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河文昌段河道现状分析及治理措施的探讨

2021-01-20 08:43余少杰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1期
关键词:环境容量河段文昌

余少杰

(合肥蔡田铺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230000)

河道治理全面落实可恢复水系原本的生态环境,并配以后期保障机制,维护周边群众甚至整个地区的正常运转。结合治理河道的情况,抓紧了解污染源,强化对其的控制。为此,既要提高管理强度及宣传力度,还应科学设计治理方案。

1 南洋河文昌段河道现状

其一,水系现状。文昌段的河道全长超过4800 米。在河道的两侧,有荒坡、天地以及树木植被等。治理河岸的岸坡和岸顶均有植被覆盖,但由于陡坡区域的土质不适宜植物生存发育。原有的河岸沿线有多处水位控制的建筑,但部分坝体已经出现渗漏的问题。再加上治理河段属于季节性的河流,在枯水期整体水量极少,同时地表的沙土也会使得大量的水渗入地下,整体的蒸发量偏高。

其二,文昌段河道涉及到三个村落,村民生活生产期间在厨卫方面产生的污水。河道周边有多处鱼塘,经营期间的各类化学物质及饲料等形成的水,均直接排放至河道中。而养猪场处理废水工艺有限,渗漏问题导致该地区的地下水被污染。另外,农牧业以散养为主,各位牲畜均沿用河道内的水。

其三,环境容量。对河流环境容量的计算分析,可采用零维模型核算其实际的纳污能力,或者仅关注河流的纵向浓度变化,也能得到量化的容量结果。其中,前者把河流看成相对静止的状态,河水中的污染物为均匀分布,将所有涉及到的指标都根据节点平衡反推计算,即溶解态、颗粒态等。具体的模型计算公式为:

其中,Wi表示水体环境容量,单位为kg/d;Qi表示设计容量,其单位是m3/s;Csi为水质的标准值,单位是mg/L;Cci是上一河段的水质标准值,单位同上;Ki表示河流污染物的讲解系数,单位是d-1;Vi为既定水体体积,单位是m3。

后者计算模型更适用于河道跨度大且水深浅的河段,污染物能在进入河水后,实现均匀混合,但浓度变化不明显,所以横纵向的浓度基本能忽略不计。由此演化出该种计算模型,具体如下:

其中,Di表示垂向的扩散指数,单位为m2/s;Li为河段长度,单位是米。

南洋河采用第一种计算方式,得到的环境容量值分别为:COD 为47.52;NH3-N 为3.94;TP 为0.52。根据南阳河的治理标准,结合当下污染负荷以及环境容量,其污染程度已然高于环境容量。所以应当把控污染源,阻截继续污染行为。

2 文昌段河道治理的措施

2.1 增强河水外源控制

外源本身涉及到点源污染以及面源污染两个部分。其中前者一般是针对治理河岸的污水排放处等,后者则一般来源于农业,以及垃圾堆放生活方面的污水等。文昌段的河道内没有直排口,在该地仅有在雨季期间才会因水量突然增大,而出现外源水体进入河道内,但实际的浓度不高,经过合理的处理后,进入河道内不会带来明显的影响。为此,分别借助生态湿地技术,以及相应的排水口设备加以治理(如图1)。生活污水方面的处理,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选择在该河段的下游地区,建设生态湿地,以起到净化排入河道内水体的作用,并借助土壤本身的过滤能力达到处理污水的效果。农业养殖方面形成的废水,污染程度较为严重,因此决定,在其排水口处实施封堵,确保经过处理后,并检测达标才能排放[1]。牧业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牛羊等动物在河段附近活动,造成水体污染位置,为此,在划定的活动范围内加设蓄水池,以保证牛羊的正常发育需要。因生产活动形成的各类垃圾,直接运送到附近的垃圾处理进行管理。

