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宾县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分布现状分析

2021-01-19 06:33许水威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赤松古树名古树

许水威

(新宾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发展中心,辽宁 新宾 113200)

古树名木资源历经沧桑,经过数百年甚至数千年遗存至今,是不可再生的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一棵古树就是一个基因库,一个活的古董,一部史书,是一个活的标本馆、微生物世界、昆虫世界。我国古树名木资源的大规模研究与保护始于20世纪80年代[1]。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的骤然增加,一部分古树生存环境逐步恶化,致使古树生长不良甚至被毁坏。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向弘扬,人们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进一步提升,许多地区在不同范围内相继开展了各类调查建档和保护工作[2-5],保护古树名木资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文通过对新宾县古树名木调查,对该地区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古树名木属地概况

新宾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东与吉林省的柳河、通化县交界,西与抚顺县接壤,南与本溪、桓仁县毗邻,北与清原县相连。地理坐标为41°14′~41°58′N,124°15′~125°27′E。东西长100 km,南北宽84 km,总面积4 287.38 km2。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貌特征属“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本地区属中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山地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季风特征明显,境内森林茂盛、碧水潺潺、空气清新。

2 调查范围、内容、依据和方法

2.1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包括新宾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分布在城乡散生或群状生长的古树名木。

2.2 调查内容

树种、树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位置、生长势、生长环境、保护现状。

2.3 调查依据

根据《辽宁省古树名木普查方案》的工作要求,严格按照《辽宁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操作细则》的各项规定进行调查。

2.4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资料查询,知情人访谈,每株现场调查的方法,以乡镇为单位开展调查。对所有已掌握基本情况的古树名木逐一进行现场调查,采用GPS定位留存坐标、人工皮尺测量胸径、测高仪测树高、数码照片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古树名木按树种资源分布统计

新宾县古树名木257株,树种分属于5科6属9种,其中榆科榆属春榆243株,松科4种8株为赤松、油松、红松和长白落叶松,杨柳科2种2株为垂柳、旱柳,木犀科1种水曲柳2株,槭科1种拧筋槭2株。树种均为本地乡土树种,大部分树种为春榆,占94.6%(表1)。

表1 新宾县古树名木按树种资源统计

3.2 古树名木按类别分布

新宾县古树名木257株,其中古树243株,名木14株。御路古榆13株生长于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一条古驿道旁,清朝建都北京后,康熙皇帝沿着这条路到永陵祭祖,榆树乃栽于此时,13株古树,遥相呼应,浅唱低吟,形成了一道桑榆晚晴的独特风景。新宾“神树”赤松王,又被称为“启运树”,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木奇村,2016年被列为中华百棵重点人文古树之一,与安徽黄山迎客松等知名古树齐名。

3.3 古树名木按保护等级分布

一级古树500年生以上5株,其中4株春榆、1株赤松,占总数的2%;二级古树300~500年生70株,其中春榆60株、赤松6株、红松1株、油松1 株、拧筋槭1株、长白落叶松1株,占总数的27%;三级古树100~300年生182株,其中春榆172株、赤松2株、水曲柳2株、红松1株、拧筋槭1株、长白落叶松1株、油松1株、垂柳1株、旱柳1株,占总数的71%。

3.4 古树名木按种群分布

新宾县古树名木257株,分布有两个古树群共95株,其中一群在新宾县响水河子乡富江东村富江西82株春榆,天然生同龄均为108年生;一群在新宾县木奇镇东站村13株春榆,人工栽植同龄均为330年生。其它162株零散分布于新宾县15个乡镇71个村屯、社区。

3.5 古树名木生长势和生长环境分布

新宾县古树名木257株,生长态势正常176株,衰弱70株,濒危11株;生长环境良好238株,生长环境较差19株。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4.1.1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新宾县古树名木257株,隶属于5科6属9种,树种均为本地乡土树种,除两个古树群外大部分零散分布于新宾县15个乡镇71个村屯、社区,生长态势正常176株,衰弱70株,濒危11株;生长环境良好238株,较差19株。

4.1.2 在查清新宾县的古树名木资源的同时给每株古树名木建立历史、基本特征、健康等信息管理系统档案,明晰古树名木的产权及管护责任单位,给每株古树挂牌,建立古树名木的动态监测体系,对重点古树名木采取重点保护措施。

4.2 建 议

4.2.1 加大保护的宣传和执法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来加大保护古树名木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同时严格执行各级政府保护古树名木的政策法规,完善管护体系,明确管护责任,切实将古树名木管理保护落到实处。从严查处一切因封建迷信、非法牟利等因素造成的人为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加大对古树名木的监管力度,避免人为因素导致古树数量下降。

4.2.2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繁多,如普查、挂牌、建档、日常养护、抢救保护和动态监测等,且没有固定资金投入无法开展。农村和其他区域的古树名木由于缺少资金,管理不到位。因此,应增加政府部门对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捐献公益资金,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资金的投入。

4.2.3 加强科学合理的管护措施。根据每株古树生长态势和生长环境制订科学日常养护方案,对长势较差的古树名木有针对性地防治病虫害、浇水施肥,分期分批检测古树树干心腐情况,并及时对树洞防腐修补,对衰弱易倒伏的古树采取扶撑加固等措施,对生长势较差濒危的古树名木有计划地开展复壮工作,并注意维护和恢复古树周边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聘请专家教授对管护人员进行培训,对濒危古树名木制定具体科学的救治方案。

4.2.4 深挖古树名木资源,重视子代繁育。各管理部门在保护好现有古树名木同时,加大对本地区远山、高山古树名木和古树资源的子代调查,对古树资源的子代加强管护,强化管理责任,增加后备资源储备,使其全部优良性状得以延续,确保古树资源的子代繁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猜你喜欢
赤松古树名古树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永州GPS定位保护古树名木
古树绿荫
百年古树东岛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