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21 08:10欧阳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输液静脉研究组

欧阳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0)

近年来,随着医疗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研究人员发现,在小儿静脉穿刺过程中,由于患者年龄相对较小,尚无系统的医疗知识与配合意识,从而导致其在穿刺过程中的配合性相对较低,不利于输液治疗工作的开展,对患儿治疗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1]。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相关护理方法的探索[3]。本次研究针对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中选取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进行护理,其中,对照组男500例,女500例;患儿年龄在1~4岁间,平均(2.28±0.33)岁;患儿输液时间在3~7 d,平均(5.14±0.25)d;研究组男635例,女365例;患儿年龄在1~5岁间,平均(2.57±0.36)岁;患儿输液时间在2~7 d,平均(5.23±0.27)d;在基本资料方面,以P>0.05,表明患儿组间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无价值。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做好患儿注射药物的有效更换、做好患儿生命体征监测以及落实治疗注意事项的宣讲。

1.2.2 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1)制定患儿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积极对患儿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从而有效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同时对护理路径进行有效完善,以便进一步满足患儿护理需求;(2)开展患儿干预: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有效做好患儿心理的干预工作,从而实现患儿情绪的有效平复,为穿刺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3)做好医疗知识讲解:在护理过程中,医疗人员应对患儿家长就相关医疗知识进行有效说明,同时结合患儿情况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引导患儿及其家长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实现有效的认识,从而保障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4)合理保障穿刺工作的开展:在穿刺过程中,为了保障穿刺准确性与成功率,医护人员应有效对患儿行动进行限制,避免其乱动而导致入针出现偏差。同时,应确保光线条件的良好。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患儿穿刺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其中,患儿穿刺效果主要根据患儿穿刺成功所用的次数进行评价,优秀:穿刺成功所用次数为1次,良好:穿刺成功所用次数为2次,较差:穿刺成功所用次数>2次;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疼痛、药物渗漏以及皮下血肿等;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分析,根据患儿家长的态度,可以将其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等3项。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统计软件S P S S 2 0.0计算数据,其中,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行t检验,针对患儿数据差异,以P<0.05证明其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患儿穿刺效果对比

研究数据显示,在穿刺效果方面,研究组患儿的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从总体穿刺情况上分析,研究组患儿的穿刺质量高于对照组,针对患儿数据差异,以P<0.05,证明其有统计意义。见表1。

表1 患儿穿刺效果对比

2.2 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研究数据显示,在不良反应情况方面,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针对患儿数据差异,以P<0.05,证明其有统计意义。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患儿不良反应情况

2.3 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研究数据显示,在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方面,研究组优低于对照组,针对患儿数据差异,以P<0.05,证明其有统计意义。

3 讨 论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医疗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合理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输液治疗的应用率相对较高。然而,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在小儿输液治疗过程中,由于患儿对于疾病与医疗知识缺乏认识,因此,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部分患儿往往因此疼痛而出现哭闹问题,进而不利于穿刺工作的有效开展[4]。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从而保障患儿输液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医疗人员提出了采用静脉留置针对小儿进行干预的构想。与传统穿刺相比,静脉留置针可以在患儿血管中进行长期留置,从而有效降低患儿在输液治疗过程中的穿刺次数,以便实现患儿痛苦的合理减轻。然而,该方法的弊端在于,若不能有效对留置针进行管理,则有可能导致患儿出现感染与皮下血肿等问题,从而不利于患儿健康的保障。实践表明,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过程中,通过临床路径护理的引入,有利于实现患儿情绪的合理安抚,从而实现患儿护理配合度的提升,有利于保障穿刺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有利于实现患儿治疗效果的提升。

本次研究证明,与常规护理相比,通过临床路径护理的应用,患儿穿刺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均得到了相应的优化,且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也出现了显著的提升。

综上,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过程中,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合理应用,对于患儿护理综合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输液静脉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颈枕输液袋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