡数准、称料准、加料准、布料匀、鸡群分布匀。各舍、各栏的鸡数应准确;饲料计算、抽样称重要正确并由专人负责;避免设备漏料;根据死、淘情况及时减料;做好各舍及各栏的体质量、周增重、料量、死淘曲线记录并认真分析。

2.3 称重必须准确无误

称重贯穿于种鸡生产的全过程,是判断鸡群用料、生长发育及产蛋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计算平均体质量,实际抽样称重的数量应回归到标准抽样称重比例进行计算,避免出现计算偏差,以便能正确反映鸡群的真实情况,便于正确给予下周指令料量,只有真实的体质量才能正确地指导饲养工作。准确称重计算后,对体质量变化异常的鸡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决不能拖延,要做到事不过夜。

2.3.1 抽样要有代表性

抽样点可采用五角形、三角形或三点直线方式,分布在鸡舍的前中后以确保抽样的代表性。

2.3.2 坚持“七同时”的称重原则

即同一天的同一时间(限饲日或喂料后4~6 h)、同一地点、同一人(读称的人)、同一衡器、同一精度和比例随机抽样进行称重,利用体质量分析表格记录体质量。称的精度0~6 w1~5 g、7~24 w 10 g、产蛋期20 g;称重比例育雏育成期♀10%、♂15%,产蛋期♀5%、♂10%。育成期每周最好称重2次,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2.4 根据体质量合理调整料量

体质量是衡量喂料量是否正确的最重要的饲养管理工具,喂料量是影响种鸡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周定期称重是检验喂料量是否准确的主要依据。在确定料量和饲喂程序时,料量应据实际与标准体质量的差异及饲料的能量水平进行计算。公母鸡应按体质量大小进行分栏饲养,并建立各自体质量一致的均匀群体。

2.5 通过分栏饲养调整体质量

在大多数情况下,鸡群的变异系数在12%左右时就应进行分栏,根据变异系数将鸡群按体质量大中小分成2~3栏。分栏后每栏的变异系数应小于8%。经验告知,体质量每低50 g,在恢复到正常加料水平之前,每只鸡每天需额外增加54.42 kJ 的能量,才能在1 w 内恢复到标准体质量。无论如何分栏,分栏后各栏的饲养密度应保持一致,栏间的隔网应便于移动和固定,能及时调整各栏的大小,确保其饲养密度、采食和饮水位置基本一致;同时隔网应坚固,进出各栏的门应便于开关,防止鸡串栏,以保持各栏鸡数准确。

3 不同阶段的体质量控制目标

骨架发育始于早期阶段,4 w前采取周中称重(2 w中、3 w中),确保4 w体质量达标。重视体质量和体质量增长两条曲线,育成期不同阶段的体质量与周增重应符合要求以获得良好的鸡群体况。公鸡12 w 发育完成95%,但母鸡骨架发育早于公鸡,因此,早期体质量控制特别是前2~4 w对于获得适当的体型和体况非常关键。4 w体质量略超标准5%以内;12 w体质量接近标准;育成后期免疫强度高,应激大,20 w体质量超标准2%~3%;24 w体质量超标准2%~3%。

3.1 育雏期0~4 w

确保体质量达标,保证心血管、免疫等系统的发育。母鸡达到4 w目标体质量,尽可能高的体质量与骨架均匀度,周增重100~120 g。育雏期体质量不是越大越好,前期较低的体质量能够帮助控制早期体型发育和12 w后的体质量涨幅。

3.2 育成早期5~10 w

维持生长阶段是控制体质量、提升均匀度的关键时期。95%的骨架发育完成,体质量不超标,避免体型(骨架)过大,尽可能提高均匀度;周增重95~100 g。

3.3 育成前期11~15 w

11~12 w是控制体质量的最后阶段;优质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对育成前期(0~11 w)的骨架尺寸及良好的羽毛覆盖非常重要。12 w 后生殖系统开始发育,周增重不足是大忌。关注周增重,尽量不超标,此阶段是均匀度管理最困难的阶段。15 w胸肌呈“V”型;周增重95~100 g。

