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关系研究

2021-01-22 11:58黄海宋作林陆习银曾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
关键词:异位症等位基因多态性

黄海,宋作林,陆习银,曾茜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广东 深圳)

0 引言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妇科疾病[1,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种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先前的研究表明,血清IL-6水平升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本研究旨探讨IL-6基因中存在多态性改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本院就诊经腹腔镜或剖腹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为观察组,据ASRM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1997)进行评分,均为III、Ⅳ期,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为(32.8±2.8)岁;对照组为同期本院行阴道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卵巢功能正常的50例健康育龄妇女,年龄为21-44岁,平均年龄为(33.4±3.6)岁。

1.2 方法

采集观察组和对照组外周静脉血4ml,置于-80℃冰箱中保存备用,提取DNA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IL-6基因启动子区(rs1800795和rs1800796)的两个多态位点测定并分析。IL-6启动子-rs1800795,上游:5'- ACGTTGGATGAGCCTCAATGACGACCTAAG-3'下游:5'- ACGTTG GATGGATTGTGCAATGTGACGTCC-3'I L-6启动子-r s 1 8 0 0 7 9 6上 游:5'-A C G TTGGATGTCTTCTGTGTTCTGGCTCTC-3'下游:5'-ACGTTGGA TGACGCCT TGAAGTAACTGCAC-3'。PC R反应体系为,上游引物1.0μl,下游引物1.0ul,2.5μl的10×PC R缓冲液,4.0μl的浓度为10mmol/L的dNTP,1.0μl的 模板DNA,0.2μl的浓度为5U/μl的Taq DNA酶,然后加水至25μl。具体条件:94℃温度条件下预变性时间为5min,变性时间为40s,58℃退火时间为1min,35次循环之后72℃条件下延伸5min[4]。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直接计数法计算各等位基因的基因表达频率,进行χ2检验,以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表示各基因型与EMS发生的关联强度。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IL-6 rs1800795 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相关性比较

rs1800795C/G基 因 在 观 察 组CC,CG,GG基 因 型频率分别为10. 0%、42.0%和48.0%,对照组分别为26.0%、36.0%和38.0%,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OR=0.51,95% CI:0.32-0.81)。观察组和对照组rs1800795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5.0%和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IL-6 rs1800795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EMS发展相关。见表1。

表1 两组IL-6 rs1800795 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相关性比较[n(%)]

2.2 两组患者IL-6 rs1800796 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相关性比较

rs1800796C/G 基因在观察组 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12. 0%、50.0%和38.0%,对照组分别为26.0%、42.0% 和 32.0%,观察组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4; OR=0.65,95% CI: 0.42-0.89)。观察组和对照组 rs1800796 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59.0% 和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显示IL-6 rs1800796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 EMS 发展相关[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复杂的遗传病因,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遗传因素约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变异的一半[6]。最近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激素和免疫因素会产生微环境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7]。子宫内膜异位症被认为是一种炎症过程[8]。IL-6基因(白细胞介素-6)为位于7号染色体(7p21),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内皮细胞。IL-6可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生理和致病过程,如炎症反应,细胞成熟和分化[9]。研究表明,血清和腹膜液中这种促炎细胞因子的存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10,11]。IL-6基因启动子区鸟嘌呤与胞嘧啶的交换(rs1800795和rs1800796),可能干扰IL-6的表达,被认为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致病机制。有研究显示在IL-6基因多态性与巴西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增多无关。Wang等[12]研究显示 在 中 国,IL-2 rs11575812 (T>C) 、rs2069772 (A>G)和IL-6 rs1800795(C/G) GG基因型增加EMT发病风险相关,此与本研究结论相同。

综上所述,IL-6基因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密切相关,此基因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寻找新的遗传标记可能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测倾向,尽早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猜你喜欢
异位症等位基因多态性
体外高频热疗仪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妊娠期女性MTHFR 677C>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
常跷二郎腿,易患子宫异位症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Ⅰ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研究