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用药安全性分析

2021-01-21 08:10林秀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主治医生感染率抗菌

林秀芹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淤溪卫生院,江苏 泰州 225500)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主要被用于预防、控制、治疗感染,其若能在患者机体中达到一定的浓度,便可以抑制病原体的活性,甚至是对病原体造成直接的杀伤[1]。现阶段,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等,这些抗菌药物在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体内分布、生物利用率、血药浓度要求、抗菌后效应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在给药时间上也有不同要求[2]。若是盲目为患者用药,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还有可能带来严重不良反应,为患者的机体造成严重损害。本文抽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常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各30例,试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用药安全性

1 方法及资料

1.1 患者资料

抽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本院进行常用抗菌药物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抽选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常用抗菌药物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女:18例/12例;年龄22岁~68岁,平均(45.77±13.11)岁。观察组:男/女:16例/14例;年龄21岁~69岁,平均(45.73±13.19)岁。比较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等,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可采取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由主治医生与临床药师进行商讨,根据可靠的依据为患者合理选择给药时间、剂量与频次。具体为:①确保给药时间间隔的科学合理,确保对于药物患者可以具有更高的依赖性。例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若要达成最基本的杀菌效果,必须要确保其药物的最低浓度不低于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换言之,该类抗菌药物在患者服用后,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应该比达到最小抑菌浓度的时间更长,基于这样的原则,患者在服药时每日少则1次、多则2次,单日服药次数不可更多,如此不仅能确保用药的安全性,也可以保证能够达到抗菌效果[3]。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若多次使用会导致患者药物中毒,故给药时间推荐为每日1次。抗真菌类药物依赖性较强,因此推荐每小时给药2次,既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也能维持有效抗菌效果,为患者减少医疗支出[4]。喹诺酮类药物不适合大剂量应用,其抗菌效果虽然与体内药物浓度的高低呈正相关联系,但浓度越高患者越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故每日可给药1~2次。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以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代表,其抗菌效果强且不良反应少,在给药频率上应参考药物的半衰期来决定每日给药次数。②制定用药方案:根据《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及针对各类感染制定的临床治疗指南中的推荐药物来遴选可用的抗菌药物,在为患者开药时医生应考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问题,为患者决定给药时间和用药量。③评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根据相关医学标准在制定的间隔时间内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照组由主治医生基于直观经验为患者选择给药时间、剂量与频次。

1.3 临床指标

对比两组的不同部位(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手术切口、血液系统)感染率、合理用药率。用药合理率为合理例数在患者总例数中所占百分比(%)[5]。

1.4 统计学方法

在17.0版本的SPSS统计学软件中对比临床数据,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检验方式则为x2值,若统计学计算结果为P<0.05,则组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感染率

观察组无论是呼吸系统、手术切口等各个部位的感染率,还是总感染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表1 不同部位感染率的组间对比(n,%)

2.2 合理用药率

观察组的合理用药率比对照组高,用药不合理率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表2 合理用药率的组间对比(n,%)

3 讨 论

本文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患者使用了常用的抗菌药物,其中对照组由主治医生基于直观经验为患者选择给药时间、剂量与频次,观察组则由主治医生与临床药师进行商讨,根据可靠的依据为患者合理选择给药时间、剂量与频次。从结果可以发现,研究组呼吸系统等各部位的感染率、总感染率全部比对照组低(13.33%vs46.67%),合理用药率则高于对照组(93.33%vs66.67%),可见观察组的用药策略更加合理。原因是:对照组的用药策略主观性更强,缺乏客观依据的支持,对感染的预防效果不甚理想,用药也较为不合理。

4 结 语

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在作用机理、血药浓度等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应为由由主治医生与临床药师进行商讨,根据可靠的依据为患者合理选择给药时间、剂量与频次,以保证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猜你喜欢
主治医生感染率抗菌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没有答案的生命选择题
判断
那杯水
不同类型慢性肝炎人群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现状调查研究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