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预防Ⅱ度宫腔粘连冷刀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

2021-01-21 08:09黄春绘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宫腔球囊宫颈

黄春绘

(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7000)

宫腔粘连为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可严重影响育龄女性生育功能[1]。目前,临床多经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予以治疗,但术后较易再次出现粘连情况[2]。为进一步探究如何有效预防冷刀分离术后再粘连情况,本文分别经两种方式予以术后再粘连预防,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2例Ⅱ度宫腔粘连行冷刀离术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Ⅱ度宫腔粘连,均符合冷刀分离术指征,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已排除严重合并症、意识不清等患者。其中,实验组年龄23-46(31.78±5.43)岁。参照组年龄23-44(31.69±5.37)岁。经统计学计算后,两组基础数据显示,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于月经结束3-7d内行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术后,参照组放置宫内节育器即1枚金属圆环,实验组放置球囊子宫支架,并于球囊内注入3-4ml生理盐水,术毕置入宫安康以防粘连,术后月经来潮第1d将宫腔球囊支架取出或术后2周将宫腔球囊支架取出。术毕,两组患者均行3d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及行戊酸雌二醇(2mg/次,2次/d,用药21d),拜阿司匹林(1片/次,1次/d,用药21d),达芙通(10mg/次,2次/d,后10d)口服治疗,21d后停用所有药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及宫颈再粘连情况。患者疗效分治愈(术后1-2个月行宫腔镜检查显示宫腔形态基本正常,可见双侧输卵管开口,月经量正常)、有效(相比术前宫腔有所增大,但依旧存在粘连情况,月经量虽有增加但未恢复正常)、无效(患者未达到杉树标准甚至闭经)三级,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有效率相加。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研究数据,资料描述形式: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x2,计量资料为t;P<0.05表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疗效

相比参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比较有差异性。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疗效[n(%)]

2.2 对比两组宫颈再粘连情况

相比参照组,实验组宫颈再粘连率更低,P<0.05,比较有差异性。见表2。

3 讨 论

目前,临床虽可通过冷刀、电刀经分离粘连治疗宫腔粘连。其中,冷刀分离术可减轻电热对子宫内膜基层的再次损害,更利于患者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因此已被临床广泛用于轻度宫颈粘连患者治疗中[3]。但有数据显示,无论哪种粘连分离术,其术后再粘连发生率均较高,甚至可达63%左右。因此,如何于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发生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中,笔者采取了宫腔内放置球囊支架及节育器两种机械分离子宫壁的预防方法。

表2 对比两组宫颈再粘连情况[n(%)]

综上所述,相比宫内节育器,球囊子宫支架在预防Ⅱ度宫腔粘连冷刀分离术后再粘连上的效果更佳,可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宫腔球囊宫颈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