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1-21 08:09张荣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疝气微创住院

张荣涛

(山东省新泰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山东 新泰 271200)

小儿疝气是儿科常见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还有可能对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需尽早治疗。在临床上,小儿疝气可分为腹股沟疝、脐疝和先天性膈疝等三类,患儿在发病时会出现呼吸困难、上腹疼痛、呕吐和反复肺炎等症状,影响患儿健康[1]。目前,手术是治疗小儿疝气的有效手段。我院为验证传统手术和小切口微创手术在小儿疝气治疗中的效果差异,通过分组的方式对不同手术治疗方案下患儿的临床表现差异进行了比较,现总结相关研究资料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3月-202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儿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可随时退出研究,排除失访及转院患儿后,根据患儿手术治疗方案差异进行分组,分别为传统手术组和小切口微创组,每组30例。经统计学软件验证组间一般资料数据差异后发现,传统手术组患儿男女比例为16:14,相较于小切口微创组的1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患儿平均年龄为(3.86±1.62)岁,相较于小切口微创组的(3.67±1.54)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本研究中各项观察指标数据的比较标准。

1.2 方法

1.2.1 传统手术

患儿取仰卧位,麻醉效果起效后于患儿腹部横纹下作5cm横向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后暴露精索,纵向切开疝囊后进行游离分剥,于疝囊颈部进行高位结扎后电凝止血,复位精索和睾丸常规冲洗消毒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1.2.2 小切口微创手术

常规铺设消毒巾,患儿取仰卧位行全身麻醉,分开并固定患儿双下肢,于患侧耻骨结节外侧、外环口在体表的投影处作1cm横向切口,暴露腹外斜肌腱膜,牵拉皮下组织后暴露腹股沟管外环,沿纤维走向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暴露精索并沿切口取出,分离睾丸肌和精索外筋膜,纵切疝囊并游离分剥,高位结扎疝囊颈部后缝合提睾肌、腹外斜肌腱膜,复位睾丸后电凝止血,完成手术[2]。

1.3 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对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差异进行验证比较,软件版本为SPSS 20.0,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指标采用x2进行检验,组间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计量指标则采用t进行检验,检验后对统计量及相对应的P值进行计算,若P值小于0.05则表示组间差异有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经一段时间的术后恢复均顺利出院。

2.2 不同手术方案下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差异比较

小切口微创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见表1)。

2.3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比较

小切口微创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见表2)。

表1 不同手术方案下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差异比较 ( ±s)

表1 不同手术方案下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差异比较 ( ±s)

组别 n 住院时间(d) 手术时间(min)小切口微创组 30 7.36±1.58 35.53±2.33传统手术组 30 4.21±1.65 27.92±1.76 t 7.5523 14.2745 P 0.0000 0.0000

表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比较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小切口微创组患儿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这一研究结果证明小切口微创手术在小儿疝气患儿治疗中有着更好的效果。传统手术和小切口微创手术随均能够帮助小儿疝气患儿恢复健康,但因传统手术切口较大,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术后恢复所需时间也更长。而小切口微创手术则有效避免了传统术式切口大问题,采用小切口的方式进行手术,有效降低了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加快了患儿的术后恢复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有效降低了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3]。

猜你喜欢
疝气微创住院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