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的影响

2021-01-21 08:10彭西西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阿托阿司匹林血脂

彭西西

(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广东 肇庆 526000)

高血压是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一种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主要特点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上升,并伴有脏器功能的损伤[1]。人体血压长时间的较高状态,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内脂蛋白和血液融合后导致高血脂[2]。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均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具有良好效果。本文将对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血压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展开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同时排除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肝肾器官功能异常、研究药物过敏等情况。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设为两个组别,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41至74岁,平均年龄(57.02±3.26)岁。实验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43至73岁,平均年龄(56.97±3.35)岁。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了此次研究,所有患者知情研究并自愿参与,对比基本信息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71021;生产厂家:Bayer.S.p.A)治疗,每天口服一次,每次100mg。

给予实验组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133127;生产厂家: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治疗,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和对照组一致。阿托伐他汀每天口服一次,每次10mg。两组均连续8周。

1.3 观察指标

①血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监测患者血压水平,每天测量3次,取3次的平均值为最终监测结果。②血脂: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患者4ml空腹静脉血液,通过3000r/min离心10分钟,取血清,置入冰箱保存待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检测指标有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 果

2.1 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组内对比,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上,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均出现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上实验组治疗后相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1 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注:组内和治疗前对比,aP<0.05。

舒张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4) 164.25±11.29 135.85±8.41a 93.45±7.14 84.28±5.49a实验组(n=26) 163.98±11.36 124.39±6.25a 93.69±7.25 77.68±4.32a t 0.084 5.493 0.118 4.743 P 0.933 0.000 0.907 0.000组别 收缩压

2.2 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组内对比,在TG、TC、LDL-C、HDL-C水平上,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实验组治疗后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 2 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 2 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注:组内和治疗前对比,aP<0.05。

组别 TG TC LDL-C HD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4) 2.05±1.23 1.87±0.90a 6.59±1.91 5.74±1.71a 4.11±1.52± 3.30±0.75a 1.03±0.49 1.25±0.66a实验组(n=26) 2.04±1.26 1.35±0.81a 6.62±1.78 4.79±1.52a 4.08±1.52 2.59±0.54a 1.04±0.53 1.69±0.75a t 0.028 2.150 0.057 2.080 0.070 3.863 0.069 2.195 P 0.978 0.037 0.954 0.043 0.945 0.000 0.945 0.033

3 讨 论

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以及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致死病因。目前临床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未阐明,普遍认为可能和遗传、生活行为、环境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4]。高血压易伴有高血脂状态,长期血脂水平过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过程中应将降压和降脂同时进行。

阿司匹林能够加快血小板的环氧煤乙酰化,抑制血栓素A2的产生,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从而延缓血栓形成。但是研究发现,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易出现抵抗现象,单一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阿托伐他汀属于一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抑制剂,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形成,减少HMG-CoA还原酶的产生,使血液中胆固醇和脂蛋白含量降低。同时促进肝细胞表面上LDL受体数量的增加,继而加强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以及代谢。同时阿托伐他汀还能够促进甘油三酯水平的下降,增加载脂蛋白A1和血浆HDL-C水平[5]。黄远等[6]学者报道指出,阿托伐他汀还能够起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效果,调节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浓度。本次研究对比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可见实验组治疗后血压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能进一步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同时在血脂水平上,实验组治疗后TG、TC、LDL-C、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了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值得广泛开展。

猜你喜欢
阿托阿司匹林血脂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你了解“血脂”吗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