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滑落高强度编织袋及其制造工艺

2021-01-21 10:44王仁龙整理
塑料包装 2020年6期
关键词:球壳防静电绝缘层

王仁龙 整理

一、概述

编织袋是一种常见的包装物,一般是以塑料为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后,再经编织后得到。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编织袋主要受到包装物体的重力作用一直呈受拉状态,由于编织采用纵横交错传递,使得编织袋具有了良好的抗拉性及防刺穿性能,不会轻易的破裂,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编织袋生产材料都是聚丙烯、聚乙烯加添加母料干燥搅拌混合制得,制得的编织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表面过于光滑容易滑落,而且受到摩擦后容易产生静电,包装可燃物料时存在安全隐患,限制了塑料编织袋的适用范围。

现有防滑落、防静电编织袋仅仅表面粗糙,其防滑效果还是较差,特别是成对放置运输时,物料容易滑落造成袋内物品的损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文介绍了一种不易滑落高强度编织袋。

二、技术方案

一种不易滑落高强度编织袋,包括第一编织层,所述第一编织层外侧由内而外依次缝合有第三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一编织层、第二编织层和第三编织层均采用防静电塑料经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编织层上粘接有多个防滑球,相邻两个防滑球之间的距离大于防滑球的直径。

所述防滑球包括高强度硬质球壳和耐磨绝缘层,所述高强度硬质球壳一半嵌入第二编织层内侧,所述耐磨绝缘层粘接于高强度硬质球壳位于第二编织层外侧的表面,且耐磨绝缘层边缘与第二编织层粘接。所述耐磨绝缘层采用防静电橡胶材料制得,且耐磨绝缘层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所述高强度硬质球壳与耐磨绝缘层之间设置有胶合层,且胶合层为有色胶。所述胶合层中均匀掺有荧光剂。所述高强度硬质球壳内部填充有吸潮填料,且高强度硬质球壳位于第二编织层内侧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直达式吸潮孔。所述高强度硬质球壳位于第二编织层内侧的外表面一体化设置有防脱部件。

所述防脱部件为多个反向防脱抓紧爪,且多个反向防脱抓紧爪均匀分布于第二编织层内侧的外表面。所述防脱部件为固定钉,所述固定钉包括连管和限位壳,所述连管一端与一个直达式吸潮孔相连通,所述连管另一端与限位壳固定连通,且限位壳表面设置有多个嵌入式吸潮孔。

所述防静电塑料经纬线的制作原料包括茂金属聚乙烯、烷基伯胺、石英粉、环氧树脂、聚丙烯颗粒料、纳米碳酸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树皮粉末、三氧化二锑、四溴双酚A醚、聚氨酯废料、吡啶硫酮锌、无卤膨胀型阻燃剂、聚丁基橡胶颗粒、聚磷酸铵、聚丁烯、硅树脂、聚乙烯蜡、单丁基氧化锡、马来酸酐、抗老化母料、低密度聚乙烯和丁醛树脂。

三、有益效果

1. 通过第一编织层、第三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由内而外依次缝合的设置,且第一编织层、第二编织层和第三编织层均采用防静电塑料经纬线编织而成,可有效提高编织袋的强度,通过在最外层的第二编织层上粘接多个防滑球,将盛装物品的该高强度编织袋堆放时,由于该高强度编织袋表面设置的多个凸起的防滑球,可有效防止编织袋滑落。

2. 通过在高强度硬质球壳与耐磨绝缘层之间设置有胶合层,且胶合层为有色胶,在搬运过程中,防滑球表面受到严重磨损使得耐磨绝缘层破损时,胶合层裸露出来,由于胶合层是有色胶,其颜色区分于耐磨绝缘层和第二编织层的颜色,便于人们观察到局部的严重磨损,从而更加小心,有效防止该处破损继续严重化。

3. 通过在胶合层中均匀掺有荧光剂,在光线较暗的仓库或车厢中搬运该袋体时,防滑球表面受到严重磨损使得耐磨绝缘层破损时,掺有荧光剂的胶合层裸露出来,便于人们观察到局部的严重磨损,有利于及时止损。