3.4 育成中期16~20 w

16 w 后是生长期的关键阶段(生殖系统快速发育),此段时间增重的多少对适时开产和产蛋高峰影响最大;此间周增重逐渐加快,料量增加26%、体质量增加34%~36%以保证生殖系统发育,体质量控制应做到高来高走;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能量摄入,可使用预产料。此段时间脂肪开始逐渐沉积,尽量采用温和的限制饲喂程序;周增重130~150 g。如果鸡群在16~20 w的体质量增长不足,加光时机会延迟,将导致22 w后的体质量超标(由于母鸡还没发育成熟,大部分的饲料将转化成体质量而不是卵巢的发育),开产时间推迟;反之,体质量增长过多,会导致体质量超标、死淘率高、高峰后产蛋下降快。

3.5 育成后期21~24 w

这个时期是增重和生殖系统发育最快速的阶段。此间应每周评估胸肌和脂肪沉积情况,如有必要进行转群,选留种公鸡及适时公母混群,正确进行光照刺激等;周增重150~160 g。此阶段应放缓加料速度,避免超重过多。加光后体质量低于标准10%的母鸡在产蛋期易变成弱鸡,易脱肛,造成早期死淘率高;而大鸡体质量较大如超标200~300 g,对热应激更敏感,易造成前期脱肛和后期死淘率高。要求母鸡开产前均匀度达到80%以上且开产前体质量不过度超标。控制鸡群加光后的饲料涨幅,以免体质量涨幅过大或过少。21~24 w 监测脂肪累积并确定加光时机,避免料量增长过多导致体质量失控。

3.6 产蛋前期25~32 w

重点是体质量不能过大或过小,体况发育良好,公母鸡不互相偷吃料。每周应至少两次监测鸡群的丰满度和性成熟状况(胸肌与体质量有高度相关性),观察鸡群的脸、肉髯和鸡冠的颜色并适时调整给料程序。种母鸡开产第1 周产蛋率在0.5%~3%时,体质量要求在2.8~3 kg;24~31 w 的总增重应达到715~800 g,体质量涨幅为19%~21%。产蛋期至少每周称重1次,整个产蛋期都应保持一定的增重,体质量增加不足或过多,说明营养摄入不正确,如果不做调整,势必导致较差的产蛋性能。

3.7 产蛋后期33~66 w

根据产蛋率和体质量进行饲喂,连续5~7 d产蛋率不上升才考虑开始减料,并监测母鸡的体质量与体况(胸肌大小、脂肪沉积以及羽毛覆盖),温和减料,第1 次每周不超过2 g,以后每周0.5~1 g,以保持母鸡体质量平稳增长,高峰后周增重为20~15 g。体质量超标的鸡群不能通过加快降料幅度来控制体质量,相反,体质量超标的鸡群降料幅度要小、降料速度要慢。关注鸡群的周增重趋势,增重比标准体质量有增加趋势的,减料要快;增重不够或负增长的不减料或适当加料。在关注目标体质量的同时,还应重点关注适合的体型、体况和脂肪沉积,防止母鸡体质量下降或体质量的周涨幅不够15 g,造成产蛋下降。

4 及时正确对体质量偏差进行调整

4.1 4~5 w以后体质量调整

5 w时鸡只体质量低于标准100 g或以下,在9 w时使体质量逐渐上升到标准;体质量低于标准100 g 以上,在12 w时使体质量逐渐恢复到标准。鸡只体质量超过标准少于100 g,在7 w 时使体质量逐渐恢复到标准;体质量超过标准大于100 g,在10 w时使体质量逐渐恢复到标准。

4.2 10 w以后体质量调整

10 w 时体质量低于标准100 g,在19 w 前将体质量恢复到标准;体质量超过标准100 g,21 w时的体质量曲线应与标准体质量曲线平行,在25 w前达到标准体质量。

4.3 15 w以后体质量调整

15 w时体质量低于标准100 g,在133~140 d前将体质量纠正到标准;15 w时体质量超过标准100 g,在22 w前,体质量曲线与标准体质量曲线平行,体质量在28 w 前恢复到标准。

4.4 20 w以后体质量调整

体质量低于标准100 g,将光照刺激推迟1 w,产蛋率达到5%之前,让实际体质量曲线与标准曲线平行,以后据产蛋率的上升增加饲料量;体质量超过标准100 g,让实际体质量曲线与标准曲线平行。

