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21-01-21 08:10张玉婷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阻塞性例数满意度

张玉婷

(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类多发性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以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其发病率较高,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可达9%~10%左右,若不及时就医,则可能发展成慢性呼吸衰竭或肺心病,致残致死率较高[1]。临床除了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外,通常需结合相应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本研究以我科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例,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9月~2019年12月我科室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标准;②本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和家属在了解本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②存在呼吸衰竭或肺心病等严重的并发症;③合并其他疾病。根据抽签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1~76岁,平均(63.5±4.6)岁,病程2~10年,平均(6.2±1.5)年;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0~78岁,平均(64.2±4.9)岁,病程3~11年,平均(6.8±1.6)年 。两组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数据相近,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即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相应的饮食和用药指导等;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具体措施为:(1)咯谈指导。指导患者保持屈膝高枕右侧卧位的咳痰体位,抬高床头至30°,于患者右肩背下铺垫软枕,使其放松左手至胸前,针对病情严重者,可嘱其保持前倾坐位。患者首先保持深呼吸,在吸气末张口,再收紧腹部,伸出舌头浅咳几次,将痰排至咽部,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快速排出痰液。(2)生活知识与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在生活中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或运动,比如扫地、散步、骑自行车等,以丰富其生活,并增强体质,培养患者的生活热情。为患者提供高蛋白、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禁食可能造成痰液黏稠及排痰困难的食物,如奶制品等。(3)用药、氧疗指导。将疾病相关知识和药物的作用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提高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的认知,同时强调严格遵医嘱服药以及氧疗对改善病情的重要性。氧疗过程中,取得家属支持,使其陪伴在患者身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强调氧疗时严禁明火。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2~3]

比较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情况。(1)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评价标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咯谈知识、生活知识、饮食知识、用药知识、氧疗知识进行量化评分,各项分值0~20分,各项分值之和即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评分越高的评分表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越佳。(2)选取我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较为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经SPSS 26.0计量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以x2检验,P<0.05时,提示样本数据间具有统计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评分均明显比观察组患者更低,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咯谈知识 生活知识 饮食知识 用药知识 氧疗知识 总分观察组 30 17.42±3.68 16.87±3.59 16.97±3.62 16.88±3.60 17.06±3.71 85.46±22.56对照组 30 12.31±2.52 13.05±2.64 12.40±2.60 12.18±2.46 13.12±2.59 63.71±13.48 t - 6.275 4.695 5.616 5.904 4.770 4.533 P-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明显比观察组患者的96.67%低,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肺部功能造成的损伤,不仅降低其运动耐量,削弱患者的劳动能力,还对其自理能力造成较大影响,目前,俨然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4]。临床实践发现,仅对慢阻肺患者采取常规的基础护理,已经无法满足临床治疗需要,因此,必须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相比于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从咯谈、生活、饮食、用药、氧疗等方面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使其更加从容排痰,并重燃生活热情,严格遵医嘱服药和进食,确保氧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病情[5]。本次研究结果再次表明,健康教育能切实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使患者养成良好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另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减少护患纠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但能明显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还能显著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阻塞性例数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更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