4. 通过在高强度硬质球壳内部填充有吸潮填料,且高强度硬质球壳位于第二编织层内侧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直达式吸潮孔,高强度硬质球壳内部填放的吸潮填料可通过直达式吸潮孔吸除袋体的湿气,有效保持袋体的干燥;将物品装入该高强度编织袋后,防滑球内部填放的吸潮填料可通过直达式吸潮孔吸除袋内的湿气,有效保持袋内物品的干燥,可免于在袋内单独放置干燥剂。

5. 通过在高强度硬质球壳位于第二编织层内侧的外表面一体化设置有防脱部件,防脱部件为多个反向防脱抓紧爪,且多个反向防脱抓紧爪均匀分布于第二编织层内侧的外表面,防滑球受到外界摩擦时,多个反向防脱抓紧爪可紧紧挂在第一编织层和第三编织层中的经纬线上,有效防止防滑球的脱落。

四、附图说明

图1 本技术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本技术增设反向防脱抓紧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本技术的固定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不易滑落高强度编织袋,包括第一编织层1,所述第一编织层1外侧由内而外依次缝合有第三编织层3和第二编织层2,所述第一编织层1、第二编织层2和第三编织层3均采用防静电塑料经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编织层2上粘接有多个防滑球4,且相邻两个防滑球4之间的距离大于防滑球4的直径。

防滑球4包括高强度硬质球壳41和耐磨绝缘层42,所述高强度硬质球壳41一半嵌入第二编织层2内侧,所述耐磨绝缘层42粘接于高强度硬质球壳41位于第二编织层2外侧的表面,且耐磨绝缘层42边缘与第二编织层2粘接,将盛装物品的该高强度编织袋堆放时,由于该高强度编织袋表面设置的多个凸起的防滑球4,可有效防止编织袋滑落。

耐磨绝缘层42采用防静电橡胶材料制得,且耐磨绝缘层42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在搬运过程中,防滑球4表面与外界物体发生摩擦时,不易产生静电,扩大了该编织袋的适用范围。

高强度硬质球壳41与耐磨绝缘层42之间设置有胶合层45,且胶合层45为有色胶,在搬运过程中,防滑球4表面受到严重磨损使得耐磨绝缘层42破损时,胶合层45裸露出来,由于胶合层45是有色胶,其颜色区分于耐磨绝缘层42和第二编织层2的颜色,便于人们观察到局部的严重磨损,从而更加小心,有效防止该处破损继续严重化。

胶合层45中均匀掺有荧光剂,在光线较暗的仓库或车厢中搬运该袋体时,防滑球4表面受到严重磨损使得耐磨绝缘层42破损时,掺有荧光剂的胶合层45裸露出来,便于人们观察到局部的严重磨损,从而更加小心,有效防止该处破损继续严重化。

高强度硬质球壳41内部填充有吸潮填料43,且高强度硬质球壳41位于第二编织层2内侧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直达式吸潮孔44,高强度硬质球壳41内部填放的吸潮填料43可通过直达式吸潮孔44吸除袋体的湿气,有效保持袋体的干燥;将物品装入该高强度编织袋后,防滑球4内部填放的吸潮填料43可通过直达式吸潮孔44吸除袋内的湿气,有效保持袋内物品的干燥,可免于在袋内单独放置干燥剂。

高强度硬质球壳41位于第二编织层2内侧的外表面一体化设置有防脱部件,防脱部件为多个反向防脱抓紧爪46,且多个反向防脱抓紧爪46均匀分布于第二编织层2内侧的外表面,防滑球4受到外界摩擦时,多个反向防脱抓紧爪46可紧紧挂在第一编织层1和第三编织层3中的经纬线上,有效防止防滑球4的脱落。

防静电塑料经纬线的制作原料包括茂金属聚乙烯、烷基伯胺、石英粉、环氧树脂、聚丙烯颗粒料、纳米碳酸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树皮粉末、三氧化二锑、四溴双酚A醚、聚氨酯废料、吡啶硫酮锌、无卤膨胀型阻燃剂、聚丁基橡胶颗粒、聚磷酸铵、聚丁烯、硅树脂、聚乙烯蜡、单丁基氧化锡、马来酸酐、抗老化母料、低密度聚乙烯和丁醛树脂。