5 种公鸡体质量的特殊管理

5.1 种公鸡4 w末的体质量应达到755 g

要培育与公鸡周龄相符的正确体型、合适的丰满度;早期的生长发育决定体型,并对将来的受精率非常重要。公鸡12 w大约95%的骨架基本发育完成。良好的成年公鸡胫骨长度大约是139 mm。公鸡4~6 w的标准体质量应作为最低的目标,体质量超标过多将严重影响今后的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表1)。确保鸡群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保持充足有效的料位和水位,精确断喙,缓慢降低光照时间;给公鸡一个良好的开端,尽早同时开水和开食,每次加料时更换新料盘,上新料,勤赶鸡,培养早期食欲;选用优质的全价饲料,满足种鸡的各种生理需求,早期饲喂足够的颗粒破碎育雏料,达到一定的营养累积。

表1 公鸡早期体质量对孵化率的影响

5.2 周增重应达标

密切关注种公鸡的体质量、骨架大小、公母鸡骨架的配比、睾丸和体况(胸肌)的发育。确保早期骨架发育良好和后期周增重达标,育成期不能过度超重,超重后期受精率下降快,太大的骨架会影响后期受精率的维持。8 w时85%的骨架发育基本结束,此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骨架,会趋于矮小肥胖,易沉积脂肪,产蛋后期体型会更差,直接影响交配的成功率。种公鸡24~31 w 的总增重应达到665 g,体质量涨幅应达到14%;25~30 w 保持150~30 g的周增重,30 w后保持30~25 g的周增重。

5.3 确保种公鸡的生长发育不能停止

按推荐的生长体质量曲线饲养,生长发育曲线和睾丸的发育有一定的关系,睾丸发育及受精率和公鸡的饲养管理有关。10~11 w 后的体质量和生长曲线非常重要,因为此阶段睾丸开始发育,15 w 后睾丸发育加快,以后发育不能中断,否则会影响睾丸发育和受精率。限饲影响公鸡体质量和每周增重,同时也影响荷尔蒙的水平,而这对性成熟和精子的生产很重要,公鸡体质量和周增重曲线都会影响骨架和睾丸的发育及大小,睾丸大小和重量与精子生产有直接联系(表2)。7~13 w 是公鸡发育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公鸡的双腿(肌肉、韧带和骨骼)快速发育,任何偏离标准曲线的情况都会对公鸡成年后的成活率和生产性能带来不良影响。每周饲料应增加2~3 g,在加光后2~3 w 是睾丸发育的最重要阶段,试图将体质量超标的公鸡拉回标准体质量,会造成睾丸功能的完全停止。试验表明,在18~23 w 过度限饲会对精子生产造成永久伤害,从而影响受精率。16~20 w 公鸡不能受到热应激,因为这会对公鸡的受精能力造成极大影响。公鸡在12 w 前受到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15~20 w 期间的增重对公鸡睾丸发育和第1 次光照刺激的反应有着重要作用。25~30 w 要密切监测公鸡的体况,此时公鸡的基础料量不能太低;产蛋期如果公鸡体况不好(料量低),公鸡会掉毛,体质量反而会大,受精率低,一般AA+种公鸡24 w 料量为127 g/羽、30 w141g/羽、35 w144 g/羽、64 w158 g/羽。

