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区奶牛结核病牛型禽型与γ-干扰素法检测比对试验

2021-01-22 08:22
养殖与饲料 2021年1期
关键词:结核干扰素结核病

顾 晓 瞿 慧

1.上海市奉贤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499;2.上海市奉贤区农村工作管理服务中心,上海201499

牛型、禽型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是区分奶牛感染牛结核分枝杆菌和禽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检测方法,而γ-干扰素法检测是以刺激培养全血为基础,检测牛结核病的一种试验方法[1-2],为了对比2 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检测效果,本研究对2019年下半年奉贤辖区内普检检测出来的3 家奶(种)牛场,共32 头可疑奶牛进行比对试验,比较这2 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牛只来源:奉贤辖区内5 家规模奶(种)牛场,经普检判定为可疑的32 头奶牛,所有可疑患有结核病的奶牛,均隔离消毒后待复检。

2)材料准备:禽型提纯结核菌素(荷兰进口,2 500 IU/头份),牛型提纯结核菌素(荷兰进口,3 000 IU/头份),牛结核γ-干扰素ELISA 检测试剂盒,剃刀,游标卡尺,75%酒精棉,结核菌素连续注射器,记录纸,一次性防护用品。

1.2 操作方法

根据GB/T18645-2002 方法(国家标准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1.3 判定结果

1)牛型提纯结核菌素反应大于禽型提纯结核菌素反应,二者皮差在2 mm 以上,判为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只,记录符号为(+)。

2)对禽型提纯结核菌素PPD 的反应大于对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 的反应,二者皮差在2 mm 以上,判为禽型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只,记录符号为(+)。

1.4 γ-干扰素检测试验

采集奶牛尾根采血5 mL,全血置于肝素钠抗凝管中,轻轻颠倒混匀,使肝素钠溶解。室温下将血样运送实验室,在采血后8 h 内进行刺激培养。判定结果参照BOVIGAM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结果判定。

①计算每个样品阴性抗原、禽PPD 和牛PPD的平均OD 值;

②计算每头动物所有样品阴性抗原、禽PPD 和牛PPD 的平均OD 值;

③阳性=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的OD-阴性抗原的OD≥0.1 且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的OD-禽型提纯结核菌素的OD≥0.1;

④阴性=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的OD-阴性抗原的OD<0.1 或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的OD-禽型提纯结核菌素的OD<0.1。

2)警告。地塞米松治疗或分娩引起的免疫抑制可降低γ-干扰素对结核杆菌抗原的应答。1 周内注射地塞米松或4 周内分娩的动物应重新检测,以排除假阴性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019年奉贤地区奶牛结核病复检牛结核与禽结核比对试验情况如下:对32 头结核病可疑奶牛进行试验,在72 h 观察记录与原皮进行对比,“+”为皮差大于2 cm,作为阳性牛只。根据皮差作出判定,结果见表1。

从表2发现,感染为牛型结核病的阳性牛高达29.2%,而感染禽型结核病的阳性牛为4.2%,这表明奶牛场结核病感染较严重。

从表3发现,在使用牛型PPD 和禽型PPD 复检统计出来的结果看,相符的概率比较低,只出现了3 头结核病阳性牛只。在试验中,使用牛型、禽型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检测出的阳性牛只比例高于使用γ-干扰素检测试验,笔者认为可能与使用皮内变态反应存在特异性差,极易造成假阳性率高有关。

3 讨 论

1)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使用进口牛型提纯结核菌素和进口禽型提纯结核菌素作皮内变态反应比对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被感染为牛型结核病牛只多于禽型结核病牛只;牛型阳性结核病牛只数占结核病可疑牛只总数的29.2%,感染禽型阳性结核病牛只数占可疑结核病牛只总数的4.2%,这说明本地区存在感染牛型和禽型结核病。因此,笔者认为应重视对禽型结核病和牛型结核病的比对试验,减少在实际检疫中出现的错判、漏判等情况,提高检疫准确率,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2)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普检使用的哈药集团结核菌素PPD 检出的32 头可疑牛只,与使用进口禽型提纯结核菌素和牛型提纯结核菌素做比对试验。结果得知:使用进口禽型提纯结核菌素和牛型提纯结核菌素检测奶牛结核病敏感性较强、检测结果差异性较大。因此,说明进口禽型PPD 和牛型PPD 的非特异性大于哈药集团PPD。

表1 32 头奶牛72 h 牛型和禽型皮内变态反应结果

表2 2019 可疑牛只的结核复检情况

表3 牛结核病γ-干扰素

3)从表3看出,使用牛结核病γ-干扰素试验方法对32 头可疑奶牛进行检测,并与使用皮内变态反应检测出来的7 头阳性奶牛进行校对。结果发现,只检测出来3 头阳性牛只,但这3 头阳性牛只里只有1 头牛只与禽型结核病和牛型结核病的比对试验检测符合,其余2 头在使用禽型结核病和牛型结核病的比对试验检测过程中无任何明显特异性反应。

4)牛结核γ-干扰素试验在非疫区的阳性检出率较低。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①感染初期或者隐性感染,机体的细胞免疫力水平高而体液免疫水平较低;②非典型分枝杆菌引发的非特异性反应或寄生虫导致的机体细胞免疫增强。非疫区的变态反应阳性而γ-干扰素阴性的牛只,尽管有可能是非特异性感染,但也不排除是处于结核感染初期并未继续发展,造成牛群的结核病流行。尽管γ-干扰素检测为阴性,但采用变态反应检测出的阳性牛只,也应把检测出的这些牛只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在非疫区使用γ-干扰素的应用价值并不大。

5)牛结核病γ-干扰素试验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排除牛结核病可疑牛只,同时能避免因使用结核菌素PPD 检测方法所造成的误差。但其试剂盒价格昂贵,故笔者认为应申请鼓励政府部门加大经费的投入,确保牛结核病γ-干扰素试验方法是作为牛结核病检测的补充诊断方法,以避免类似于人类新冠疫情暴发的惨痛教训。因此,提高奶牛结核病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是值得关注的话题,也是保障奶源安全及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

猜你喜欢
结核干扰素结核病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长得丑?但价值无限!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