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1-21 08:1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组间例数显著性

乔 莹

(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300)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类较为常见的临床内科急症,患者以急性大量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该病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很快,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1]。临床上除了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外,还应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稳定病情,改善预后。本研究以我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舒适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我院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②患者及家属均已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免疫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消化道出血;②意识不清或休克;③认知功能障碍;④合并严重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在26~72岁之间,平均年龄(48.2±11.5)岁;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在23~74岁之间,平均年龄(47.5±11.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构成表现相近(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饮食指导等。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具体措施为:(1)环境干预。为患者提供一个清洁、安静的病房,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注意通风。减少医护人员出入量,医护人员均实行无菌操作, 以免交叉感染。根据患者喜好,在室内摆放绿色植被,降低各类仪器的声音,以免打扰患者休息。(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以温和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及其家属传达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步骤、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使其充分了解疾病,进而积极配合治疗。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对存在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等不良情绪的患者,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给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心态。(3)生理干预。帮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将下肢抬高30°,以方便对其进行肢体按摩,提高舒适度。此外,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引起患者呕吐,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每天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并为其提供清淡饮食。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2~3]

统计两组临床效果与心理状态情况。(1)临床效果评判标准:患者的出血症状于2d内停止,血红蛋白水平稳定,即为显效;患者的出血症状于2~3d内停止,血红蛋白水平趋于稳定,即为有效;患者的出血症状于3d后仍不见好转,即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2)心理状态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判:当SAS超过50分时,提示患者存在焦虑情绪;当SDS超过53分时,则为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处理本研究数据,以卡方x2检验本次研究的计数资料,采用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表明本次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2 51.37±15.42 42.16±12.38 55.68±17.89 44.17±13.41观察组 32 52.09±16.58 33.49±10.22 54.13±16.72 34.68±11.39 t-0.180 3.055 0.358 3.051 P-0.858 0.003 0.722 0.003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包括胃、十二指肠、食管以及胰胆等疾病所引发的出血,除了常见的呕血与黑便等症状外,还可能因血容量减少造成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病死率达到了8.00%~13.7%[4]。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恐惧和认知不足,容易产生焦虑和不安等负性情绪,使得其依从性较差,影响预后[5]。

舒适护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相比于基础护理,在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通过心理干预,打消患者的顾虑,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环境和生理干预,使患者的身体处于最佳舒适状态,患者的依从性更高,更易接受和配合临床治疗,病情自然而然得到控制,进而加速患者恢复。

本次研究对我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表明舒适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则提示舒适护理能较大程度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情绪波动对病情造成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满意,能在有效控制出血症状的同时,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组间例数显著性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更正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