表2 睾丸重量对受精率的影响

5.4 检查公鸡体况

公鸡一般脂肪较少,如果体质量下降则体况也会很快下降;胸肌小而结实的公鸡更活跃,交配更成功,胸肌发育过大或公母比例太高会导致公鸡太凶和过度交配。

5.5 控制好体质量以维持受精率稳定

5.5.1 保持良好的公母分饲系统

每天检查公母鸡饲喂系统,公鸡料位每只20 ㎝,淘汰公鸡时应减少公鸡采食位置。饲料分配应均匀,确保公鸡喂料器高度适宜,防止母鸡偷吃。

5.5.2 控制公鸡体质量与体况

每周检查公鸡胸肌与身体状况、公鸡体质量及增重情况。

5.5.3 保持有效的公母比例

每周淘汰状态较差的公鸡,所有大群内的公鸡都应是有效的公鸡,即使降低公母比例,也应保持大群内的公鸡都有效,如有必要可在45 w前后替换一些新公鸡。

6 公母鸡匹配

6.1 公母鸡体质量差异合理

20 w 公母鸡达到最大容纳性的目标体质量差异是835~865 g;24 w末公鸡的体质量应是母鸡体质量的1.26~1.31倍(表3);性成熟时公鸡体质量为3 620~3 650 g,母鸡体质量为2 950~3 065 g;为达到最佳受精率,25 w 的公鸡体质量要比母鸡重约22%~25%;在整个生产期间内公鸡的体质量要始终比母鸡重22%~24%。一般来说,如果体质量差异超过40%,母鸡对公鸡的容纳性和交配效率就会降低。

6.2 公母鸡体型配比达到标准要求

母鸡胫骨长110~115 mm,胸骨长130~140 mm;公鸡胫骨长130~139 mm,胸骨长160~170 mm(表4 和表5)。通过测量龙骨长度评定种鸡的体格,在肉种鸡开始产蛋时,龙骨的长度大约为133 mm,开产时如龙骨长度大于133 mm表明鸡的体格比标准大,需调整饲喂方案;如小于133 mm说明鸡的体格小,如仍按标准的体格进行饲喂,则母鸡会过肥,相同体质量的鸡其体格的大小会不一样。

表3 公母鸡体质量比例

表4 母鸡胫长的发育

表5 种公鸡胫长的发育

6.3 性成熟一致

性成熟一致的鸡群,产蛋率在5%~70%时,每只日产蛋率至少增加4.5%;产蛋率在71%~80%时,每只日产蛋率必须达到1.5%以上且受精率达到90%以上;产蛋率80%至产蛋高峰,每只日产蛋率每天仍上升0.5%以上;从产蛋率5%开始,日产蛋率持续不断的增长直至高峰,不出现反复。入舍母鸡高峰产蛋率高于86%,64 w末累积孵化率超过84%,随周龄变化羽毛覆盖良好,理想的产雏数超过145 羽。用来评估性成熟程度的组织为胸骨长度和主翼羽换羽的留存根数。育成期间,胸骨应得到一定程度的发育,早期限饲越严,鸡只骨架越小,胸骨长度越短,具有较短胸骨的鸡只胸肌发育较为丰满,在得到光照刺激时的应答较早,更易性成熟。育成期管理的目标是使种母鸡保持较小的骨架,具备较丰满的胸肌,同时随性腺的发育,鸡只的旧主翼羽依次准时脱落如表6。

表6 胸骨长度和换羽的参考数据

6.4 保证充足有效的料位及料线间距以达到均匀生长

建议链槽式和盘式饲喂系统安装时料线间距至少应在1 m以上,确保鸡只方便且均匀地采食。育成期母鸡肩宽从7 ㎝增加到15 ㎝;在产蛋期会随体质量增加继续增加到16 ㎝(表7),如鸡群超重,肩宽会更大。供给合理的采食位置有利于体质量增长。

表7 不同周龄种鸡头宽、肩宽及体长发育

7 小结

养殖户想获得肉种鸡最佳生产性能,必须从各个方面满足种鸡的最佳要求包括遗传育种、管理、营养和健康。体质量控制对饲养肉种鸡非常重要,应遵循正确的体质量控制原则,体质量不合适时适时调整,重视体质量和周增重两条曲线,确保体质量、体型和性成熟达标匹配。经验证明:越早得到饲料和饮水比延迟数小时给料的雏鸡早期会得到更好的生长发育和体质量均匀度。判断早期开食的有效方法是检查满嗉囊鸡所占的比例:雏鸡入舍8 h 80%以上、12 h 95%以上、24 h 100%。如在最初4 d雏鸡未形成良好的食欲,易造成以后体质量和均匀度差。应该为种鸡提供全价饲料,以满足其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在不影响种鸡福利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饲养效果。

猜你喜欢
受精率种鸡产蛋率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种蛋受精率检查的重要性和结果解释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浅谈提高鸡的人工受精率的措施
冬喂蛋鸡巧添加抗病御寒又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