由上述原料生产出来的经纬线韧性好,、面粗糙、可降解、防静电作用强,相应的,由该经纬线编织而成的塑料编织袋强度高、表面粗糙、不易滑落,受到摩擦后不易产生静电,扩大了塑料编织袋的适用范围,而且产出的塑料编织袋可降解、可重复利用。

该高强度编织袋的制造工艺步骤如下:

S1. 按照最佳重量比例将茂金属聚乙烯、烷基伯胺、石英粉、环氧树脂、聚丙烯颗粒料、纳米碳酸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树皮粉末、三氧化二锑、四溴双酚A醚、聚氨酯废料、吡啶硫酮锌、无卤膨胀型阻燃剂、聚丁基橡胶颗粒、聚磷酸铵、聚丁烯、硅树脂、聚乙烯蜡、单丁基氧化锡、马来酸酐、抗老化母料、低密度聚乙烯和丁醛树脂搅拌混合;

S2. 搅拌混合后,依次挤出、拉伸成扁丝,

S3. 拉伸成扁丝后,由机器编织第一编织层1、第三编织层3和第二编织层2,在编织过程中使用机械手将防滑球4嵌入第二编织层2中;

S4. 由机器将第一编织层1、第三编织层3和第二编织层2由内而外依次缝合,得到该高强度编织袋。

防滑球4内部填放的吸潮填料43可通过直达式吸潮孔44吸除袋体的湿气,有效保持袋体的干燥;将物品装入该高强度编织袋后,防滑球4内部填放的吸潮填料43可通过直达式吸潮孔44吸除袋内的湿气,有效保持袋内物品的干燥,可免于在袋内单独放置干燥剂。

将盛装物品的该高强度编织袋堆放时,由于该高强度编织袋表面设置的多个凸起的防滑球4,可有效防止编织袋滑落;另外在搬运过程中,防滑球4表面与外界物体发生摩擦时,也不易产生静电,扩大了该编织袋的适用范围;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位于袋体最外层的第二编织层2频繁与外界物体摩擦会产生磨损,特别是凸起的防滑球4磨损最为严重,当防滑球4表面受到严重磨损使得耐磨绝缘层42破损时,胶合层45裸露出来,由于胶合层45是有色胶,其颜色区分于耐磨绝缘层42和第二编织层2的颜色,便于人们观察到局部的严重磨损,从而更加小心,有效防止该处破损继续严重化;

另外,位于防滑球4内层的高强度硬质球壳41可进一步起到防磨损作用。

实施例2

参照图4和图5,一种不易滑落高强度编织袋,本技术相较于实施例1,防脱部件为固定钉47,所述固定钉47包括连管471和限位壳472,所述连管471一端与一个直达式吸潮孔44相连通,所述连管471另一端与限位壳472固定连通,且限位壳472表面设置有多个嵌入式吸潮孔473。

限位壳472固定在第一编织层1内层面上,防止防滑球4的脱落;将物品装入该高强度编织袋后,防滑球4内部填放的吸潮填料43可通过嵌入式吸潮孔473和直达式吸潮孔44共同吸除袋内的湿气,有效保持袋内物品的干燥,可免于在袋内单独放置干燥剂。

本技术专利信息:

申请号:CN202010205626.1

申请日:20200323

公开(公告)号:CN11139222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IPC分类号:B65D30/08;B65D81/26;C09J11/00

猜你喜欢
球壳防静电绝缘层
一种耐寒防腐型硅橡胶特种电缆
含凹坑球壳剩余强度的试验研究和安全评定
牵引电机绕组绝缘层导热系数测定及温度场仿真分析研究
静水压力下小开孔球形壳体强度分析
导体球壳内的电场
静电防护技术在宇航电子产品电装过程中的防静电研究
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透明釉及其瓷砖的制备方法
带螺旋形芯的高效加热线
不可忽视防静电鞋垫质量
热老化对RVV电缆绝缘层内部结构与绝缘失效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