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

2021-01-21 08:09袁延贞余素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感染性颅脑

袁延贞,余素雅,刘 沛

(河南省方城县中医院,河南 南阳 473200)

重症颅脑损伤为神经外科急症,及时给予规范治疗后,患者仍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由于此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神经障碍与意识障碍,加之营养状况、病情变化等影响,患者极易发生感染性肺炎[1]。此种并发症可显著增加死亡风险,因而必须要明确造成感染性肺炎的原因,从而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本研究对河南省方城县中医院治疗的39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深入分析,以下就实际情况展开汇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河南省方城县中医院治疗的39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395例患者有女性192例,男性203例;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81岁,均值(49.15±4.69)岁;73例颅底骨折,85例硬膜外血肿,114例脑挫裂伤,58例脑干损伤,65例开放性损伤。

1.2 方法

全面评价比较39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资料,选择发生感染性肺炎的病例进一步实施讨论,全面了解患者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年龄(依据情况分成≥60岁、<60岁)、昏迷、滥用抗生素、营养状况、气管切开、住院时间(≥3周,<3周)等情况,最终确定造成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1.3 观察指标

分析39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感染性肺炎发生率,以临床资料为依据确定造成发生的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74.0,计数资料采取例数及百分比进行表示,即“[n/(%)]”,组间比较采取检验,以Logistic分析危险因素,将P<0.05视为数据存在研究价值。

2 结 果

此次纳选的395例患者中有95例发生感染性肺炎,发生率为24.05%,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使用抗生素、昏迷、气管切开、营养状况、住院时间(≥3周)等均可增加感染性肺炎的发生风险,具体情况见表1统计。

表1 发生因素分析表[n/(%)]

3 讨 论

经本研究确定,造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使用抗生素、昏迷、气管切开、营养状况、住院时间等,针对上述因素,临床应当加强护理工作,可实施的措施包括:(1)气道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可促进脑部供氧,肺部感染患者多是由于痰液排出不畅导致通气及氧合障碍的情况,为预防此类情况,应加强气道护理[2]。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扣背,对于痰液黏稠者,可实施雾化吸入,通过稀释痰液来促进排出。抽吸痰液时保持动作轻柔,不得上下进行抽吸,避免对气道造成损伤,造成排痰障碍而加重感染。(2)无菌操作。重症颅脑损伤的侵入性操作较多,例如气管切开、颅脑内引流、中心静脉导管等,若不注重无菌操作,可造成医源性感染。对此,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吸痰、插管等操作[3]。(3)口腔护理。口腔清洁同样对感染性肺炎的发生具有作用,保持适宜的口腔PH值,可预防口腔感染,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还应定期更换管路,帮助患者漱口,预防发生感染。(4)营养支持。发生颅脑损伤后,机体处于高消耗、高代谢的状态,因此需要保证其营养需求,以提高免疫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营养支持方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注重饮食卫生,喂食时抬高床头,预防误吸[4]。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感染性颅脑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思考心电图之177》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