图1 直排口处理设施剖面图

2.2 优化河道水源质量

据相关数据显示,水环境的深度应在0.6 米左右。根据文昌段的地质情况,将水体深度控制在0.65 米左右,能够达到优化生物环境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该河段的水体实际容量,还强化水本身的自净效果。治理期间,为满足生态系统在水量方面的要求,同使用砖砌材料以及防腐木方,雨季过后,能直接通过人力,去除其中的木板,以保障河道水体的正常流淌[2]。该治理工程中,保水堰包括两项内容,一种结合到河道,原本的宽度和深度进行建设,另一种直接在现有的底板处进行施工。考虑到附近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加设蓄水池,同时还可以确保治理后的水体水质不被周边居民侵扰。在交叉位置加设闸门井。支流河道需借助人力开挖沟渠。利用闸门加以控制,实现对治理河道的相关水系进行补水的目的。但由于部分干渠未能实现有效连接,其中的水质无准确数据,所以,具体的施工治理方案仍有待进一步考察。此外,打造活水循环效应,以优化复氧效果。下游水通过潜水泵直接来到上游区域,由此实现污染的水体降解,最终达到优化水质的目的,提高水体的流动速率。治理施工完成后,在该河段的上游区域设有长度超过700 米的管道,中游部分则接近880 米,下游的总长度超过1000 米,应用的管材都在河岸附近进行铺设。

2.3 保障生态护岸作用

护岸工作能否呈现出预期的效果关乎治理工程整体质量。从某种层面上来看,生物系统的和谐发展,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应当是河道治理工程的重要方向。治理河道期间,为保证施工作业后,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确保治理河段的水环境得以改善,有关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环保意识,并能根据原本的河岸状态选择合理的处理模式。以控制水土流失,确保清淤环节的顺利执行。该治理环节的实施是为保障治理河段的水体无杂物。为此,强化对农牧业生产以及生活的污水废,加以监管,保障排出水的污染物比率达到既定标准,由此避免外部污水造成水系的水体污染。同时相关部门机构,还应强化对污染极为严重的水拦截能力,并配以专项的惩处机制及法规条例,从源头处加以监管。建设效果图如下所示:

图2 生态护坡效果图

2.4 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河道治理项目中,相关部门的关注度极为重要,引导文昌段河道附近居民注意个人生产生活的行为,降低对水系的污染。比如,通过传统媒介及网络,扩大河道保护的推广范畴,提高群众对河道生态维护价值的认识程度,由此自觉约束个人的活动。若想彻底改善河道环境,做好当地动员是首要任务,促使群众能加入到生态保护行列中,以永续发展目标为基本前提。文昌段周边的农牧业及生活污水等对河道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因此,建设单位及部门人员需调整固化的生活及治理观念,致力于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鼓励其参加河道保护计划。

2.5 构建水环境预警系统

南洋河文昌段在非雨季时期内,几乎无排水口,在十一月至次年四月份属于枯水期,水体流量偏小。但遇到降水量偏大的情况,农牧业、池塘、生活用水等均有可能进入河道,形成污染,需要构建专门针对河道水环境的预警系统,以控制外界污染进入水系。在该河段的上游区域设置河闸,并在关键水体区域安装自动监测设备,设定警报的指数。水泵室内安装自动控制设备,主要负责监测河段内的实时影像采集、闸门情况、水位信息等,实地得到的监测数据可直接传送至控制中心[3]。

结束语

南洋河文昌段河道的污染源包括内源及外源两类,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外源污染,如禽畜养殖、鱼类养殖以及垃圾堆放引起的污染问题。为此,相关部门及社会团体应当整治,使得河道生态得以恢复,比如,优化水质、建立预警系统等,同时,还需注重对沿岸居民的宣传,保留全面的预警机制。除文本阐述的治理举措外,此项治理工程还包括清淤、土方建设、水生生物及施工产生废弃物的处理等。

猜你喜欢
环境容量河段文昌
长江中下游河段溢油围控回收策略研究
文昌发射场暮色
不同时空计算尺度对水环境容量评估差异的影响分析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松花江支流梧桐河COD和氨氮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
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核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不经意地有了善意(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